寧波保稅海關多舉措為企業搭建優質物流平臺
2011-6-10 3:0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海關關員深入企業了解生產經營情況。監管貨運量從3.4萬噸增加到602萬噸,增加了176倍;報關單量從4874份增加到19.01萬份,增加了38倍;實征稅款從1.78億元增加到18.38億元,增加了近10倍……這是寧波保稅區海關建關15年來所見證的巨變。
寧波保稅區海關于1994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設立,1996年5月28日正式開關。建關以來,寧波保稅區海關始終堅持把關與服務并舉,堅持改革創新,不斷提高科技管理水平,積極探索監管新模式,為區內企業搭建了一個物暢其流的良好發展平臺,有力地促進了保稅區經濟快速、健康發展。
信息化管理鑄就物流便捷通道
足不出戶,鼠標輕點,報關數據就能在瞬間傳到海關,幾分鐘內即完成貨物的通關手續,這曾經是許多外貿企業的夢想,如今成為了現實。
這是海關推行的“無紙通關”。其背后,反映的是海關無處不在的科技創新。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面對寧波保稅區、出口加工區和保稅物流園區近6.0平方公里的監管區域以及5個大型集裝箱監管卡口,光靠有限的人手難以實現有效監管。近年來,寧波保稅區海關先后開發應用了寧波保稅區海關區域信息化管理系統、寧波出口加工區海關信息化輔助管理系統和寧波保稅物流園區信息化管理系統等多套軟件系統,在全國各保稅區海關中,率先實施區域信息化管理模式,實現“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區內簡便”,區域“電子海關”雛形基本顯現。小到一票貨物、一家企業,大到整個區域,都在海關的有效監控之下。
伴隨著對外貿易的飛速發展,海關整合升級了新的特殊監管區域信息化管理系統,并加快建設智能卡口驗放等應用系統,精心打造集監控、驗放和信息中心于一體的“智慧園區”。
信息技術在海關監管工作中的運用,切切實實改變了那種基于紙面操作、紙面審核的監管模式,方便了企業的物流。現在,區內企業可以通過與海關的實時聯網,在海關打造的“電子海關”平臺上,足不出戶辦理各類海關手續,不受區域、上網地點限制,真正實現移動辦公。
監管模式優化打造通關“高速路”
寧波出口加工區報關大廳,周五下午,業務高峰時段。“低風險快速放行!”關員小沈熟練地敲著鍵盤,隨著堆成小山似的單證迅速減少,焦急等待的寧波外運報關行報關員林靜亞長舒一口氣。
一幅高峰時段海關工作畫面的縮影,凝聚著海關銳意改革的信心與勇氣。“既要管得住,又要通得快”。近年來,寧波保稅區海關堅持以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為己任,不斷優化海關監管與服務,相繼推出一系列便捷通關措施。2001年,推出支持IT企業發展十項便捷通關措施,設立重點IT企業特快窗口,實行卡口直通式驗放,提供門到門查驗、節假日預約驗放等服務措施,確保貨物通關便利、快速、高效;2003年,對IT企業實施“集中報關”,滿足IT產品周轉時間短、交期緊、批次多、零庫存等生產經營需求;2005年,推出料件額度備案先行監管模式;2008年,對重點液晶光電企業推出“樣品銷售先送后報”、“提前報關、貨到驗放”等通關措施,提升企業物流速度;2009年,為支持加工貿易企業轉型發展,開辟內銷審批綠色通道,出臺了“隨時出區、即時核銷”等措施,為企業加速拓展國內市場創造了條件;2009、2011年相繼啟動出口及進口分類通關改革試點工作,海關作業時間從“小時”計變成了“分鐘”計。一系列便捷通關舉措的實施,實現了監管模式的轉型蛻變。
身處依托國內第二大港北侖港的寧波保稅區,1996年,保稅區海關監管貨運量3.4萬噸。2010年,這一數字擴大到602萬噸,是15年前的176倍。而與此同時,關員人數僅增長3倍,做到了嚴密監管與高效運作的有機統一。
換位思考助企業提升競爭優勢
“承蒙寧波保稅區海關長期以來對我公司的大力支持,公司進口貨物能夠享受到海關的加班驗放服務,當天就能進廠,極大地滿足了企業按時生產需求,保證了供貨時間。”近日,寧波菱茂光電有限公司向寧波保稅區海關送來的感謝信里這樣寫道。
寧波菱茂光電有限公司是臺灣奇菱科技的子公司,成立于2005年12月,坐落在寧波出口加工區,專業生產薄膜液晶顯示屏的背光模塊以及液晶顯示板,其液晶顯示板銷往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三星工廠。
4月29日是星期五,菱茂光電向海關申報一票品名為“彩色液晶顯示板”的貨物,共14個大柜,出口至匈牙利三星工廠。下午2點15分突然接到通知,有2個大柜被海關布控查驗。臨近五一假期,港區里面貨柜很多,移箱需要花費很長時間,而具體移箱完成時間還不確定。移箱不完成,海關便無法進行查驗,公司作業人員心急如焚,如果無法正常趕上船期,會延誤一個星期。
菱茂光電馬上把這個情況向寧波保稅區海關報告,海關立即安排關員延時工作,為此票貨物辦理查驗放行手續。
“等到港區內貨柜移好,海關查驗放行手續辦完,已經是晚上7點多了。”菱茂光電關務熊英輝說,“像類似這樣的例子很多。海關換位思考,想企業所想,急企業所急,不僅穩固了菱茂光電與客戶的合作關系,還提升了企業的競爭優勢。在海關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我們相信公司的發展前景會越來越好。”熊英輝說。
優質服務推動特色產業集聚
目前,寧波保稅區液晶光電產業以全球第二大液晶面板制造商奇美電子為龍頭,集聚近30家光電企業,年產液晶模組6000多萬片,成為國內產量最大的液晶模組生產基地。計算機產業則以全球第二大主板制造商技嘉科技為龍頭,集聚10多家上下游配套企業,形成年產主板400萬片、筆記本300萬臺的生產能力,成為華東地區重要的主板生產基地。
“眾多產業的集聚,與海關等部門的優質服務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寧波保稅區管委會的一位負責人這樣說道。
為支持區域“保稅經濟”轉型發展,全力打造臨港經濟帶,寧波保稅區海關制定特殊區域通關指南,積極協助保稅區(出口加工區)管委會招商引資;開設特色商品專用通道,實施上門查驗服務,大力支持企業拓展保稅倉儲商品展示業務;在高溫天對進口葡萄酒、水果等實行優先申報、優先審放,為專業市場建設營造良好的通關環境。
“海關對企業最大的扶持就是便捷!”寧波永裕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用最簡潔的語言評價保稅區海關的服務。
“十二五”期間,寧波保稅區海關將以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為己任,不斷優化海關監管與服務,全力推動區域發揮臨港優勢,打造寧波國際貿易示范區,向具有自由貿易區功能的海關特殊監管區轉型邁進。(本文來源:海關總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