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瞄準全球物流樞紐城市目標
2011-5-9 23:5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深圳商報記者 肖 晗 通訊員 許覺輝 李慧敏
《深圳市現代物流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昨日通過了由中國工程院錢清泉院士領銜的專家組的評審。記者了解到,依據這份深圳物流業發展“藍圖”,“十二五”期間,深圳物流業年均增長將超過10%。至2015年,全市物流業增加值有望達到1500億元,并且高端物流業有望成為深圳現代物流業主導業態。
物流對產業帶動效應明顯
記者從評審會上獲悉,“十一五”期間,深圳現代物流業實現了持續快速發展,年均增長17.74%,較同期GDP增速高出1.7個百分點。2010年,全市物流業增加值達到926億元,占GDP的比重達9.74%。深圳現有各類物流企業14000余家,其中供應鏈管理企業300多家。
研究認為,深圳物流業強大的產業帶動效應日益顯現,不僅體現在促進生產要素及產品的高效流通,有效降低制造業等相關產業發展的物流成本,更重要的是依托供應鏈優化組合和合理配置,帶動了金融、商貿、高新技術、電子商務等相關產業創新發展,進而提升了整個區域經濟和產業的競爭力。目前,深圳物流業增加值每增加1億元,帶動相應的GDP為10.38億元。深圳航空出港貨物每增加1萬噸運量,帶動相應的GDP為12億元。
“十二五”物流增加值年均增長10%
會議透露,“十二五”期間,深圳物流業仍將實現較快增長,到2015年,深圳市物流增加值就將達到1500億元,年均增長超過10%。深圳物流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將達到10%,比“十一五”期末提高0.26個百分點。物流業增加值結構進一步優化,貿易業、流通加工、包裝業等新興業務對物流業增加值的貢獻率達到57%,比“十一五”期末提高8個百分點。全社會物流總費用達到2115億元,占GDP比重達14.1%,比“十一五”期末下降0.3個百分點。
依據《規劃》,“十二五”期間,深圳將依托海陸空鐵綜合交通優勢,大力發展高端物流業,建設成為具有產業支撐功能和民生服務功能的全國優秀物流服務都市、具有國際資源配置功能和國際商務營運功能的全球物流樞紐城市、亞太地區重要多式聯運中心和供應鏈管理中心以及與香港共同建設國際航運中心。
將高端物流業打造為主導業態
值得關注的是,《規劃》明確提出,要依托搶占技術高端和管理高端,強化模式創新與體制創新,著力發展高端物流,在“十二五”期間,將高端物流業打造成為深圳現代物流業主導業態。
就物流模式創新而言,深圳市交委物流處相關負責人透露,深圳將圍繞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加強物流技術與商業模式融合創新,強化對互聯網、生物等戰略新興產業和商貿、會展等現代服務業物流配套服務能力,支持物流企業發展B2C、B2B垂直電子商務和供應鏈金融、咨詢、信息管理等增值服務。建設現代低碳物流體系,加強行業聯盟協作,研究低碳物流績效考量指標體系和認證服務體系,探索碳排放交易和碳限制制度。
記者了解到,至“十二五”末期,深圳物流相關業務企業預計有近萬家。深圳市政府擬從中認定重點物流企業100家,至2015年,這百家企業要實現物流增加值600億元,占全市物流增加值40%以上,其中200億元將由10家高端物流企業完成。
《規劃》亮點:
前海將成亞太航運衍生服務基地
《規劃》稱,將積極促進深港兩地現代物流業的深度合作,在前海形成高端物流業的集聚區,打造亞太地區有重要影響的供應鏈管理中心和航運衍生服務基地。
將利用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特殊開發政策,重點發展提供融資咨詢、融資擔保、資金結算、報關通關、信息管理及相關增值服務的供應鏈管理企業。
支持搭建“農超對接”平臺
《規劃》也將實現物流業與民生更緊密的結合,構建遍布全市的“都市物流”。例如,提出按照建設民生幸福城市要求,創新具有小型、零散、多樣特征的都市生活用品物流形態,高質量解決廣大市民“菜籃子”、“米袋子”、“果盤子”。支持企業搭建“農超對接”平臺,完善社區物流體系,構建服務于民、方便于民、受益于民物流新模式,解決好物流行為中“最后一百米”問題。
發展50家大型物流總部企業
“十二五”期間,深圳將實施“梧桐計劃”,引進國際知名物流企業設立中國業務總部、國內大型物流企業設立國際業務總部,鼓勵優勢企業實施行業并購和重組,重點發展綜合性物流、供應鏈管理、速遞配送等十大類50家大型物流總部企業,打造一批總資產過100億元的綜合型物流總部企業、總資產過50億元的職能型物流總部企業和總資產過10億元的成長型物流總部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