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貫通南北 構建交通樞紐
2011-5-9 11:3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來自綿陽的重建報告·道路
“年內,綿九高速將動工建設!”在綿陽交通藍圖上,到2015年,將有6條高速公路穿越。投資887億元、立足于建設貫通南北、連接東西,“鐵公機”綜合布局的西部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綿陽拉開了最大規模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在這場投資達887億元、事關綿陽未來發展的樞紐建設中,公路交通無疑是主角。按照規劃,到“十二五”末,綿陽將形成“五縱八橫”的空間格局,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505.57公里;力爭將平原區所有國道、省道建設成為一級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實施干線公路項目600公里,形成15條干線公路。(焦勇 鄒俊川 李曉東)
借勢突圍 建設區域綜合交通樞紐
綿陽是連接陜、甘的區域性中心城市,是川西北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和人流物流集散地。近年來,交通總量不足、通道不暢、路網規模小、結構和布局不優等問題日益暴露,其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地位受到了嚴峻挑戰。
更嚴峻的形勢是,地震及次生災害對綿陽交通和基礎設施造成嚴重破壞。“如果再不加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綿陽將面臨著被邊緣化的危險!”綿陽決策層深刻地認識到。
災后重建、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擴大內需、新一輪綿陽科技城建設……一系列利好因素讓綿陽看到了加快交通發展的曙光。
隨著區域經濟合作進一步密切,產業轉移承接力度的加大,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快速推進,加快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建設,成為了綿陽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突出重圍”的有力支撐。
2009年7月,綿陽出臺建設西部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規劃,要建成布局合理,能力充分,層次分明,銜接順暢、貫通南北、連接東西、輻射全國的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到2012年,形成2條鐵路、4條高速公路、2條快速通道、4個公路樞紐客運站、1個貨運站、12條航線;到2020年,進一步完善主樞紐和次級樞紐功能,提高通道能力,基本建成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綿陽主樞紐直接匯集6條鐵路、6條高速公路、6條快速通道。機場開通30條航線。
建設大通道 形成1小時經濟圈
在遠期目標中,綿陽公路通車里程要達到205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確保達到725公里,實現客運量8904萬人,公路貨運量3358萬噸。將加快綿陽至遂寧高速公路、成綿高速公路復線、綿陽繞城高速南環線建設,加快成南巴陜高速公路綿陽段、綿九高速公路建設。將三臺、江油構建成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的次樞紐,其他縣城構建成節點城市,形成以綿陽為中心的內連外接的一體化區域性綜合交通體系。
在全省率先引入民營企業,采用BOT方式建設綿遂高速綿陽段;興建全省第一條由市州政府自行籌資建設的綿陽繞城高速南環段……面對繁重任務,綿陽市交通運輸局等部門大膽創新,不斷拓寬融資渠道。
去年10月,綿三、綿鹽、綿梓快速通道通車,加之此前已經建好的綿江、綿安北快速通道,綿陽市到縣的快速通道建設基本完成。除平武外,綿陽到市縣“1小時經濟圈”正式形成,為綿陽新的產業布局打下了基礎。
圍繞交通干線,市縣間的物質流、資金流、人才流、信息流快速流動,干線公路沿線的城鎮對人口和資源要素的吸納能力大大增強,干線公路成為綿陽加快城鎮化的重要推手。
圍繞城鄉一體化,綿陽城區外圍主干道建設全面提速。去年7月,綿陽歷史上第一條由地方自行建設的繞城高速南環線正式開工。2012年10月,繞城高速南環線將與京昆高速綿廣段和成綿復線高速公路形成約90公里的綿陽繞城高速公路環線,構筑起綿陽百萬人口大城市的“鐵三角”。
綿陽人的厚望不止于此。繞城高速南環線通車后,將串連起涪城區磨家、新皂、吳家、楊家、關帝、豐谷等鄉鎮,綿陽城鄉一體化線路圖越來越清晰,綿陽百萬人口大城市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繞城高速南環線的經濟意義凸顯。
實施大項目 形成綜合交通樞紐骨架
“構建西部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正形成會戰態勢。”談及交通發展,綿陽意氣風發。目前,4條快鐵,5條在建高速進展順利,5條快速通道全部建成,機場通航19條航線。
到2012年,綿陽將完成207.44公里高速公路建設任務;2013至2015年,再完成186公里的建設任務,使全市高速公路里程達到505.57公里。
2008年8月,綿陽至遂寧高速公路綿陽段全線開工,該段約78公里,總投資約36億元,預計今年10月全面竣工。綿遂高速通車后,綿遂間行車時間將縮短近一半;從綿陽到重慶,時間將縮短1個半小時以上。
2008年12月,成綿高速復線動工。項目建成后,不僅將有效分流老成綿高速的交通流量,吸引公路沿線更多的資源,還將形成我省進出陜西、甘肅等西北省市的第二條通道。
今年10月,綿遂高速將全線貫通。而正在緊鑼密鼓開展前期工作的綿九高速通車后,將成為四川、云南、貴州、重慶等西南省市連接西北省市的大通道,成為西南地區通往西亞的一條陸地國際大通道。
除此之外,綿陽正在謀劃與成都、重慶、西安、昆明、貴陽等地的半小時、1.5小時、2小時“交通圈”,以及與國內省會城市和主要經濟發達城市1—3小時“航空經濟圈”。
依托沿江經濟、通道經濟,綿陽加快了匯集各類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加快建設區域性科教中心、物流中心、商貿中心和金融中心的步伐。區域性交通樞紐建設,正幫助綿陽不斷鞏固百萬人口城市成果,科技城建設不斷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