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內河資訊

湘江水枯之“痛”……

2011-5-7 1:0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從4月14日晚開始, 湘江流域間歇性地降了幾場中小春雨。然而4月21日上午8時,湘江長沙段的水位反而下降為25.58米,比千噸級航道的設計水位低0.77米,至此湘江跨年枯水期已超過6個月,這‘一年兩頭枯’的時間為歷史最長。一位航運老專家說:“據不完全統計,湘江水枯致使流域上中游的航運、港口與大宗貨主所蒙受的損失達1000余萬元。” 
    
據了解,湘江超長枯水期,對航運、港口及其相聯系的企業帶來了三大主要影響,即運輸成本增加;港口吞吐量減少,貨源棄水走陸流失多;貨主的水運成本增加。
航運噸成本上升

湘江水枯致使千噸級船舶進出長沙段都只能裝5~6成,受水位制約,500噸級船舶無法進出株洲、湘潭港。來自重慶、湖北、江西、河南、安徽、浙江、江蘇、上海等外省籍的大型船舶進不了湘江,小船調不到。原入湘直達株洲、湘潭目的港的船舶陡然涌向位于湘江中下游;株洲出湘的鋅錠、漣鋼出口的卷板等貨物紛紛用小船或陸運向中下游港口裝船;進口入湘的礦石、鋼板、設備減載過駁頻繁;上游衡陽大批出口化工產品改道發運,往日的始發港變成中轉港,大船少、小船多,船舶進出泊位作業量加大,裝卸操作次數增多。
航運超千噸級船舶貨物運輸呈現發運出湘做“加法”(先裝半載, 中下游加載),可謂“步步為營”;從上海長江沿線運進湘的貨物做“減法”,上下水船舶過載,每噸中轉費用比直達要增加20%~30%,加之燃油價格上調,油耗成本增加,利載率減少,每噸公里成本增多,運輸利潤空間大大減少,經濟效益下降。
原本按照往年,湘江水位已開始進入豐水期,不僅航運船舶有利滿載運輸,云帆直掛進東海之濱,上下水可滿載直達;此外貨源充足季節有利航運企業多裝快跑,提高船舶周轉效率,為枯水期受的影響補損。而今年航運仍在“望水興嘆”,盼望何日才能結束枯水期?
據湖南省地方海事局統計:截至2010年6月,全省共有各類內河船舶15883艘,218.8萬總噸,凈載重噸211.2萬噸,功率105萬千瓦。其中貨船7193艘,179.9萬總噸,凈載重噸207萬噸,功率81.8萬千瓦,標準箱位4621TEU。其中湘江流域的貨運舶舶約占三分之二,因此,湘江超長枯水期對航運企業的影響和損失較大。
港口吞吐量減少
受湘江水枯制約航運的影響,衡陽、長沙、株洲城市群港口部分大宗貨源棄水走陸,給鐵路、公路運輸帶來一定的壓力,造成上中游港口的吞吐量減少。如從去年10月上旬至今,瀏陽、醴陵大量出口美國、西歐、非洲國家和地區的煙花國際集裝箱,因要趕上海港班輪船期,先陸運至下游港口裝船發運,不但給外貿出口增加陸運物流成本,而且給上中游港口貨源造成較大的流失。

貨主水運成本增加
湘江水枯不僅影響上中游的航運和港口,連帶也影響到大宗貨主單位物流速度減慢,物流成本大幅增加。
據了解,位于湘江中游段以上的湘鋼、漣鋼,從去年10月以來,除增加鐵路分流進生產原料,其中水路近700萬噸從澳大利亞進口的鐵礦石,超千噸級船舶從張家港接運進湘后,大船進不來,小船運輸價格高且難調,導致船舶要從下游與中游港口“由大到小”中轉才能運進湘潭,每噸水運成本要增加20%~25%,出港的鋼材也是如此,致使鋼材成本上升。

據專家分析,今年湘江跨年枯水期如此之長,主要原因是湘江全流域降雨量比歷年同期相對減少,導致入春以來湘江水位處于低枯狀態,影響湘江航運生產。航運專家表示,如果不降中到大的春雨,湘江水位大幅回升的可能性不大,航運企業必須做好戰枯“持久戰”準備。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