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我國經濟社會出現四大變化

2011-5-6 2:2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人口過快增長勢頭得以控制
[凈增長]
十年增加7390萬人
據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介紹,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間,我國人口凈增長7390萬人,年均增長率為0.57%,也就是5.7%。。從1990年到2000年的十年之間,我國人口凈增長1.3億,年均增長1.07%,也就是10.7%。。
兩個十年相比,后一個十年比前一個十年人口凈增長減少了約5600萬人。
這表明,我國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得到了較好的執行,人口過快增長的勢頭得到有效的控制。這也緩解了人口增長對資源環境的壓力,為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奠定了一個較好的基礎。
[素質指標]
居民受教育程度明顯提升
從人口素質的指標看,中國居民的全社會受教育程度明顯提升,人口的素質在提高。
我國的文盲率,從2000年的6.72%下降到2010年的4.08%;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由2000年的3611人上升為8930人,這形象地體現了我國全面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大力發展高等教育以及掃除青壯年文盲等措施的積極成效。
[結構]
城鎮化進程加快推進
從反映人口結構的數據看,我國的城鎮化進程在加快推進。
這次人口普查的全國城鎮人口達到了6.66億人,占總人口的比重是49.68%,比2000年上升了13.46個百分點;2000年比1990年,城鎮人口比重上升了9.86個百分點。
這充分說明近十年城鎮化進程在加快,也標志著我國工業化和現代化水平的不斷提高。
[地區分布]
東部人口比重上升,反映我國經濟活力不斷增強
從我國人口的地區分布看,目前,東部地區人口占31個省(區、市)常住人口的37.98%,中部地區占26.76%,西部地區占27.04%,東北地區占8.22%。
與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東部地區的人口比重上升2.41個百分點,中部、西部、東北地區的比重都在下降,其中西部地區下降幅度最大,下降1.11個百分點;其次是中部地區,下降1.08個百分點;東北地區下降0.22個百分點。
按常住人口分,排在前五位的是廣東省、山東省、河南省、四川省和江蘇省。2000年人口普查排在前五位的是河南省、山東省、廣東省、四川省、江蘇省。
面臨的一系列人口問題挑戰
老齡化趨勢加快
關于我國人口的年齡構成,這次人口普查表明,0—14歲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個百分點;60歲及以上人口1.78億,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個百分點,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1.19億,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個百分點。
我國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說明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和醫療衛生保健事業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續保持較低水平,老齡化進程逐步加快。
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
人口的性別比也是社會十分關心的問題,根據這次人口普查結果,我國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總人口性別比由2000年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為105.20(以女性人口為100)。
據馬建堂介紹,除了總人口的性別比,關于出生人口的性別數據還在匯總評估階段。根據初步匯總的情況,出生人口的性別比(以女孩為100)是118.06,這個數據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出生人口性別比116.86提高了1.2個百分點,但是比2005年人口抽樣調查的118.59下降了0.53個百分點,比2009年的人口抽樣調查的119.45下降了1.39個百分點。2010年的人口性別比較2000年有了提高,但是和2005年及2009年的數據相比略微有一些下降,這說明近年來國家有關部門開展廣泛的措施,如關愛女孩活動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馬建堂說:“雖然118.06的出生人口性別比仍然還是高于正常的范圍,我們還是要高度重視這個數據反映的挑戰和矛盾,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進一步關愛女孩,進一步在就業、工資等方面對男女一視同仁。”
流動人口規模擴大
流動人口巨大是目前我國人口國情的一大特點,根據這次普查,我國居住地與戶口登記地所在的鄉鎮街道不一致且離開戶口登記地半年以上的人口為26139萬人,其中市轄區內人戶分離的人口為3996萬人,不包括市轄區內人戶分離的人口為22143萬人。同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居住地與戶口登記地所在的鄉鎮街道不一致且離開戶口登記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增加11700萬人,增長81.03%;其中不包括市轄區內人戶分離的人口增加10036萬人,增長82.89%。這主要是多年來我國農村勞動力加速轉移和經濟快速發展促進了流動人口大量增加。也就是說,2010年我國扣除市轄區內人戶分離的流動人口2.21億人,比2000年增加了1億人。
此外,根據地區人口分布的數據,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就是這一次沿海發達省份的常住人口占的比重增加,內陸稍微欠發達地區的常住人口占的比重在下降。這也就是說,更多的人口從內陸西部往東部發達地區遷移、流動。
鏈  接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張為民
“這是一次高質量的人口普查”
關于這次人口普查數據的質量問題,國家統計局副局長張為民表示,“這是一次高質量的人口普查”。
首先,人口普查現場登記結束后,在全國隨機抽取了402個普查小區進行事后質量抽查,通過與現場登記結果比對,這次普查的漏登率為0.12%,比2000年的人口普查漏登率有大幅度的下降。
其次,這次人口普查的總量、人口的增長以及人口的受教育程度等各方面數據,與相關的行政記錄,比如戶籍管理數據、教育統計數據、人口計生的出生和民政部門的殯葬數據相比較,相互的銜接或者說一致性比較好。
張為民介紹說,這次人口普查能夠取得比較高的質量,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一是堅持了依法普查;二是堅持科學普查,制定了科學的人口普查方案和11項工作細則,特別是在人口普查登記的原則上進行了完善,減少了人口的漏登;三是開展了聲勢浩大的宣傳,使得廣大人民群眾能夠理解、支持、配合人口普查;四是組織周密;五是建立了嚴格的質量控制制度,在人口普查各個環節當中都制定了檢查、抽查、驗收的標準,必須在每個環節都達到比較高的質量,才能把工作轉入下一個階段、環節。
據介紹,這次人口普查取得了關于我國人口總量、素質、結構、分布等大量的基礎數據,國家統計局正在組織力量進行詳細匯總和分析,并將陸續予以公布。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