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如何看待中國東盟間貿易逆差?

2011-5-3 10:2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對外貿易出現10.2億美元的逆差,這是自2004年以來首次出現季度貿易逆差。其中與東盟貿易,今年一季度中方逆差達65.9億美元,僅次于中國與澳大利亞逆差額104.5億美元。因此,有經濟界人士提議,中國應采取措施減少或取消對東盟的貿易逆差。   就此問題,中國首席東盟商務專家許寧寧分析,中國對東盟貿易中的逆差,反映了雙方的產品供應鏈中,中國需要東盟國家的產品,體現了中國大市場的開放給東盟擴大出口帶來益處。東盟是中國開放市場的重要受益者,東盟的經濟增長需要吸引外資和擴大出口作為其重要經濟支柱。而東盟的經濟增長是東亞地區經濟增長的組成部分,有利于東亞地區穩定,有利于中國—東盟自貿區的深入發展,有利于東亞經濟一體化。東盟國家經濟若不穩定,就有可能導致政局不穩,出現社會動蕩,這也不符合我國實施的睦鄰外交政策。
  目前,國際上有種聲音說,中國是有意給東盟逆差,以此在政治上拉住東盟。對此,許寧寧并不認同。他分析說:“中國與東盟10國的貿易,主要集中在中國與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這三個國家,占62.4%。中國與東盟的第一大貿易產品是電子產品,這是由國外跨國公司在中國與東盟間實行電子產業分工造成的。貿易的順逆差主要是由生產結構和消費結構決定的。此外,在中國與東盟相互開放市場中,企業有著很大的經營自主性,企業追求其貿易收益的最大化,而并非由政府來掌控貿易的順逆差。”
  許寧寧強調,自去年1月1日中國與東盟實施零關稅政策以來,雙方企業合作日益密切,貿易往來有了快速發展。不過,零關稅還只有一年多時間,雙方的貿易創造還遠未完全發揮出來,這主要因為,一是還有不少企業不了解或沒有利用好自貿區政策;二是雙方零關稅后的行業對接和合作還在起步階段,相互開放市場后的新產業鏈還沒有形成。要提升中國—東盟自貿區的生產力,就必須打造新的產業鏈,這也是鞏固雙方經濟關系并使其大發展的必要條件。
  目前,中國與東盟相互開放市場還處于第一階段,在即將開始的第二階段,要打造全面、密切、深入的產業聯系,實現開放市場與產業升級相結合,從而更加有效地推進經濟共同增長。所以,當務之急是積極實施雙方行業對接。
  許寧寧說,在去年10月召開的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溫家寶總理就今后中國與東盟發展合作關系提出了六點建議,其中第一點建議就是雙方“盡快建立行業合作機制”。今年一季度,中國農機行業協會、中國石材協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食品和包裝機械工業協會、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等近20個全國性行業協會先后與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簽署了合作協議,積極開展與東盟國家相關行業的對接工作。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