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政府采購繪就網上競價"新藍本"
2011-5-28 7:4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至今,南京市政府采購協議供貨網上競價的激烈情形仍浮現在記者的腦海里。
2011年4月8日,南京市雨花新村街道要采購2臺3匹的辦公空調,采購預算為12172元,采購人選擇了格力和美的2個品牌作為競價產品。當天,采購需求在網上發出后,有3家供應商參與了競價,在進行了7輪報價后,當天下午2點59分50秒,就在距離報價截止時間還剩10秒鐘時,南京蘇寧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給美的空調每臺降價500元,最終以10000元的成交總價排名第一成交,與單臺7962元的最高限價相比,節約率高達37.2%。
這是記者1個多月前在南京市財政局親身經歷的一次網上競價過程。與記者一起觀摩整個過程的南京市財政局局長儲永宏告訴記者,這套系統叫“協議供貨網上競價采購平臺”,是南京市財政局于今年1月1日推出的新系統。據儲永宏介紹,這套系統為9類協議供貨產品設置了單品牌比價、多品牌比價和多部門團購3種二次競價方式。具體而言,是由采購人在網上公布采購需求,供應商參與競價,在規定的時間和次數內,系統默認報價最低的供應商為成交供應商,并推薦給采購人確認。“有意思的是,在競價過程中,供需雙方處于‘背靠背’的狀態中,單位名稱、聯系方式等敏感信息都被系統‘屏蔽’了。”儲永宏向記者介紹道。
南京市財政局提供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運行5個月來,這套系統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截至5月17日,南京市網上比價采購成交1345次,成交數量3472件,總預算金額1698.37萬元,總成交金額1504.17萬元,節約預算成本194.19萬元,節約率11.43%。
采訪中,記者注意到,在多份有關這項工作推進情況的匯報材料上,附著市領導的多次批示。“這么多市委市政府領導關心這項工作?”記者很好奇。采訪后,記者才明白,原來對于南京市財政人而言,這項傾注心血的工作有著不一樣的意義。
圍繞財政中心工作服務“兩個率先”
“十二五”時期,是江蘇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會并向基本實現現代化邁進的關鍵時期。南京市市委書記楊衛澤提出,作為省會城市,南京要在“兩個率先”中做好帶頭作用,力爭做到“三個第一”,即科學發展第一、改革創新第一、和諧穩定第一。圍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儲永宏提出,南京市財政局的各個業務處室都要行動起來,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個第一”工作目標。
那么政府采購該如何圍繞財政中心工作,服務好“兩個率先”呢?經過研究部署,南京市財政局選擇了破解協議供貨中存在的價格偏高、不當交易這個難題。
“南京市早在2000年就開始政府采購改革,2004年開始實施協議供貨制度,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取得了不錯的成效。可以說,南京財政人并不缺乏創新、嘗鮮的精神。”儲永宏介紹說,當然,毫不例外的,南京和所有同行一樣,面臨著協議供貨的共性問題——相比于市場價,政府采購價格偏高。“由于采購人是在協議供貨入圍供應商中自行采購,而協議供貨的招標周期一般是3個月或半年,這期間中標產品價格可能會降價,但供應商仍會按中標價格供貨,時間一長,當市場上電腦、照相機等產品普遍降價時,就會察覺到政府采購價偏高。政府采購從業人員甚至會莫名地背上黑鍋。”
怎么辦?協議供貨不能走回老路,只能闖出一條新路來。既要降低產品價格,又要有效防止腐敗,一個字:難!“困難之時,南京市委、市政府給了我們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市委副書記陳紹澤鼓勵政府采購管理和操作部門的同志走出去、請進來,探索就不要怕失敗!市紀委書記龍翔多次到政府采購監管部門和采購單位聽取意見和建議,并對改革思路提出要求。領導們的關心、支持給了同志們很大的鼓舞,也指明了改革的方向。”儲永宏說。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南京市財政局全力以赴,最終推出協議供貨產品網上競價采購模式。
真競爭真降價成效顯著
儲永宏表示,價廉和省時是網上競價的最大好處。他舉了一個例子,南京市廣電集團以多品牌比價方式采購2臺臺式計算機,采購預算為8818元,競價信息發出后,有4家供應商在網上報價,其中有的供應商用足了3次報價權限,最終以7600元的報價成交,比采購預算節省了1218元。
南京市政協辦公廳從事政府采購的同志表示,以前購買辦公設備時,從確定采購需求、聯系供應商、議定商品價格、簽訂采購合同等事項均需人工辦理,特別是通過打電話、發傳真的方式聯系供應商費工、費時、效率低。現在通過網上競價省時省力,從采購發起到采購結束只需2個工作日。
“在網上公開的競爭中,供應商無法結成攻守同盟,過高的利潤空間就能被競爭所擠掉。這就是這個系統的生命力所在。”儲永宏說。不僅如此,“背靠背”的采購方式讓供需管三方互不知情,供應商只能在合理的范圍內報價,需求方對產品采購的要求只有4個字——價廉物美,有效防止了可能出現的幕后交易、暗箱操作等不正當采購行為的發生。
此外,針對網上采購的特點,該系統設置了全程留痕、動態監管的功能,所有記錄都能保留15年。這樣,一方面,通過完整地記錄每一次產品競價采購過程和成交結果,并在一定范圍公示,為及時發現、分析、解決采購中出現的問題提供有效數據。另一方面,建立多層次網上監控體系,包括財政、監察、審計部門的全程外部監督,采購主管部門的內部監督,隨時在線跟蹤預警,防止不規范采購行為發生。儲永宏認為,網上競價保護了干部,真正讓采購人員做到“常在河邊走,就是不濕鞋”。
打造網上競價“南京模式”
為加強對供應商的監管,南京市按照鼓勵誠信、懲戒失信、客觀公正、科學引導的原則,制定了《南京市政府采購協議供應商誠信檔案管理暫行辦法》,建立起政府采購供應商誠信檔案。該《辦法》規定,采購方、監管方可對協議供貨供應商網上競價活動的誠信狀況進行評價。比如,采購監管部門對供應商的6類不良行為進行評價記錄;集中采購機構對供應商的9類不當行為進行評價記錄;采購人對供應商的成交價格、按時交貨、產品質量、售后服務4項內容進行評價記錄。評價結果會被自動轉換成誠信指數(分值),達到一定分值的供應商可保留網上競價資格,低于一定分值將失去網上競價資格。
那么供應商對此有何評價呢?在采訪中,儲永宏告訴記者,這半年多來,他不斷聽到這樣的聲音:協議供貨網上競價新辦法體現了公開、公平、公正原則。供應商徹底放棄了以前為擴大銷售而向采購單位私下做工作的做法,因為參與網上競價不知道采購單位是誰,不知道其他參與報價的供應商是誰,只有通過比價格、比質量、比服務才能贏得中標,獲取市場份額。現在大家參與政府采購的熱情比以前更高了。
儲永宏表示,下一步,南京市將進一步擴大協議供貨網上競價的實施范圍,一是增加網上競價采購的產品類別。在目前9類產品試點工作的基礎上,將交換機、展示臺、掃描儀、傳真機、復印件、速印機、PC服務器等7類產品從2011年7月起全部實行協議供貨網上競價采購。二是將其余5個區縣(包括江寧區、六合區、浦口區、溧水縣、高淳縣)從2011年下半年起全部納入協議供貨網上競價采購的實施范圍。三是試點市屬國有企業開展網上競價采購工作,會同市國資委研究市屬國有企業利用政府采購網上競價系統采購物品的方式和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