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農村公路網富民強省
2011-5-26 16:0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日前,隨著浙江偏遠的麗水山區最后一條通村公路建成,麗水1萬多公里的農村公路串聯起3000多個建制村近百萬農民兄弟的出行足跡。這標志著浙江歷時八年建設的農村等級瀝青(水泥)路圓滿完成,惠及近2萬個建制村的3500萬農民。
浙江交通扎實推進農村公路建設的做法,得到浙江省委、省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和肯定。省委書記趙洪祝曾作出重要批示:省交通運輸廳狠抓通村公路建設,力度大,成效明顯。希望一鼓作氣,攻堅克難,全面完成全省通村公路建設目標任務。副省長王建滿日前作出重要批示:農村公路建設取得的成就來之不易,一定要在現有基礎上,圍繞建設“四網”目標,全面落實建立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體制,推動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的制度化、常態化,切實改善和提高農村公路的安全保障工作,進一步提高農村客運通達率,加快推進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
公路建設改變農民生活
據浙江省交通運輸廳廳長郭劍彪介紹,截至2010年年底,浙江省累計建成通村公路73698公里,建成農村聯網公路8947公里。全省所有鄉鎮和具備建路條件的建制村通上等級公路并實現路面硬化,全省班車通村率91.6%,城鄉客運一體化率48.6%。交通成為“三農”發展的最重要支撐。
農民方連章家住杭州市余杭區長嶺自然村,農村公路修通前,進出該村僅有一米多寬的羊腸小道,他去縣城看女兒至少要兩個半小時,現在卻不足一小時。湖州德清縣莫干山下的勞嶺村,修通4公里長的聯網農村公路后,空氣清新、景色優美的小村吸引了來自韓國、瑞典、丹麥等多國的游客,這里仿佛成了“老外度假村”,村委會主任樂呵呵地說,每年20多戶村民直接增收30多萬元。
浙江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徐紀平表示,浙江農村公路目前已基本建立了“四網”,即農村公路網、安全保障網、養護管理網和運輸服務網。主要表現出五大積極效應:一是農民增收效應。抽樣調查表明,通路后,農民平均收入提高1069.14元。二是結構調整效應。公路沿線近四分之一的農民擴大了經濟作物種植面積,調整了農業生產結構;53.1%鄉鎮的企業數量明顯增加。三是素質提升效應。農村公路建成后,農民普遍反映“公路通了,信息靈了,腦瓜活了,收入多了,講文明了”。四是農村和諧效應。公眾對農村公路建設滿意度高達95.5%,99%的村委表示干群關系得到改善,88%的鄉鎮認為政府威信獲得提高。五是投資帶動效應。根據測算,2003年至2009年全省農村公路建設拉動GDP增加值超過1000億元,年均GDP貢獻率達0.5%,創造就業崗位約30萬個。
未來五年新改建農村公路9000公里
浙江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省公路管理局局長李良福說,浙江成功建設有本省特色的農村公路,得益于四大經驗:一是政府主導,加大公共財政補助力度;二是規劃引領,統籌農村公路建設;三是加強管理,確保農村公路建設質量;四是建管并重,積極發展農村運輸業。
浙江農村公路建設經驗的影響已經不限于國內。在去年10月27日舉行的第二屆世界農村公路大會上,由于浙江省近年來農村公路建設取得的可喜成就和顯著效益,浙江省交通運輸廳成為獲上臺發言機會的6家國內單位之一。
進入新時期,浙江農村公路工作由過去以建設為主,向建、管、養、運協調發展方向轉變,由提供基本出行條件向保障安全便捷出行、提升整體服務能力轉變,由“樹狀”路網向“網絡型”路網轉型升級。到2015年,浙江省五年內將新改建農村公路9000公里,其中縣鄉公路2000公里,農村聯網公路7000公里,屆時全省農村公路總里程超過10萬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