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鎖零售因何成為“收租院”?
2011-5-25 23:45: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葉檀
物流高成本的原因何在?央視對物流費、運輸費、銷售費用等進行各項成本進行一一梳理,發現每項成本都在上升。經過調查發現,超市費用推高產品零售價3倍。
進場費實質上是一種大型零售企業的租金,是商業企業相對于生產企業優勢地位的體現,誕生于中國連鎖業發端之時。20世紀90年代,家樂福等國際零售業巨頭在中國急劇擴張,之所以難免成功,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將擴張成本以入場費等各種方式轉嫁到生產企業頭上。
這是商業急劇擴張之時的伴生模式——生產企業依靠不斷擴張的零售業巨頭爭奪全國市場。而零售業巨頭加快擴張,進一步鞏固了其收取進場費的霸主地位,企業不得不繳納越來越多的費用。以至最后各種收費名目匪夷所思,如開戶費、節慶費、新店開張費、老店裝修費、新品費、條碼費、合同續簽費、海報費、堆頭費、信息共享費、促銷員管理費、咨詢費、促銷服務費等,所有這些收費說到底是商業企業收取的租金,租金有多高,說明該商業企業相對于其他商業企業、相對于生產企業的優勢有多厚。
不管政府權力部門也好,企業也好,只要沒有制度約束,必然把租金推高到極致,最終必然惡化為讓商人噩夢連連的“買路錢”。每個機構、每家企業骨子里都有收取租金的沖動,風吹不著雨淋不著日進斗金是許多人的夢想。但由于有了反壟斷法在側,各家擁有收租權的企業不敢造次。在日本等國曾經出現依靠收取進場費用、延長賬期的擴張方式被堅決扼制,政府兩手抓,一手嚴格執行反壟斷法律法規,另一手大力發展本土、本地、便捷的商業渠道。
目前我國的商業企業租金已經劣變,成為中國消費與制造業的攔路虎。具體的表現就是,收費名目越來越多,導致生產與供應企業不堪重負。因此我們看到了品牌連鎖店風行一時,從服裝、電器到食品,各種品牌都在建立自己的專售渠道。這說明,目前大型賣場、超市的租金高到超出了企業自建渠道、租房、雇工的費用。
為什么病入膏肓還沒有解決?一是反壟斷法的板子還沒有打到連鎖商頭上,而相關行政規則執行不力;二是商業連鎖已經形成了大資金、大企業的自然壟斷,進入門檻極高,而各地政府出于經濟理由呵護有加。
兩手都不抓,兩手當然都不硬,商業霸權由此而來。這樣的霸權正在被大型生產企業拋棄,現在已經開始了,只待政府嚴格的規章正式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