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公路高收費為何屢禁不止
2011-5-25 20:4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最近中央電視臺等新聞媒體帶頭解剖物流高成本之頑癥,分析其基本原因除了成品油價格偏高和流通環節亂加價之外,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因是我國高速公路亂設收費站、高額收取過橋費過路費造成的。
一、高速公路高收費由來已久,已成為中國特色的一大頑癥。究其原因:
一是各地搶建高速公路很多是政績工程,資金來源主要是政府貸款。每公里高速公路造價有的少則近百萬元,有的多則上千萬元。有的地方市級財政為搶建高速公路平均負債上百億元,省交通部門為此負債上千億元。單靠財政資金來還本還息是不可能的。為此只好以路養路,在公路上設立眾多收費站,向過往的車輛收取各類費用。名曰以車養路,實際上把建路橋的貸款由消費者承擔,由過路過橋的車主分擔建設成本。有的收費站建站之初宗旨是收完貸款即行撤銷,但是只建不撤,收費已還完貸款卻繼續在收費,背后是既得利益在作祟。
二是現在公路管護部門基本是國有官辦,人滿為患。公路部門養人太多,開支困難就在公路上多設收費站,用收費創收保開支、搞福利。這是導致高速公路高收費的體制性根本原因。只有在治本上下功夫,在體制改革上做文章,才能徹底治理公路亂收費問題。有資料顯示陜西312國道從商洲至丹鳳武關段 60公里的路設有三個收費站,人員超編一倍。這種臃腫收費站比比皆是,河南高速公路洛陽段僅98.8公里路段,竟然設下9個職能部門,6個收費站,2個路政大隊,職工超過400人,平均4個人管理一公里公路,每公里路段僅養人成本就達十萬元,公路收費焉能不貴?!為此治理公路高收費,不妨先從“臃腫收費站”減肥開始,不能讓公眾交出高昂買路錢,養了一群閑散人。
二、關于解決的對策專家建議如下:
一是把公路建設納入社會公共設施建設范圍,以公共財政支出為主解決資金投入問題,為此要量力而行,不可搞投資大躍進和政績工程,徹底破解高速路—高負債—高收費的怪圈。
二是建路宗旨不能全部以車養路,分攤建設成本,才導致高收費—高物流成本—高物價的又一怪圈。解決通貨膨脹問題要從每個具體環節抓起。
公路管理部門要改革體制,精簡人員,壓縮管理成本,不能再靠設站收費保開支,發現此情況要嚴肅處理,依法清理撤銷。
三是專家建議盡早實施真正的燃油稅改革,把公路的各種收費,合理部分攤入成品油價格,進而把各種路橋收費站取消。西方大多數國家是不設公路收費站的,我國海南三亞市也已經實行此方案多年效果很好!為什么全國攤不開,背后是交通部門與稅務局和石油公司三方打架,堅持各自的部門利益誰也不干,再好的改革方案也遲遲難以出臺,看來關鍵還在體制改革上!!
四是今后不能再動輒提高成品油價格。中石油、中石化等壟斷央企,手中有巨額壟斷利潤,還眼睛盯著消費者,多次敦促發改委為其漲油價。現在油價太高也是導致物流成本過高、推動商品漲價的主要原因。發改委物價司再不能不顧國計民生而頻頻提高油價了!現在國際油價跌破每桶一百美元了,為什么發改委和“三桶油”都緘口不談下調成品油的零售價格呢?!!這是壟斷形成的霸王條款,油價與世界接軌跟漲不跟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