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分享IT物流盛宴 重慶本土企業還需練級

2011-5-24 0:5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重慶打造世界筆記本電腦生產基地,我市物流規模至少將在現在的基礎上翻番。在昨日結束的第十四屆渝洽會上,多家物流巨頭對重慶的IT物流商機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可本地物流企業還在“價格戰”的泥潭中拼得你死我活。一些先知先覺者,開始積極學習。但現代物流業,并不是一輛車一張桌子一本賬就可以解決的問題,它是一個龐大的體系。兵臨城下,如何突圍?本期下午茶邀請企業、政府和專家,一解這個難題。
現狀
缺巨頭 無力分蛋糕
重慶商報:本次渝洽會上,IT巨頭的展臺占了三成場地,未來,重慶作為世界筆記本電腦的生產基地,IT物流商機到底有多大?
白俊明:2015年年產1億臺筆記本電腦,我們可以這樣算一筆賬,一臺筆記本通過航空運到歐洲或美洲,運費約30元。一年下來,筆記本電腦整機物流蛋糕就有30億元。這還沒算配套和重慶對四川、貴州、云南等周邊省市的輻射作用,這個市場不可估量。
李天泉:在IT物流中,按照美國市場的計算,假如一臺筆記本電腦賣1000美元,其中品牌商得300美元,專利費用50美元,代工廠家得50美元,剩下的600美元,將落在物流和分銷渠道,市場規模巨大。具體來說,到2015年,重慶生產1億臺筆記本電腦,年出口量將有100萬個標準集裝箱,而現在重慶每年總出口才50萬個標準集裝箱。雖然市場大,但這個“蛋糕”并不容易吃。
重慶商報:面對未來如此巨大的物流商機,重慶物流企業能否抓住機會?
李天泉:重慶缺乏本土物流企業巨頭。重慶的本土物流企業,大大小小有5萬家,平均每家3輛車,在意識和操作上,他們更多算是運輸隊。這些企業規模小,無法滿足惠普這樣的巨頭的物流需求。從運營效率上說,國際物流巨頭是重慶物流企業的兩三倍;在合作的默契程度上,國外的物流公司和惠普、富士康、英業達等公司合作了幾十年,難以撼動。
張建林:惠普剛到重慶的時候,我市的10多家物流企業和惠普方面進行了座談。當時惠普開的運價不算高,我想,如果能做成這一單,未來就不愁業務了,所以價格不是問題。然后對方提出,要繳幾百萬元的保證金(為防止物流公司卷貨逃跑),我咬咬牙,也不成問題。但是,惠普方面提出希望能用我們的倉儲基地和配送中心。我一下就傻眼了,我們只是幾個民營物流公司,哪來這么大規模的土地建倉庫?就因為卡在了這個環節上,我們就與惠普的業務失之交臂。
那次事件后我立馬召開會議,勒緊褲腰帶也要做倉儲配送,否則,眼看著國際物流巨頭一家家進入重慶,面對“巨人”,我們只能算群“蝦米”。
剖析
最缺現代物流人才
重慶商報:外資物流巨頭在IT物流領域中,最值得國內物流企業學習的地方有哪些?
李天泉:外資物流巨頭有兩大特點,一是成熟而精密的體系;第二點也是最關鍵的,就是擁有一批熟悉現代物流的人才。
所謂現代物流,是通過互聯網技術和物聯網技術,讓企業的庫存最小,周轉最快,生產配對最及時,運輸成本性價比最高。這就像一部嚴密的機器,每個環節需要精確到分鐘甚至到秒。這一切都是由人操作的,所以,關鍵還是人才。重慶要搞現代物流,必須得花大價錢引進人才。
白俊明:像惠普這樣的筆記本品牌商,需要提出更多的方案來滿足他們的需求,比如有時電腦廠商一周只發幾萬臺筆記本電腦,但在消費旺季,每周的出貨量就上百萬臺,這些公司對貨物到達時間要求精確到小時,不引進人才不可能做到。
張建林:為接惠普的訂單,我們沒少花工夫。民營物流公司規模小,我們就抱團組建一個聯合公司。為了學習外國企業的先進理念,我還專程跑到江蘇昆山電腦制造基地向當地物流公司請教,學習人家的管理經驗。若想和大企業合作,就必須不斷學習。
重慶商報:和國外物流巨頭相比,本地物流企業有無優勢呢?
張建林:我們最大優勢就是靈活,并且能“吃苦”。所謂的“吃苦”是指利潤薄一些沒關系,只要能保證我們的成本,稍加一些利潤,我們都愿意接。而靈活則指無論運貨量多少,只要有單,我們都保證將貨運到。所以,我們可做大物流企業的補充,當他們有運不完的貨,或者到某地的物流線路不齊全時,我們可以幫助其運送和開拓。
李天泉:在我看來,本土物流企業也并非沒有機會接到IT巨頭的訂單,本地企業最熟悉當地情況,比如人脈關系、車輛調度等,這些就是本土企業的優勢。
突圍
提高行業門檻 聯手巨頭接單
重慶商報:面對跟外資物流巨頭的差異,重慶本土物流企業應該怎么做?
白俊明:IT這塊市場蛋糕很大,不是任何一家或幾家國際公司能做完的。重慶的本土企業,可先試著和外國巨頭合作,雙方取長補短。
重慶企業若想為IT等高科技企業服務,需要建立自己的聯運網絡,不能在公路運輸“一棵樹上吊死”;其次,運輸的物品不能單一,運輸的貨物品種越多,風險就越低。
張建林:外企的進入真的讓我們“開了眼”,他們的先進管理、海陸空聯運讓我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這等于給平靜的重慶物流行業放進了幾條“鯰魚”,在“鯰魚效應”的作用下,重慶物流行業才會更快發展。
另外,本土企業還需要練級,不斷提升企業能力。我很希望能和國際大物流企業合作,成立合資公司,借巨人的肩膀,合作建立物流基地,這樣雙方都能吃到大單。在合資的同時,我們也能學習他們的先進管理理念,加快本土物流企業的現代化。
重慶商報:發展現代物流業,事關重慶IT行業的建設進程,需要政府什么樣的支持?
張建林:我們希望政府能給物流行業制定一些規范,提高物流行業的準入門檻。市場上有很多小物流商,他們有輛車就開個物流企業。這些物流企業靠的就是低價,進行惡性競爭,重慶本土物流企業就在這樣的競爭中內耗嚴重。
通過給物流企業建立資質認定或進行誠信評級等措施,就能避免這樣的內耗。同時,我們希望建立一個和大型國際物流公司、惠普等電腦品牌商交流的平臺,以便三方合作。
李天泉:我有兩個建議,一是扶持本土物流企業做大做強,實在做不大的就合并重組。讓本土物流企業的規模上去后,再組織幾家大型的物流企業和國外巨頭合資成立物流公司,以時間換空間,在合作中學習;第二個建議是做好物流轉運。目前,國家對重慶的交通支持很大,高速路、鐵路、水路和航空,都在重慶形成了節點,但從這些節點轉運到其他區域去,就需要有很好的轉運條件,這需要政府引導和支持本地物流企業參與。
場外觀點
市經信委物流辦公室主任周樹林:
政府將牽頭建交流平臺
政府將牽頭成立一家公司,引入國有企業資本,配上國際物流巨頭的管理,這家公司將成為我市本土物流企業和惠普、宏碁等筆記本電腦生產巨頭的交流平臺。在此過程中,逐步培養出一批本地的大型物流公司。
重慶大學貿易與行政學院博士生導師、教授曾國平:
與外企合作助推本土物流突圍
提高重慶本土物流水平,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與外資物流巨頭合作。具體來說有三種方式,第一種方式是我們投資成立一家公司,經營團隊和管理體系由對方打造。第二種方式是股份合作,雙方共同成立一家公司。第三種方式是手段上的合作,比如說去對方考察學習,派員到對方公司體驗等。
通過學習,提高本土物流企業對現代物流業的認識。解決了經驗不足和理念欠缺的問題后,再解決規模問題。行業協會這時可以發揮作用,比如協調幾家物流企業合并重組。最后,還需要政府出臺扶持政策,在稅收上面給予減免優惠。最關鍵的是,對于現代物流運營人才,要出臺政策給予吸引。  
本組稿件由首席記者 柴偉 記者 薛哲 采寫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