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稀土“國22條”出臺:大企業做主

2011-5-23 15:4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稀土整合已升級至國家戰略,國務院將用4-5年時間整頓稀土行業。 
  5月19日,國務院發布《關于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共22條。
  《意見》指出,稀土是不可再生的戰略資源,要用1-2年時間,基本形成以大型企業為主導的稀土行業格局。
  政府對稀土的出口管理也更加嚴格。《意見》首次將稀土金屬、氧化物、鹽類和稀土鐵合金等稀土初級產品出口,納入稀土出口配額管制范圍內;同時,稀土資源稅將再度大幅提高。
  《意見》還首次明確要求建立稀土戰略儲備體系。全球90%以上稀土需求依賴中國,顯見的是,我國對稀土業的管控政策,將對國際市場產生觸動。
  最大的稀土進口國已經在謀求合作。本報記者從權威渠道獲悉,日本正在試圖重新打開中國稀土出口的高層磋商窗口,并與國內稀土供應商洽談稀土的長期供應機制。
  大企業整合戰略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將形成數量有限的大型稀土企業集團。
  上述《意見》明確指出,“堅持控制總量和優化存量,加快實施大企業大集團戰略”是稀土整合的基本原則之一。
  1-2年后,我國將“基本形成以大型企業為主導的稀土行業格局”;此后,再用3年左右時間,稀土行業將呈現“合理開發、有序生產、高效利用、技術先進、集約發展”的態勢。
  現狀是,目前,我國北方輕稀土已大部分向包鋼稀土集中,南方的離子型稀土依然非常散亂。
  就南方地區看,《意見》要求,1-2年后,我國南方離子型稀土行業排名前三位的企業集團產業集中度,將達到80%以上。
  中國稀土學會學術部主任陳占恒對本報表示,南方離子型稀土礦主要集中在江西贛州,其中五礦集團的分離冶煉產能占據80%的南方市場。
  知情人士告訴本報記者,南方三大龍頭中,五礦的龍頭地位基本確定,剩下的2-3家龍頭企業,將從中鋁、中色、廣晟有色、廈門鎢業、江西銅業等幾家企業中角逐,具體還取決于這些企業獲取資源、發展加工技術的速度。
  上述知情人士還透露,今年江西贛州的稀土采礦證,將在目前46張的基礎上繼續縮減至4張,在資源集中的基礎上,成立一家稀土礦業集團。
  北方地區,輕稀土則進一步朝由包鋼稀土專營的方向整合。據本報記者了解,內蒙古自治區將推動包鋼稀土在今年實現稀土專營。
  另據本報了解,稀土整合的“大企業大集團”思路不僅局限在上游資源領域,下游稀土冶煉分離總量也將受到嚴控。《意見》稱,“十二五”期間,除國家批準的兼并重組、優化布局項目外,停止核準新建稀土冶煉分離項目,禁止現有稀土冶煉分離項目擴大生產規模。
  五礦集團總裁周中樞對本報記者介紹,五礦作為稀土分離冶煉龍頭企業,未來將對南方分離冶煉企業進行兼并重組,推動行業進一步向產能優化、集中度高的方向發展。
  稀土“國22條”出臺:大企業做主
  眾所周知,被稱為工業“黃金”的稀土是重要而稀缺的戰略資源,目前中國出口的稀土數量居全球之首。作為許多重大武器、精密儀器的關鍵材料,日本多國幾乎都需從中國進口。
  此次《意見》重點提及稀土出口政策,并增補了關于稀土出口產品范圍和稀土資源稅的新規定。
  《意見》稱,在嚴格控制稀土開采和生產總量的同時,嚴格控制稀土金屬、氧化物、鹽類和稀土鐵合金等初級產品出口,有關開采、生產、消費及出口的限制措施,則同步實施。
  同期商務部和海關總署聯合發布公告,自5月20日起,將稀土鐵合金納入稀土出口配額許可證管理。
  對此稀土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黃小衛介紹,一些鐵合金稀土含量較高,將其納入配額許可證管理,可以使稀土資源得到更有效的保護。
  關于國際市場關注度頗高的國內稀土配額,《意見》提到“統籌考慮國內資源和生產、消費以及國際市場情況,合理確定年度稀土出口配額總量”。
  中國稀土學會秘書長林東魯對本報記者表示,受制于國內、國際市場情況及國際貿易規則,國家不會在短時間內大幅減少出口配額,但可以通過提高稅費來增加稀土在國內的價值。
  而這將有力對付種種曲線牟利途徑。據本報記者了解,盡管我國對稀土出口實行配額制,但很多出口商通過稀土加工成初級產品出口,以繞過配額限制。
  包鋼稀土一位業務經理指出,提高資源稅是政府將稀土利潤轉移至國內的重要途徑,相比直接減少出口配額,提高資源稅可以避免國際貿易糾紛。
  “過去,我國稀土以白菜價賣給國外,國內又回過頭用上千倍的價格買入國外的稀土產品。通過提高資源稅,稀土的部分利潤可以留在國內。”上述業務經理表示。
  下一步業界預期是,稀土資源稅將再度“大幅提高”。
  不久前,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自今年4月1日,統一調整稀土礦原礦資源稅稅額標準,上調幅度逾10倍。
  工信部材料工業司原副巡視員、稀土協會籌備組負責人王彩鳳對本報記者表示,資源稅上調將提高行業準入門檻,未來進一步上調是大勢所趨。
  建國家戰略儲備
  值得注意的是,《意見》首次提出要建立稀土國家戰略儲備。
  本報記者獲悉,我國稀土戰略儲備的主體為國家和單個企業,儲備方式為實物和礦山并存。
  《意見》提到,今后,原則上繼續暫停受理新的稀土勘查、開采登記申請,并禁止現有開采礦山擴大產能。
  上述包鋼稀土的業務經理告訴本報記者,國家儲備計劃現已展開,目前,有關部門正與內蒙古自治區和贛州市政府商談儲備計劃。
  “在稀土資源越來越少的情況下進行國家收儲,對市場價格將產生較大影響。”該人士表示,國家在稀土價格暴漲之時展開收儲,說明國家看好稀土的上漲空間。
  此外,《意見》提倡企業進行商業儲備。2010年初,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批復了《內蒙古自治區稀土資源戰略儲備方案》,由包鋼稀土牽頭實施“總儲備量在20萬噸以上”的稀土原料產品戰略儲備
  方案。
  除包鋼稀土外,五礦集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層也告訴本報記者,五礦在贛州也設有稀土儲備。
  據了解,由于部分稀土元素容易氧化,儲備成本很高,因此,除了實物儲備,封存一部分稀土礦山也被納入儲備計劃。
  據本報記者多方了解,包頭、贛州的部分礦區,以及廣西、廣東、四川等地新探明的稀土礦區,將被列入國家儲備的資源地封存起來,中央財政對實施資源、產品儲備的地區和企業給予補貼。
  林東魯認為這樣做很明智。他介紹,在過去20年稀土價格下跌時,美國封存本國礦山,低價從中國進口稀土進行儲備,中國也應該封存部分礦山,一方面保護資源,另一方面降低儲備成本。
  市場觸動顯現
  由于我國稀土產量承擔了全球90%以上的需求,在多個稀土新政下,國際市場的觸動開始顯現。
  新加坡經濟發展局一位官員笑言,“中國一減少稀土出口,日本就急得跳腳”。
  本報記者從多位業內人士處獲悉,由于短期內加大中國以外市場的稀土產量難度極大,日本正計劃與國內幾大稀土供應商洽談長期供貨機制。
  包鋼稀土一位高層在業績發布會上對本報記者表示,日本地震后,由于工業暫停,稀土需求短期內受到一定影響,但鑒于國內稀土出口配額極有限,這些影響幾乎可忽略不計。
  而業界的長遠預期卻不斷升溫。上述高層透露,隨著地震后恢復重建,該國將大力發展新能源和節能設備,這將大大提高對關鍵原材料稀土的需求。
  也正基于此預期,這次地震后,國內稀土價格不但未降,主要品種氧化鑭和氧化鈰反而暴漲500%。
  下一步的價格提升也被預期。“國內稀土價格與國外依然有較大差距,目前每噸大概相差40-60萬元左右。”該包鋼稀土高層表示。
  從定價權上,上述包鋼稀土業務經理表示,隨著我國逐漸掌握稀土話語權,未來稀土行業形成類似鐵礦石的年度價格談判機制,不無可能。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