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除公路罰款亂象?
2011-5-20 2:3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記者深入河南省鎮平縣、鄧縣,黑龍江省林甸縣等地高速公路明察暗訪,發現了這些貧困縣高速公路運管、交警等執法部門罰款亂象。而且罰款是為了發工資福利,讓人心里隱隱作痛。它不僅折射出了我國公路“三亂”頑疾難以根治的原因,也從側面反映了公路執法混亂局面已到了嚴重影響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地步。有效遏制公路罰款亂象,降低物流運行成本,讓廣大民眾得到實惠,已成當務之急。
透過上述幾縣高速公路罰款亂象,窺視到三個根本問題:公路亂罰款表象在基層,而根子卻在政府及管理機關。林甸縣運管站罰款收入與地方財政六四分成,不僅解決了工作人員經費不足,也為地方財政帶來了巨額收入。盡管該縣政府領導否認這一說法,但事實是,政府對運管站的亂罰款持慫恿和默許態度,以致運管站的罰款收入呈不斷上升之勢。
亂罰款現象滋生的又一重要根源在于執法主體重疊、各種法規混亂。一條路上有交警、路政、運管等多個執法部門執法,導致政出多門,以罰代法。河南鄧縣交警只給過往車輛司機罰單不說理由、路政人員罰款不給單據公然違規違紀等等;為了各自利益,總是雁過拔毛,過往車輛成了任人宰割的“唐僧肉”。
除此之外,亂罰款沖動的根源還在于公路執法部門冗員過多,為解工資福利之困,總是把罰款當著工作重心,使公路執法完全變味,為罰款而罰款。林甸縣運管站共有44人,其中19人屬省編制,工資福利直接由省里給;其余25人全靠罰款解決。一天到晚分成六個組三班倒輪流在公路上值班罰款,一個月下來每人可罰款1萬元左右。
公路罰款亂象由來已久,亂罰款已成我國經濟生活中的毒瘤,也導致了市場經濟秩序的嚴重退化,國人早已心惡痛絕。雖經無數次清理整頓,但收效甚微,屢禁不止,原因在于頭痛醫頭,無法做到標本兼治。由此,要徹底根除公路罰款亂象,中央及各級政府應痛下決心,正本清源,才是上策。
當前各級地方政府及主管部門應改變模糊觀念,顧全大局,提高思想認識,把亂罰款當著影響經濟發展環境的大事來抓;同時對現有公路執法管理隊伍與相關法規進行清理,把公路執法主體整合、歸并到一個部門,杜絕政出多門孽生的亂罰款現象;對公路管理法規進行梳理與精簡,把與市場經濟發展不相符的條款刪除,堵塞法規漏洞。此外,精簡管理機構,撤減冗員,減輕公路管理部門負擔,切斷執法部門與亂罰款之間的利益關系;狠抓行業行風建設,設立舉報電話,加強各職能主管部門、新聞媒體、司機等對基層公路執法部門的有效監督。如此,則罰款亂象可從源頭上截斷,從根本上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