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流通資訊

流通問題專家為畸高菜價“會診”

2011-5-19 13:2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一邊是市民抱怨菜價太貴,一邊是菜農直呼種菜賠錢,“菜賤傷農”與“菜貴傷民”的兩難境地,折射出我國農產品流通中的種種隱憂。5月18日,在南京財經大學舉行的現代商品流通論壇暨全國貿易經濟教學研究會年會上,來自全國的流通問題專家就此進行了“集體會診”。 
  消費者買菜為什么貴?南京財經大學張為副教授介紹說,我國農產品生產、流通的組織化程度比較低,一家一戶式的小生產方式,讓農戶的種植總是“跟著感覺走”,常常是根據往年的行情來做決策,缺少必要的信息指導,分散式、自發性的生產模式難免盲目性,以至于出現了田頭菜價遠遠低于成本的情況。田頭菜價很低,而菜場、超市的菜價卻不低,其中緣由何在?張為付認為,這與流通運輸環節中的諸多問題有關,比比皆是的收費、罰款等,怎一個“亂”字了得! 
  相關數據顯示,農產品運輸70%—80%依賴于公路運輸,我國又是世界上收費公路最多的國家,農產品運輸過程中遭到收費站層層扒皮,這些費用最終都打進了成本,老百姓買菜時實際上還需要支付運輸農產品的公路建設費用,這樣的菜價怎能不貴? 
  河北經貿大學紀良綱教授說,雖然早在幾年前,國家就對生鮮農產品運輸開始實施“綠色通道”政策,免收過路過橋費,但在不少地方,這一惠民政策并未得到有效落實,有人甚至玩起文字游戲,在“生鮮農產品”的范圍上做起了文章。有些地方還在過路過橋費之外,設立了其他收費項目,如有償辦理禁區通行證等,還有各種名目的罰款,甚至還有媒體爆出公路罰款與財政分成的內幕,難怪一些部門罰款的積極性那么高。農產品好不容易“過五關斬六將”運到城里,還要經過批發、零售環節才能到達市民手里,這其中除了正常費用、利潤和稅收之外,還要繳納攤位費、進場費、衛生費等,在有些批發市場甚至連保鮮用的冰塊也需按重量繳納進場費。 
  除了亂收費、亂罰款外,全國貿易經濟教學研究會副會長柳思維分析說,蔬菜種植離城市越來越遠也是菜價高企的原因之一。隨著城市建設的擴大,原來城市郊區的菜地都被征用了,副食品跨區域調運比重不斷提高,這不僅直接導致了流通成本的增加,同時還因運輸時間大大延長而導致損耗的增加,尤其是鮮活農產品,這也勢必助推菜價的上升。 
  如何才能既為菜農增收又為市民減負?商務部市場秩序司司長向欣等與會專家開出藥方:“治菜”系統工程首先要從“減費”開始,不僅要監督檢查國家惠民政策的落實情況,堅決取消各種名目的收費罰款,而且要通過政府出資回購方式,逐步減少直至取消收費公路(橋梁、隧道);其次,可以通過“農超對接”、農戶聯合等方式,提高農產品生產、流通的組織化程度,減少盲目性,降低生產流通風險;此外,還要通過政府補貼、強化監督等途徑,讓菜場超市的攤位費、進場費降下來,使之回歸公益本質。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