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首條城際輕軌抱緊淮南 明年或開工
2011-5-19 11:5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合肥市區的軌道交通終于開建了,合肥經濟圈內的城際輕軌還得盼到什么時候?傳說中的“1小時通勤圈”、“1小時生活圈”何時才能與大家見面?5月17日下午,在淮南舉辦的合肥經濟圈城市黨政領導第二次會商會議剛開場,合肥市發改委主任王厚亮就跟記者交了底:莫著急,首條城際輕軌將搭在合淮之間,明后年就能開工。此次會商會議的主題是“互動·互融·一體化”。圍繞這一主題,區號統一、文化合作等備受關注的議題將在18日迎來新進展。
圈內首條輕軌溝通合淮
“合肥經濟圈5個城市之間,都在深入謀劃建設城際軌道交通,而即將首條開工建設的城際軌道交通,很有可能就在合肥與淮南之間。”王厚亮透露。
為什么首條城際軌道首先搭在合淮之間?王厚亮表示:合肥與淮南提前做了很多溝通和對接的工作,準備最為充分。
“合肥與淮南的交往非常密切,而從合肥城市自身發展的需求來看,首先打通合淮城際輕軌,也有很多好處。”王厚亮解釋說,合肥市的長豐縣,距離淮南的山南新區非常近,只有十多公里的距離,而長豐縣城距離合肥市區則有70多公里,“城際軌道交通的推進,既是為方便淮南與合肥交通的考慮,也是促進長豐縣與合肥市區的交往。”
兩城間每個鄉鎮都停靠
記者了解到,與我們常見的高鐵、動車不同,合淮城際輕軌將在中途設置多個停靠站,給沿線城鎮的居民帶來很多出行方便。
“像京福高鐵,屬于鐵路中的‘高速公路’,在哪里設停靠點,都是國家劃定的,雖然在合肥和淮南也有兩個節點,但就像封閉式高速公路一樣,沿途不再停靠。”王厚亮給記者打了個比方說,而合肥經濟圈內即將要建設的城際輕軌則有所不同,“城際輕軌的中間會設置若干停靠站,目的就是服務兩市、帶動沿線。”
王厚亮介紹說,“合淮城際輕軌初步計劃每8—10公里設置一個停靠站,合肥至淮南之間大約有80—90公里,全線共設置八九個站,基本上沿線每個鄉鎮都能有一個停靠站。”
合淮輕軌明后年能開工
根據合淮兩地的計劃,目前合淮之間的城市輕軌已經進入規劃階段,預計明后年就能開工建設;合淮城際輕軌建成后,兩城市之間的“時間距離”,將縮短至半個小時。
記者了解到,合肥經濟圈內的城際輕軌設計,也借鑒參考了日本新干線的經驗。“日本的新干線,從神戶大阪,到橫濱、東京,整個都市圈里聚集了5000萬人口,占據日本總人口的一半左右。”王厚亮說,“沿著新干線,兩側的小城市就像一串小燈泡一樣,將來合肥到淮南的城際輕軌開通后,合淮之間的小城鎮也將被帶動起來,發展成為一個個小城市。”
城際輕軌能防大城市病
城際輕軌催生一批合肥周邊“衛星城”,王厚亮認為,這樣一來,就能大大緩解合肥中心城區的各種“大城市病”。
“一般而言,老城區人口和資源都過于密集,帶來很多城市病:交通擁堵、環境也不太好;現在合肥市區的車輛很多,連停車位也日益緊張。
”王厚亮說,合肥正在有意識地把人口和資源向周邊分散:目前是將人口向高新區、經開區、濱湖新區、新站區引導;將來合肥的人口和企業也會隨著城際輕軌的鋪開,逐漸向周邊城市分散。
一批高能耗企業或轉移“城際輕軌串起小城市的過程中,合肥也會有相當多的資源向六安、淮南、巢湖和桐城等圈內城市轉移。”王厚亮表示,像一些能源消耗量比較大的加工業,目前都在考慮向靠近淮南等礦產資源地進行布點和轉移。
“合肥則將會重點發展高端的加工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王厚亮說,未來對于一般的加工業,合肥將會積極引導其在經濟圈全域內進行布點。(合房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