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洋經濟示范區將發生5個變化
2011-5-18 18:4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昨天(17日),浙江省政府辦公廳公布《浙江海洋經濟發展試點工作方案》,方案中,這個浙江人企盼已久的海洋經濟區輪廓初現。
海洋經濟示范區地域范圍:浙江全部海域,杭州、寧波、溫州、嘉興、紹興、舟山、臺州7個設區市的市區及7個市下轄的沿海縣(市)的陸域(含舟山群島、臺州列島、洞頭列島等島群),意味著浙江全部11個設區市中,有7個與這個龐大的海洋戰略直接相關。
示范區陸地面積共3.5萬平方公里,其中包括2000平方公里的海島,占浙江全部國土面積約1/3,海域面積26萬平方公里。
海洋經濟試點分作兩步走:第一期,2011年—2013年;第二期,2014年—2015年。
浙江海洋經濟示范區將發生5個變化
展望
浙江海洋經濟示范區 將發生5個變化
——海洋經濟總量變強壯,對浙江陸域經濟有更強輻射帶動能力。
2015年,示范區海洋生產總值接近7000億元,占全省地區生產總值比重16%,占全國海洋經濟比重達15%。
——時髦的、不污染環境的、高科技的、高利潤的產業將成海洋經濟主打。
港口物流、濱海旅游、現代漁業、海洋裝備制造、船舶工業、海水綜合利用等新產業在浙江已有一定地位,今后它們將更具優勢;港航服務、海洋金融信息、海洋科教、海洋生物醫藥、深海資源勘探開發等更新潮行當,未來將得到迅猛發展。
到2013年,在示范區內,以捕撈、養殖為代表的海洋第一產業,以海洋工業為代表的第二產業,以海洋服務業為代表的第三產業相互間強弱關系將發生變化,第一產業僅占7%,金融、旅游、港航等第三產業占52%,成為重頭戲。
到2015年,示范區海洋三次產業比會再次變為6∶41∶53。每創造的100塊錢中,就有30塊來自海洋新興產業。
——浙江沿海港口成大宗商品集散地
升級后的寧波—舟山港,將拿到中國大宗商品國際物流重要基地的地位,而浙北的嘉興港,浙南的溫州—臺州港將成為寧波-舟山港的得力助手。
到2015年,浙江沿海港口一年中接納、運走貨物9.2億噸,這個重量超過去年全國糧食總產量近一倍。
——擁有一批海洋科技、海洋高等教育基地
示范區內,建成一批海洋科研、海洋教育、海洋文化基地。
到2015年,示范區內有2.5%以上的GDP用于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七成以上創收來自科技創新。
——海洋生態環境變好
陸源污染物入海排放得到控制,濕地、紅樹林、海島等典型海洋生態系統得到保護與修復。
到2013年,浙江海域有12%將是清潔的,到2015年,清潔海域面積達15%以上。
海洋經濟大棋盤: 一核兩翼三圈九區多島
三圈:培育杭州、寧波、溫州三大沿海都市圈,提升區域中心城市的綜合承載能力和服務功能。
兩翼:海洋產業布局以環杭州灣產業帶為北翼,引領長三角海洋經濟發展,以溫州臺州沿海產業帶為南翼,與福建海西經濟區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