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外貿形勢強勁 調結構勢在必行

2011-5-11 19:1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海關總署10日發布了今年1—4月外貿進出口情況。據海關統計,前4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11003.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28.5%。其中出口5553億美元,增長27.4%;進口5450.2億美元,增長29.6%。累計貿易順差102.8億美元,減少32.8%。4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為2999.5億美元,增長25.9%。其中出口1556.9億美元,增長29.9%,刷新了去年12月創下的1541.2億美元的歷史紀錄;進口1442.6億美元,增長21.8%。當月貿易順差114.3億美元。    透過以上這些漂亮的數據,可以看到,我國外貿形勢依然保持良好,盡管遇到來自各種不確定的影響,但是隨著全球經濟復蘇的持續,我國外貿出口會保持穩定的增長勢頭是毋庸置疑的。從某種意義上說,結構性調整也將成為今年乃至以后我國外貿進出口的一個重要方向。 
  不可否認,金融危機以來,我國外貿出口受到國際市場的巨大沖擊?上驳氖,在政府部門的相關政策推動下以及企業自身的努力下,我國外貿出口占世界的市場份額著實得到了提高。但是,需要承認,在當前全球寬松政策的大背景下,大宗商品等原材料的價格不可避免會持續保持高位,而且由于人民幣升值的壓力短期內將難以消解,再加上勞動力成本的上升,這都將給我國的外貿出口企業帶來持久而深遠的影響。 
  由于我國保持著“外商投資企業+加工貿易”為主的貿易結構形式,一方面成為我國貿易順差的一個主要來源,另一方面也使得我國的經濟結構在全球產業分工體系中處于價值鏈的低端,這樣造成我國的大量資源集中在外貿行業,而國內市場發展滯后的局面,進而導致我國的經濟結構出現不均衡的發展局面。與此同時,隨著我國貿易范圍及份額的增長,貿易摩擦也不斷上升,外貿環境不斷惡化。 
  從國內出口企業的生產經營來看,由于今年以來人民幣升值的影響,剛剛結束的廣交會訂單中,中短單占90%,短單比重持續上升,企業成交謹慎。受美元貶值、歐債危機、國際原材料與國內勞動力等生產要素成本上升較快及企業融資難等因素影響,境外采購商雖然下單踴躍,但出口企業利潤不高,為免遭損失不敢接長單。事實上,此前就有不少外貿加工企業為了避免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影響而再一次向中西部腹地遷移,可見勞動密集型產業在我國的優勢已經不大。 
  要改變這種狀況,必須轉變發展方式。而從進出口來說,必須著力于“貿易平衡”,從過去單純追求數量擴張為主轉向追求質量和結構的提升。這就要求在增加包括能源、礦產、糧食等戰略物資與資源進口的同時,逐步擴大對先進技術設備和服務行業的引進。事實上,商務部4月下旬發布的2011年春季對外貿易形勢報告也指出,今年在國內需求不斷增加、擴大進口政策支持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等因素共同作用下,進口增幅有望快于出口,貿易平衡狀況將進一步改善。 
  需要警惕的是,外貿形勢特別是出口形勢的迅速恢復,有可能增加企業依賴既有增長模式的惰性,從而延緩外貿結構調整和戰略轉型的步伐。我國應緊緊抓住全球經濟深度調整和新一輪技術創新興起的時機,扎實推進外貿發展戰略乃至整個經濟發展戰略的轉變。 
  毫無疑問,在我國外匯儲備已經突破3萬億美元的情況下,推動外貿的結構轉型已經成為一種必然選擇。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