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內河資訊

“橋擋船”呼喚內河航道升級

2011-4-7 14:2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橋矮船高,船只需要向船艙大量注水降高才能通過。近日發生在魚臺縣境內京杭大運河支流航道上的船舶擁堵現象,引人關注。 
  3月15日,魚臺縣清河鎮清河橋。橋下的老萬福河是京杭大運河的一個支流航道,連接金鄉與魚臺。此刻,橋下兩艘船只試圖過橋,與其他船不同的是,船員正在用水泵往船艙里加水。受此影響,橋的東西兩側有近80艘船只滯留,綿延幾百米。
  “至少注20多噸水將船降低1米多,才能通過這座橋。”船主黃先生表示。橋洞底部離水面4.2米,而船高5米多,過橋前需花費2個多小時加水。黃先生的船是從江蘇駱馬湖運輸沙子,經過此段航道到濟寧金鄉,在金鄉碼頭卸完貨后沿原路返回,到了這個地方堵住的。他說,今天的堵船情況大有好轉,兩天前有更多的船堵在這里。
  過橋前加水耗時,過橋后為了減少油耗排水也需時間。“時間都耽誤在這里了”。被堵的另一船主無奈地說:“我從魚臺碼頭到金鄉碼頭來回50多公里的水路,最快的時候一天打個來回,今天到現在已經過去小半天了還沒通過。”記者進一步了解得知,這里出現堵船現象已經有一個多月了,時輕時重。
  老萬福河屬于五級航道,按規定只能通過500噸級的船只。上述兩艘加水船只為700噸級,大大超出通行范圍,為什么也要跑這一航道呢?近年來,隨著金鄉縣境內幾處煤礦的發現開采,金鄉逐漸發展成為輻射周邊的航運集散中心。由于魚臺縣境內振興河上一座老橋被船舶撞毀并坍塌,振興河航道中斷,老萬福河成為通駛金鄉的惟一航道,一些船只繞行此道,船流量明顯加大,去年通行貨物量超過1000萬噸,但也造成了大量船只擁堵。
  在水運大市濟寧,“清河橋現象”并非個例。濟寧市航運管理局的程鵬雷介紹,目前,濟寧地區主航道不存在這種現象,而在個別主要的支流航道這種現象非常突出。濟寧境內的白馬河、洙水河等五六條航運較為繁忙的支流航道,年通行量比較大,這些航道上的橋梁一旦阻礙船只通行,勢必會給過往船只和當地航運業帶來負面影響。
  就魚臺縣而言,包括清河橋在內的26座現有跨河橋梁,大多始建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魚臺縣港航局的黃良俊坦言:魚臺縣水運發展空間較大,目前90%的煤炭和大量建筑沙石都通過水路運輸,但全縣境內的橋梁標準較低,制約了航運業的發展。
  “這些橋梁的建設完全符合當時的陸路、航運要求,橋梁的建設是根據省交通規劃部門設計施工的,到現在也沒有超出使用期限。”魚臺縣公路局局長任偉以為,清河橋現在可以滿足500噸級船舶通行,對超噸位的船只應拒停在河口處,不讓其駛進航道。
  “清河橋被撞得遍體鱗傷,橋墩已經加固了兩次,每年的養護費用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而且長此以往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任偉很是擔心。
  對于禁止超噸位船只駛入航道,航運監管部門也有自己的困難。濟寧市航運管理局魚臺航管處處長周廣群認為,要改變目前的窘境,只有改造升級老萬福河,提升為內河三級航道。
  內河運輸相較于其他運輸方式,不僅具有低排放、耗能少、環保等優勢,而且還具有運輸成本低的優勢。因此,內河航運潛力巨大。但由于歷史上長期投入不足等原因,內河高等級航道里程少,一些支流航道升級的步伐大大落后于船只、運量增速。今年1月份,《國務院關于加強長江等內河水運發展的意見》出臺,加快內河水運發展成為國家戰略。
  省交通科研所原研究員許云飛認為,“清河橋現象”的發生,側面反映出我省內河航運迅速發展同時所產生的矛盾,這種矛盾往往牽扯到地方多個部門。因此,作為航道市級主管部門,應該先制定航道升級規劃,把老萬福河提升到干線航道級別,再把規劃上交省港航主管部門,由省港航主管部門與公路主管部門協調后,最后上報省交通運輸廳。他表示:這個辦法也是任何一條支流航道擺脫現狀所必走的程序。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