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甌海打造二十分鐘交通圈
2011-4-6 13:3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從溫州南到永強機場只要20分鐘,從甌海新城區到市政府也只要20分鐘,在甌海行政區域內任意兩點只要15分鐘。西部交通圈的形成,將提高未來50萬甌海人出行的幸福指數。”這是記者在采訪西部交通圈建設情況時,甌海城市中心區建設開發指揮部常務副指揮姜化鈞給記者報出的一串“圈”內時間。
關鍵詞:時間都浪費在路上
時間:2月21日16時45分 地點:車站大道瑞興集團總部辦公樓 感受:無奈
說起西部交通,企業分設在婁橋、仙巖和麗岙的瑞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阮先生深有感觸。他告訴記者,自己總部在車站大道,經常要經過新橋去婁橋的廠里,路上常遇到塞車,沒個把小時到不了。再從婁橋轉到麗岙和仙巖,辦不了多少事,一天的時間就過去了。
路不暢通,辦事效率自然就低,因此,阮先生對西部在建的交通網絡非常期待:“希望甌海大道西段早日通車,吹臺山隧道早些開工建設。這樣的話,走甌海大道到婁橋只要五六分鐘,節省了在路上的時間,就可以在廠里多處理一些事情。”
據了解,甌海區內有各類企業近萬家。隨著近些年汽車的迅猛發展,原有的道路已遠遠滿足不了如今行車的需求,企業的原材料和產品都要通過道路運輸,道路不通暢給企業帶來諸多不便。
該區戶籍人口有10多萬,加上外來人口共有30多萬,日常出行,也成為最令人頭疼的事。市民小周家住瞿溪,在市區湯家橋附近上班。每天乘坐公交車上下班,花在路上的時間就要2個多小時,無奈就在市區租了房子。“可是每月的房租就差不多是工資的一半,如果甌海大道西段建好了,就可以省下租房子的錢了。”小周說。
關鍵詞:20分鐘交通圈
時間:2月16日9時40分 地點:甌海城市中心區建設開發指揮部 感受:四通八達
走進甌海城市中心區建設開發指揮部辦公室,10來平方米的房間墻上掛滿了各種交通建設規劃圖。對于這些圖紙上的長長短短線條,姜指揮如數家珍: “大連路(站南路)已建成;連云港路(陳蕉路)計劃6月份完工;甌海大道西段10月份建成通車;景德路、浦北路、浦二路今年2月份已開工;福州路二期(站西路)、上匯路一期、中央大道、寧波路二期甌海段計劃8月開工。”
根據《溫州市城市綜合交通規劃》,城市西片布局有鐵路(金溫鐵路、溫福鐵路)、高速公路(金麗溫高速)、西過境公路等城市對外交通廊道與設施。這里將形成以甌海大道、翠微大道、南外環路為骨架的城市快速路系統,同時布局形成溫瞿公路、六虹橋路、甌海大道、中央大道、站東路、站南路、陳蕉路和東五路、東三路、婁東大街、東一路、站東路、站西路、西繞城高速“七縱七橫”的城市主干道網絡,以有效提升城市西片功能,實現我市“西優”總體規劃的戰略目標。
姜指揮告訴記者,西到瞿溪、南到麗岙、北至雙嶼、東至市政府,包括澤雅,整個甌海區將形成20分鐘交通圈。同時,借助甌海大道西段和六虹橋路、廣化路甌海段,不僅使甌海城市中心區道路網融入市區道路網,還拉近了甌海城市中心區與溫州市中心的距離。
記者手記
交通網就是幸福網
每年都要搞一次的最具幸福感城市評選,指標包括住房滿意度、工作滿意度、出行滿意度等。用一套數學模型來評定“幸福感”,自然有些勉強。但城市交通不暢,居民肯定沒有幸福感。
杭州多年蟬聯最具幸福感城市,肯定與休閑的西湖有關。溫州多年未入選,除了高房價外,肯定與交通不暢相關。這甚至讓很多人患上了“路怒癥”。市交警一民警說,市區有兩成事故禍起“路怒癥”。
有人都有“怒路殺人狂想癥”——“只有憤怒感,哪有幸福感。住在西邊、工作在東邊的居民,每天凌晨起床,橫跨東西,經‘路怒癥’頻發的人民路,一路像《武林外傳》中的郭芙蓉,念‘世界如此美妙,我卻如此暴躁,這樣不好不好……’一路擔心打卡時間,念‘不要遲到不要遲到’。”姜化鈞在報出一串“圈”內時間后稱:“西部交通圈的形成,將提高未來50萬甌海人出行的幸福指數。”豈止甌海人民,到那時,溫州人民都會感覺幸福。
關鍵是什么時候能實現?總不能人都老了,才等來遲到的幸福感。
去年12月31日,迎著新年臨近的鐘聲,副省長、市委書記陳德榮連夜督查甌海大道西段快速路建設。他說,要進一步加快建設,為“十二五”開局點一個響亮的“開門炮”,從而打響一連串的“百子炮”。市長趙一德,多次督促西部交通網建設,并在今年3月7日說,西部交通網建設無小事,也慢不得。城市交通系民生,一枝一葉總關情。
交通網絡就是幸福網,道路穿越城市,讓人與人的交互不再有局限,也讓人們血脈相連。(本文來源:溫州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