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一季度東營市現代物流業發展情況
2011-4-29 4:1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市經信委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大力推進現代物流業發展,產業規模和效益較快增長,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已成為帶動區域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強大引擎。
一、基本情況
到2011年3月底,全市倉儲物流企業179家,實現營業收入15.39億元、利稅1.59億元、利潤1.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2.5%、29.4%和37.9%,完成貨物運輸量1209.74萬噸,同比增長27%。全市重點調度倉儲物流企業共有倉儲面積97.64萬平方米,其中,已建成80.84萬平方米,在建16.8萬平方米;共有倉儲容積534.7萬立方米,其中已建成32.7萬立方米,在建502萬立方米。
(一)制定行業發展規劃,引導全市物流業快速發展
為加強對全市現代物流業發展的規劃指導,年初,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我市現代物流業發展的意見》(東政辦發〔2011〕1號),我們編制并印發了《東營市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山東省物流規劃把東營列為省級六大物流節點城市之首,把廣饒縣列為縣級物流節點城市。這些規劃和意見的出臺和實施,對全市現代物流業加快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二)推進重點物流項目建設,壯大我市物流規模
為推進“黃藍”兩大國家戰略的實施,我委組織實施了項目攻堅年“810”工程,圍繞工業調整、節能降耗、現代物流等8個方面篩選確定了80個重點項目進行重點調度和推進,山東萬通集團200萬方油品儲備項目等10個重點物流項目納入其中,這10個項目總投資100.44億元,全部建成后將新增營業收入136.5億元,新增利稅4.7億元。同時,根據省工業調整振興聯席會議辦公室《關于組織提報2011年工業轉方式調結構1000個重點項目的通知》要求,我們組織上報了東營順通化工物流一體化等7個“兩業”聯動項目,涉及石油化工、裝備制造、食品加工、紡織等4大行業。項目總投資11.16億元,項目投產后,可實現年營業收入44.36億元,利潤2.64億元,利稅1.34億元,新增就業崗位達到2366個。
(三)培育骨干企業,全力促進物流企業規模擴張
通過對全市倉儲物流企業進行篩選,并經評審認定,確定了30家年主營業務收入過300萬元的物流企業進重點調度和政策扶持。通過重點培育,涌現出了一批適應現代制造業物流需求的第三方物流骨干企業,進一步提升物流業為制造業服務的能力和水平,東營通和物流、盛運物流、勝利物流、天意物流等企業已初具現代物流企業特征。我市危化品倉儲、運輸業發展迅猛,目前,我市危險貨物運輸專用車4814輛,危化品倉儲容積達32.7萬立方米,在建502萬立方米,全部建成后,我市將成為全省最大的危化品倉儲、運輸的集散地。
二、存在問題
(一)物流企業核心競爭力不強。我市多數物流企業是由傳統運輸、倉儲企業轉型而來,規模小,管理和信息化水平不高,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專業人才短缺,服務效率和質量不高等。
(二)物流業發展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一是市場運作環境欠規范。行業自律差、標準化體系不完善等現象依然存在。二是物流企業存在征地難、審批手續繁雜,費稅高、利潤薄,融資渠道狹窄等困難。三是在物流園區規劃、立項、建設、人才吸納等方面缺乏相應的政策資金引導扶持。
(三)物流統計工作嚴重滯后。目前,無專門機構對現代物流業進行統計信息收集、研究和監測,物流統計指標體系、物流產業統計口徑還有待研究,統計數字無法客觀、全面、真實的反映全市物流業的規模、結構以及發展水平。
三、措施
(一)加快重點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列入全市“810”工程的10個物流項目和列入省“轉方式、調結構”的7個“兩業”聯動物流項目的建設。建立重點項目月調度制度,加大督導和幫扶力度,力爭項目按期投產。積極探索物流園區開發建設及整合模式,引導重點物流企業向園區聚集。協調發展工業物流、商貿物流、農業物流和第三方物流,加快形成全市合理的物流產業布局。
(二)著重培育骨干企業。對30戶市級重點調度企業采取有效的財稅、土地和金融等支持政策,扶持企業做優做強。引導物流企業向規范化、集約化和國際化發展,形成具有競爭優勢的現代物流企業集群。鼓勵我市物流企業拓展業務,開拓國內外物流市場,積極引進國內外品牌連鎖、物流企業在我市設立物流配送中心,入駐物流園區,投資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并與我市企業合作經營,共同發展。
(三)建立完善物流統計體系。加強與統計部門的協調與聯系,研究物流統計指標體系、物流產業統計口徑和物流業信息收集方式等方面內容,以使統計數字客觀、全面、真實的反映全市物流業的規模、結構以及發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