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語出驚人”:2016年中國經濟規模超美國
2011-4-28 17:4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中國經濟規模超美國
《華爾街日報》網站4月25日發表文章說,許多人可能并沒有意識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已經為美國經濟敲響了喪鐘。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美國經濟規模將在2016年被中國超越。這是該組織首次為“美國世紀”的終結“預報”確切日期。
2016年或成為“美國世紀”終結年
《華爾街日報》網站的文章題為《IMF驚人之言:“美國世紀”接近終結》。文章引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最新一期報告中發表的數據和預言,稱美國經濟規模將在2016年被中國超越,這是該組織第一次為“美國世紀”的終結“預報”確切日期。
文章稱,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無論是奧巴馬或是別的在下一屆美國總統大選中獲勝的人,他都將成為美國“最后一任領導全球最大經濟體的總統”。
文章中說,雖然美國經濟遲早會被中國超越已經形成共識,但是這一天的到來可能會早于多數人的預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言,中國2016年將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
文章援引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報告的數據說,按照購買力平價折算出的匯率計算,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今年將達到11.2萬億美元,到2016年將達到19萬億美元。相比之下,美國今年國內生產總值預計僅為15.2萬億美元,到2016年將達到18.8萬億美元。
報告預測,屆時美國經濟在全球所占的比重將下降到17.7%創造歷史新低,而中國經濟在全球所占的比重則將上升到18%。
巨大財政赤字成美經濟致命疾患
文章說,事實上,按照中美兩國目前經濟增長速度的差異,中國經濟規模超過美國的時間甚至可能會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的還要提前。這意味著長達近一個半世紀的“美國世紀”已經臨近終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報告指出,中國經濟增長勢頭非常迅猛,10年前中國經濟規模僅相當于美國的三分之一。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巨大的財政赤字是美國經濟面臨的嚴峻挑戰,美國“必須要推進財政整頓”。著名的國際智囊機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所長弗雷德·伯格斯滕不久前也警告說,美國的財政赤字問題是全球經濟復蘇的“中長期重大風險”,若不“及時糾正”,會對世界經濟穩定構成“巨大挑戰”。
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公司上周就是鑒于美國財政赤字風險不斷上升,將美國主權信用的前景展望從“穩定”下調到了“負面”。記者 潘虹 撰述
助讀
購買力平價
購買力平價就是兩種或多種貨幣對于一定數量的商品和服務的購買力之比,也就是不同貨幣在購買相同數量和質量商品時的價格之比。
比如,在中國和美國分別購買同等數量和質量的一攬子商品,在中國用了100元人民幣,在美國用了15美元,那么基本的測算結果就是人民幣對美元的購買力平價大約為6.6:1。也就是說,6.6元人民幣的購買力等于1美元的購買力。
在宏觀的經濟運行分析中,對各國的國內生產總值進行比較,通常是用官方匯率對各國貨幣進行統一換算,但有時官方匯率不能完全反映各國貨幣購買力之間的比價。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世界銀行在對全球重要經濟體的經濟規模及發展速度經濟分析時,會按購買力平價折算出的匯率進行相關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