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產業轉型力度大于全國
2011-4-28 17:0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筆者昨日從省統計局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一五”期間,廣東在貿易結構調整速度、工業重型化和高級化轉變速度、主要污染物排放降幅方面均快于全國,顯示出廣東轉型升級力度大于全國。省統計局局長幸曉維表示,“十一五”廣東經濟轉型升級可圈可點,但“十二五”期間廣東轉型升級工作任務仍很艱巨,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2010年,列入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統計目錄廣東有生產的產品共333種,其中,廣東有71種產品產量居全國第一,占全國1/5。而根據《中國區域創新能力報告2010》,廣東區域創新能力綜合排名由“十一五”期初的全國第三位上升為第二位。
工業重型化和高級化轉變速度快于全國
“十一五”時期,廣東產業轉型力度大于全國,首先體現在廣東工業重型化和高級化轉變速度快于全國這一點上。據統計,我省輕、重工業結構比由2005年的41.8∶58.2調整到2010年的39.9∶60.1,全國則由2005年的31.0∶69.0調整到2010年的29.3∶70.7。我省重工業比重5年提升了1.9個百分點,比全國提升速度快了0.2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我省制造業中的“現代性”和“先進性”成分日益增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率從2005年的18.6%提升到2010年的23.6%。2010年,廣東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20.6%,遠高于全國的8.9%。裝備制造業實力位居全國前列,5年內,廣東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增加值翻了一番多。
一般貿易所占比重升幅高于全國
產品競爭力的提升也讓廣東出口結構得到優化,從出口品種看,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出口比重明顯高于全國。廣東機電產品出口額占出口總額的比重由2005年的69.0%上升到2010年的69.7%,比重比全國高10.5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比重由2005年的35.1%上升到2010年的38.7%,比全國高7.5個百分點。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的調整力度也大于全國,我省兩者比重由2005年的23.8∶68.3轉變為34.2∶56.9;而全國則由2005年的41.8∶48.6調整到2010年的50.1∶38.9。廣東一般貿易所占比重五年提高了11.4個百分點,提升幅度比全國高3.1個百分點。
主要污染物降幅比全國快
在能源綜合使用效率上,廣東經濟轉型升級效應進一步顯現。2010年,廣東單位GDP能耗為0.664噸標煤/萬元,僅占全國單位GDP能耗的65%,位居全國第二低位水平,僅次于北京。此外,省內主要污染物也得到有效控制,2005至2009年,全省二氧化硫排放量減少17.3%,化學需氧量排放減少13.9%,下降幅度均比全國快4.2個百分點。
■相關
粵“十二五”GDP與韓國差距將明顯縮小
筆者昨日從省統計局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一五”期間,廣東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實際增長12.4%,高于全國1.2個百分點。2010年廣東地區生產總值達到4.55萬億元,扣除價格因素,較十年前增長2.3倍。
廣東經濟繼1997年超過新加坡、2003年超過香港地區和2007年超過臺灣地區后,與“四小龍”中經濟總量的老大韓國的差距在縮小。2010年,廣東經濟總量與韓國相比只少2.16萬億元左右。那么,未來5年乃至更長時間內,廣東經濟總量能趕超韓國嗎?
對此,幸曉維表示,預測兩個經濟體未來之間總量差距的變化,是一件復雜的事情,要綜合考慮匯率變化、兩個經濟體發展速度的變化等因素。但總體而言,考慮到目前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仍處于上升通道,而且廣東經濟增速仍將明顯超過韓國。因此,基本上可以斷定“十二五”期間廣東GDP將明顯縮小與韓國差距。至于何時能在總量上趕超韓國,目前很難作準確預測。幸曉維同時也指出,廣東追趕韓國,也無需只把眼光盯著總量指標,而要更多地從人均指標和產業結構上去尋找差距,謀求趕超,實現科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