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樣本 飛力達國際物流“飛”上全國第二
2011-4-28 16:5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011年4月12日,來自江蘇昆山的民營企業——飛力達國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飛力達”)上會創業板獲得通過。一切順利的話,飛利達將有望在幾個月內在創業板掛牌上市。
一個樣本 飛力達“ -
飛”上全國第二
在綜保區物流園,有一幢并不起眼的多層建筑,它便是江蘇飛力達國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總部。在電腦鍵盤的敲打聲中,物流業務訂單和延伸服務就在這里完成。飛力達去年實現營業額12億元,進出倉貨值達42億元,躍居全國第二。
這是一家什么樣的物流企業?誕生于1993年的飛力達,當時只是一家單純經營貨代業務的物流企業,2000年,飛力達搶抓機遇,搭上了飛速發展的動車。如今,飛力達已經擁有25家子公司、上百萬平方米的倉儲倉庫,海外代理遍布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區,形成了品牌商、制造商、供應商、消費者圍繞物流核心的一體化供應鏈管理優勢和綜合物流服務體系,營業額以每年30%的速度攀升,總資產達4.3億元,被中國物流和采購聯合會評為AAAA級企業,成為昆山物流業的領頭雁。
物流界流行這樣一句話:抓住了品牌商,就抓住了制造商、供應商和消費者。近年來,飛力達大力實施服務戰略、品牌戰略、差異化戰略,重點培育電子商務平臺、供應鏈解決方案、信息解決方案,重點拓展兩岸四地綜合物流、貿易物流、逆向物流等領域。目前,已經擁有明基、索尼、東芝等國內外品牌服務商近40家。宏基電腦的一位業務經理說:“飛力達能夠圍繞生產性企業的發展戰略開發新的服務項目,能夠提供品質檢驗、報關、采購等一系列服務,生產性企業很需要與這樣的服務業企業合作!
從單一開展貨代業務到從事第三方、第四方物流,飛力達成功靠的是什么?是一支強大的管理團隊、業務隊伍及優秀企業文化的支撐!目前,飛力達員工總數超過2500名,吸引了一批物流專業人才服務企業,總裁室已有8人已讀或在讀EMBA!皬2008年起,飛力達開始實施‘三個三年發展戰略’,重在完善包括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在內的完整產業鏈條,以打造專業物流管理公司!苯K飛力達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王曉娟這樣描繪企業發展藍圖。
飛力達:獨特的業務創新模式
江蘇飛力達國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飛力達”)作為專注于IT制造業一體化供應鏈管理的現代物流服務商,經過多年發展,逐步形成了獨特的業務創新模式,主要體現在基礎物流與綜合物流協同發展的業務結構優勢、以貨物流為核心的一體化供應鏈管理優勢以及品牌商戰略優勢。
資料顯示,飛力達以貨運代理和進出口通關等基礎物流服務起步,逐步開發拓展精品航線、快進快出、關務外包等延伸增值類服務,憑借堅實的基礎物流服務平臺,公司積極向綜合物流服務領域發展,形成以IT制造業品牌商客戶為核心的品牌商VMI、分銷以及備品備件分撥中心管理模式,并逐步橫向拓展形成了制造商VMI模式、供應商DC模式等綜合物流服務產品。
在基礎物流服務平臺和綜合物流服務平臺內部橫向拓展的同時,飛力達還致力于兩大服務平臺之間的整合與縱向延伸。一方面,基礎物流服務是綜合物流服務必要的支持和保障:首先,多年基礎物流服務的積累為綜合物流服務提供了大量優質客戶資源;其次,國際貨運代理的精品航線能夠保證綜合物流服務客戶貨物運輸的時效性和成本優勢;第三,由于綜合物流服務是飛力達未來重點拓展的服務產品,而且飛力達綜合物流服務高端客戶較多,其貨物價值較高,必須為其配置一定比例的自有運輸資源,從而有力保證飛力達為IT制造業高端客戶提供高品質的綜合物流服務。
另一方面,綜合物流服務可以帶動和延伸基礎物流服務,目前飛力達將主要資源配置到提升核心競爭能力的綜合物流服務上,在綜合物流服務衍生出的基礎物流服務中,公司自主承做的比例尚不到10%,未來發展空間廣闊。飛力達互相促進、融合發展的創新性業務發展模式充分體現了基礎物流和綜合物流兩大服務體系協同效應,是飛力達提供IT制造業一體化供應鏈管理解決方案的堅實基礎。
飛力達:先進的現代物流資訊系統
飛力達物流資訊平臺使用統一的應用集成、管理標準實現統一身份認證和統一權限管理。飛力達依托內部完整的資訊系統支撐,多次通過海關、檢驗檢疫機構、加工區等各地政務平臺的資格審查,將內部系統與政務平臺進行對接,提高了作業時效,完善了一體化供應鏈管理模式。
江蘇飛力達國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飛力達”)作為專注于IT制造業一體化供應鏈管理的現代物流服務商,經過多年發展,現有物流資訊系統研發人員33人,均擁有多年IT行業工作經歷,其中5人獲得PMP資質,對IT物流行業的信息流服務均有深刻理解,在倉儲物流管理、貨運代理及信息物流管理方面積累了豐富的開發經驗和技術儲備。
飛力達物流資訊平臺使用統一的應用集成、管理標準實現統一身份認證和統一權限管理。構建客戶關系管理系統和集團營銷管理系統,將集團范圍內的客戶資料、合同資料規格化、模塊化,使其能夠為其他信息系統所利用;構建集團營運操作系統、國際貨運代理管理系統、報關報檢管理系統、車隊管理系統、倉儲管理系統、場站管理系統,整合了集團所有業務作業資源,實現了從客戶關系管理到物流實務營運各環節的信息共享和實時并行操作;構建集團商務結算系統、集團財務管理系統,快速準確地實現公司業務數據的匯集、審核、對賬到轉入財務系統處理;構建集團客戶服務系統和客戶自主服務系統,實現客戶對貨況跟蹤、物流運作績效、電子商務方面的支持。
長期以來,飛力達物流資訊系統研發一直堅持以信息技術為基礎、以客戶具體應用需求為導向,將物流資訊建設作為公司重點投資方向,近三年及一期累計研發投入3,183.45萬元用于物流資訊系統的研發與建設。飛力達組建以信息管理與物流服務模式研發為核心的技術中心,通過運用資訊手段在業務模式、操作支持、客戶服務等方面進行創新性研究,構建支持貨運代理、VMI、DC、重工、分銷、備品備件物流等多種業務協同的資訊體系,借助RF和GPS等技術的成熟應用,形成了內部的“物聯網”體系,實現了對貨物流轉的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有效提高了一體化供應鏈管理的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同時,飛力達依托內部完整的資訊系統支撐,多次通過海關、檢驗檢疫機構、加工區等各地政務平臺的資格審查,將內部系統與政務平臺進行對接,提高了作業時效,完善了一體化供應鏈管理模式。
幾多曲折得經驗同心協力共兼程
飛力達見證了中國物流業的蓬勃發展,它的成長,代表了中國中小型物流企業的發展歷程。其中,四個清晰的階段,都伴隨外部環境的劇烈改變而發生著傳奇的故事。
1995年,飛力達正式運營。此后兩年,飛力達均處于內憂外患、夾縫求生的艱苦創業階段。剛剛出生的飛力達人員少,業務量小,業務類型單一,主要從事“二代”業務(與口岸的貨運代理商合作,以跑運輸為主)。當時,飛力達的目標就是憑借自身努力,從別人碗里分一杯羹,直至1997年,公司一直處于虧損狀態。
轉折點始自1998年。也就從那時起到2001年,飛力達都處于“跟著感覺走,緊抓政策的手”的穩步成長階段。隨著昆山市招商引資力度的加大、開發區成立出口加工區、電子代工企業在昆山迅速落地生根、國家外貿政策放寬等一系列外部利好環境的出現,以及當時昆山貨代企業較少等先天條件,飛力達占據了“先入為主”的優勢,公司業務量開始攀升,結束了長期虧損。同時,飛力達嘗試走出昆山,在上海設立分公司,角色逐漸從“二代”轉變成“一代”,直接與船公司、航空公司合作,為自己在貨代領域贏得了一席之地。
2003年,伴隨物流市場的全面開放,公司如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境地。飛力達意識到:從這一時期開始,企業迎來了從傳統貨代企業向綜合物流服務商轉型的大好時機。企業有機會與國際領先的貨代物流公司站到了同一條起跑線上。也就從這一年開始,飛力達步入快速增長階段,兩岸四地物流運作架構初步形成。同時,公司開始嘗試涉足倉儲業務、建立自有倉庫,探索第三方物流業務。令人欣喜的是,飛力達的企業文化理念也初步被提煉出來,為公司發展延續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指導力量。
從2007年至今,飛力達一直處于深化調整階段。公司開始嘗試由實體物流服務向三方物流服務和方案解決等深層次業務的發展,并加強資訊建設、注重內部管理和服務能力的提升,在業務和管理兩方面同時深入、強化,F在,上海、深圳、南京、蘇州、無錫、寧波都有設立飛力達分支機構或投資公司,但飛力達關注的絕不是規模的擴大而是想在物流服務領域真正做到專業,給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飛力達行動開始以客戶為導向。
行走于物流天下,每個階段都是飛力達深思熟慮后的選擇,立足電子產品物流、鋪設經營網絡、選擇業務類型、選擇經營管理理念,這些選擇已經成為飛力達成長路途上的帶有標識意義的關鍵點。
根據現代企業生命周期理論,企業發展必然要經歷四個階段,即創業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蛻變期。雖然一家企業改變不了企業從生到死的命運,但可以通過努力使企業的生命無限期延長,改變其生命質量。有的公司屹立百年仍然朝氣蓬勃,有的公司經過短暫的幾年輝煌就蕩然無存。原因有很多,但根本原因卻在于企業在快速成長的初期,缺少長遠眼光,盲目擴張,沒有注重自身素質建設。一個企業選擇平庸還是優秀,選擇隨遇而安,還是陣痛涅盤,,都取決于企業是否能夠有危機意識,是否能夠清醒地認識到危機無處不在。
藍圖清晰應對危機
經濟危機席卷全球,對于飛力達———一個尚未經歷過大風大浪且處于變革時期的企業來說,意義非凡。一方面,企業終于可以檢驗自己抗風險能力;另一方面,如果不幸被吞食,就意味著十幾年的努力付之東流。所以,在這一年里,飛力達只做了一件工作———深化。企業從自己的發展歷史中抽絲剝繭,找到最重要的推動企業走向成功的秘密,梳理公司現狀,并一一給出對策;同時,企業還為自己以及所有員工勾勒出了一幅清晰的藍圖,這些結合起來就形成了飛力達現在的四個關鍵環節。
第一個關鍵環節:明確戰略管理的思想。2008年,公司提出了戰略管理的概念。但該概念僅停留在幾位高層管理者的腦海中。2009年,隨著一系列戰略總結、戰略宣導、戰略落地等活動的推進,飛力達戰略管理的思路在公司范圍內生根發芽。明確以客戶為導向,堅持實現客戶的價值需求,以“服務好客戶”,“全方位服務客戶”和“與客戶一起成長”三個階段為基本觀念,不斷細化與推進公司戰略,使每一個飛力達人能夠清楚的看到公司發展的未來和重點。
第二個關鍵環節:堅持客戶化為導向的管理體制的建立。從服務好客戶,全方位服務客戶和與客戶一起成長的戰略定位,到集團客戶體制的建立,再到客戶化組織架構和客戶經理部的組建,都是圍繞堅持客戶化為導向的管理體制的建立所做的一系列舉措,都是飛力達一切以客戶為重、一切行動以客戶為出發點的歸結?蛻舻男刨囀秋w力達賴以生存的根本,也是任何一家企業謀求發展所必須思考的問題。
第三個關鍵環節:堅持研發和創新。2008年,飛力達將一個原本功能定位不明的物流項目部拆分,明確定位其主體功能為物流產品的研發。飛力達所指的物流產品,就是新的物流服務模式和物流解決方案。只有不斷創新和研發出新的產品,物流企業才能在未來發展中,真正走向專業化、現代化、綜合化和國際化。
在十幾年的發展進程中,飛力達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產品線,其中,國際貨運業務和VMI倉儲服務是當前最核心的兩個部分。從傳統貨代,到報關,到場站,到保稅,非保稅倉儲,再到集貨中心,備件維修中心,VMI,FTL,DC分撥中心,再到CKD,CS,TL,RL和TL,都是飛力達向客戶不斷提供的新的服務功能。
第四個關鍵環節:堅持打造飛力達的核心團隊。以人為本,以人創業,是飛力達堅持的管理思想。員工是企業最重要的內部合作伙伴,客戶是最重要的外部合作伙伴。俗話說"家和萬事興",內部穩定了,企業才能在外部有番作為。在挖掘人才,培養人才,留住人才的同時,飛力達堅持打造屬于自己特色的人才網絡。企業嘗試提出了自己的任務系統,構建了較為完整的企業文化體系架構,還組建了企業內訓師隊伍,并逐步開發了戰略宣導訓練、十大溝通原則和十大做事原則等各類業務教育訓練課程以及中國傳統文化普及課程。同時,公司還同一些國內外優秀教育訓練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從初創到現在,飛力達一直奉為圭臬的,是持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