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運輸環節并非助漲菜價元兇
2011-4-28 1:2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蔬菜等農產品(18.70,0.29,1.58%)的物流成本是否太高?中間商是否賺錢太多?財新記者調查發現,部分蔬菜的流通成本在其銷售價格中的占比,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大。由于蔬菜是一個競爭行業,各環節都較難獲得暴利。
“菜貴傷民”,“菜賤傷農”,對于當前這一現象,許多人在分析季節性因素、種植面積猛增等原因外,還將矛頭指向中間環節。有學者提出,中國的流通成本占到了商品的50%-70%。
財新記者4月26日在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采訪蔬菜經銷商時了解到,目前蔬菜運輸車輛不需繳納公路通行費,蔬菜流通銷售環節的費用主要是運費、入場費、地攤費、管理費、人工費等。
由于油價不斷上升,蔬菜運輸費用近期出現上漲。河南淮陽全然生態園經理赫青全告訴財新記者,從淮陽到北京約900公里,10噸的貨車的運輸價格現在約達2800元,而上周他的包車費用是2300元。
從山東聊城運輸卷心菜的一位商戶也表示,由于油價上漲,從聊城到北京的運費已由春節前的每噸130元上升到160元-170元。
由于蔬菜運量大,運價變化被分攤。河南杞縣經銷大蒜的陳計劃告訴財新記者,如果考慮到產地雇工、運費、北京裝卸雇工和損耗,從杞縣到北京,每斤大蒜要加價0.20元,才能保證不賠錢。
目前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對進入市場的車輛,根據車型大小收取80元-600元不等的費用。根據受訪者提供的數據,財新記者計算得出,每斤蔬菜的流通費用在0.10元-0.15元左右。
對不同品種的蔬菜,這一費用在菜價中的占比相差較大。一位來自山東聊城運送豆角的貨主稱,當日新發地的寬豆角能賣到4.20元/斤,流通費用的占比并不高。
但對于卷心菜等低價菜來講,如果計算流通費用,則占比會高很多。前述聊城商戶算了一筆賬,按從農民手中收來的價格1斤8分錢計算,一車4萬斤的卷心菜,收購價不過3200元,而運輸價格可能達4000元。顯然,低價菜只適合本地銷售,長途運輸并不經濟。
實際上,對于蔬菜等農產品,運輸物流等成本持續存在,并非今年特有,因而,并不足以解釋近期較廣泛地區出現的菜價跳水,農戶受損原因。而部分大葉蔬菜,因不易保存,運輸半徑本身受限。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范劍平對財新記者表示,這可能會使中間商更愿意運貴一些的菜,越便宜的菜越沒人運,造成“菜賤傷農”。
蔬菜的種植、運輸、銷售,由于行業門檻較低,因而競爭較為充分。去年以來,農資、人工成本、燃料等價格的上升,開始抬高種蔬的盈虧平衡點,擠壓農戶收益。
范劍平認為,由于蔬菜是一個競爭行業,各環節都很難獲得暴利。
在某些情況下,流通成本確實相對較高,且存在較大提升效率的空間。范劍平將長途公路運輸去程超載、返程空載,與發達國家相比,認為這樣中國物流成本要高兩倍以上,“這反映出沒有用信息化改造的傳統運輸行業,與現在的大生產已經很不適應!
他建議,政府應建立信息化平臺服務中小企業,提高整體運輸效率,同時更多地發展訂單農業,逐步建立起與中國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市場化規模不斷擴大相適應的,更加有組織的農產品生產流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