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三秦要道”振興渭南物流
2011-4-24 22:48: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馬騰王茜
3月28日,陜西省物流業中長期(2012~2020)發展改革規劃課題小組郝淵曉教授一行前往渭南市進行物流業中長期規劃調研工作。參與此次調研的有課題組組長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教授郝淵曉、陜西省發改委經貿處王孝奎,西安郵電學院物流管理系主任朱長征,《現代物流報》駐陜西記者站站長溫格林,西安交通大學博士生鄭廣文、碩士康俊慧。
調研組一行與渭南市發改委領導、渭南市相關單位及代表性企業就渭南市物流業現狀和存在問題召開了座談會。參加座談會的有渭南市發改委副主任石杰,渭南市發改委外經商貿科科長馮朝來,副科長朱芙蓉、魏周練。與會單位有市供銷社、市商務局、市糧食局,潼關物流港、潼關縣經發局。參會企業有渭南八魚油脂有限公司、渭南稼豐物流公司等。
座談會上,石杰副主任介紹了渭南市總體情況和物流業的發展現狀及設想,各單位、企業結合自身情況談了物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對規劃的期望。
基 礎 良 好
渭南地處我國版圖中心,是東西部的交會點,古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稱。現轄一區、兩市、八縣和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鹵陽湖現代產業開發區。渭南境內交通發達,全市公路總里程達1.7萬公里,高速公路總里程為323.4公里,全市道路通村率達到100%,均居陜西省各市之首。
近年來,隨著渭南市經濟發展步伐的加快和城市功能的不斷完善,渭南市物流業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各種商貿流通主體數量不斷增加,商業業態也日趨豐富。渭南市良好的區位優勢為發展現代物流產業提供了堅實的依托,完善便捷的交通設施網絡更為發展以鐵路、公路運輸為主的物流產業奠定了基礎。渭南市充足的土地儲備又為發展大占地面積的物流項目提供了建設用地保障。渭南現已建成白水蘋果、韓城焦煤、大荔果菜等一批物流中心與物流企業,年產值達到52億元。與此同時,一大批物流產業建設項目正在開工建設。
合 理 規 劃
座談會上,石杰副主任介紹了渭南市關于“十二五”物流業發展的設想和工作思路。
總體目標。以市域物流為基礎,拓展“西安-咸陽大都市”、“關中-天水”、“秦晉豫黃河金三角”區域物流為重點,以融入國際物流為方向,建立市縣兩級現代物流服務網絡,培育和完善現代物流體系,把渭南建設成為秦晉豫三省通衢,輻射西部的現代物流網絡體系中的區域性重要樞紐和節點城市。
主要布局。依托渭南陸空路口岸,打造和完善渭南交通網、互聯網、物聯網三大平臺,重點建設渭南陸港物流、鹵陽湖空港物流、潼關陸水港物流等園區,發展壯大第三方物流及科技、金融、外包、中介等現代服務業,打造秦晉豫黃河金三角區域物流核心區。
空間布局。構建以市區為主中心的物流樞紐,潼關、韓城、富平、大荔為副中心,蒲城、澄城、合陽、華縣、華陰、白水為支撐節點,以綜合物流園區、專業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及農村物流站點四大層次節點為載體,形成相互協調、功能完備、布局合理的現代物流節點網絡體系。
重大項目。全市重點建設一個樞紐園,10個綜合專業區,80個物流中心,150個配送中心,總投資約1000億元,重大項目有渭南物流園區、渭南鹵陽湖·富平國際航空物流中心、富平物流園區、潼關物流港、韓城物流園區等。
存 在 問 題
盡管渭南市物流業發展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發達地區相比,總體水平仍然偏低,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
資金問題。渭南市是陜西乃至西北地區最重要的農業生態區之一,而糧食行業作為微利行業,缺乏投資主體,制約了渭南市糧食流通的發展。資金的缺乏還影響著物流園區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技術裝備的完善。
政策問題。目前渭南市還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物流土地、金融、稅收、資金、交通等方面的配套政策。例如物流企業建設物流園區需要大量土地,而土地使用審批程序復雜、審批周期過長、土地使用費太高已成為制約物流企業發展的重要問題。
觀念問題。加快發展物流業是新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觀念的滯后使一些現行體制、政策、標準等難以符合物流業的發展。觀念的滯后還表現為物流業范圍的狹窄、功能的單一以及管理方式的粗放。目前渭南市物流企業的服務范圍還集中在運輸和倉儲領域,日常管理也較為粗放。
人才問題。新建的物流園區在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招商引資工作、管理工作等都需要大量人才。但目前具有現代物流理念和專業知識的管理人才和熟練掌握物流信息技術的專門人才還難以滿足渭南市物流業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