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物流高校行”活動在武漢掀起熱潮
2011-4-24 22:43: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湖北物流高校采訪團 蔣英耀
湖北省是教育大省,現有在校高校大學生130多萬,其中有110多萬聚集在武漢。為了適應“十二五”時期我國物流業空前發展對物流人才的需求,湖北物流業界最近在武漢高校開展了“湖北物流高校行·感動百萬大學生”系列活動,在武漢高校席卷起物流風暴。
日前的活動是以湖北物流發展態勢與現代大學生求職引導這一主題展開的。其活動目的是:傳播物流知識、培養物流人才、奠定物流潛能。對物流專業學生,加深物流感知;對文科非物流專業學生,增強物流素養;對理工科非物流專業學生,知曉物流常識。
湖北物流業界十分重視“湖北物流高校行”活動,政府主管部門和物流企業都積極參與,大力支持,各高校積極響應,精心組織。先后在3所高校開展活動,有3000多名大學生直接參與活動,有6萬多名大學生受到直接教育。
據介紹,此項活動是“十二五”時期的一項持續性物流活動。今年春季的活動,是由湖北省現代物流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共青團湖北省委、湖北省物流協會、湖北省物流發展局、武漢東西湖保稅物流中心、武漢語言文化職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武漢學院、武漢紡織大學外經貿學院作為主辦單位的。先期在3所高校開展活動,已有3000多名大學生直接參與活動,有6萬多名大學生受到直接教育。大家感到“湖北物流高校行”活動的成功舉辦,是湖北物流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影響意義的重要活動。
在本次活動中,湖北省物流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章學軍代表全省物流行業致辭,湖北省物流協會副會長兼培訓中心主任董海鷹和武漢紡織大學外經貿學院院長方國平分別主持了有關活動。
據主辦單位信息,應廣大在校大學生的要求,今年還將在“211”大學和職業院校、武漢高校和市外高校同時開展活動,進一步讓更多的大學生參與活動,知曉物流,投身物流,發展物流。
武漢語言文化職業學院站
3月10日下午,由湖北省物流協會發動的,首場“湖北物流高校行”大型物流宣講活動,于武漢語言文化職業學院隆重舉行。湖北省交通物流發展局副局長邵邁、大冶有色運輸物流公司董事長程明分別作了精彩演說。大冶有色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桂立新出席了活動。
武漢語言文化職院黨委委員、院長助理張緒輝、工商管理系總支書記劉家鳳、工商管理系副主任田磬、工商管理系學工辦主任項勇等領導和老師出席了活動。該學院400多名物流專業學生直接參與了本次活動,現場聆聽了講座。
湖北省物流協會特聘專家作了“湖北物流發展態勢與現代大學生求職引導”報告。一是結合當代大學生的成長經歷,鼓勵同學們積極面對已經到來的供應鏈管理以及職業資格認證時代,密切關注社會發展動向,提升觀察專業領域的高度,養成一種關注行業發展的行業意識,為以后自身進入社會做好第一手準備。二是明確自身的位置,找對發展的方向。正確的位置不等于自然成才,還需要一個正確的方向。站在大學生的角度,建議同學們在校期間努力進行“知識、技能、悟性”3方面的培養,鼓勵同學們完成就業前的3件大事。學習大學的理論知識,選擇職業資格認證,果斷做好進入物流行業的準備。三是規劃職業生涯,把握幾項原則。羅列了當代大學生的成長經歷,闡述了取得最后成功應該看清形勢,把握人生的轉折點;結合職業的分類,提醒同學們明確要與給、學與習的原則,在走向成功的路上勇于承擔責任,創造機會,找到職業錨,成為領航者。
邵邁通過對政府機構的改革和職能體系的改善,多個層面向大學生介紹了湖北物流的發展態勢。
作為全國首創,湖北省成立了交通物流發展局。邵邁向同學們展示了各級物流發展機構的網絡體系,以及職能建設取得的一些成果。隨后,邵邁分析了湖北省物流發展的利弊。雖然湖北的企業物流、運輸物流、信息技術等發展迅速,但與江浙一帶的發達省市相比,仍處于初級階段,不合理的地方還有很多。包括物流企業多但上規模的寥寥無幾,市場監管缺位,專業人才匱乏等。
為了讓同學們了解最新的政府規劃,邵邁分享了發展思路:加強運輸與物流服務的職能,加強運輸的鏈接,為專業的物流人才提供更加寬闊的發展空間;依附市場為導向,合理統籌規劃,實現重點突破。提及具體的措施,邵邁說道:“發展局在近期規劃中已經把園區示范工程、企業示范工程、信息平臺建設、農村物流站點建設等納入其中,這為即將畢業的大學生提供了一個很大的就業機會和發展空間。”
程明結合公司的發展歷程,向同學們展示了大冶有色物流有限公司的風采,以及特有的物流理念。程總頗有感慨地說:“歷史的沉淀給了公司一系列的發展理念,尤其是核心競爭力這一塊。公司的優勢定位于大宗運輸,大力發展綜合運輸能力,并不斷地增強隊伍素質,形成善于學習、勇于創新的氛圍,從技術以及管理兩方面促進核心競爭力的挖掘。”
在講述公司業績的同時,程總也不忘告誡同學們不要忘記幫助他人。并結合公司積極投身公益事業的例子來說明未來的物流人能力越大,對社會的責任就越大。作為幾經風雨的物流人,程總道出了自己對物流的深刻理解:“物流的本質是整合,但對于我來說這更是一種經營理念。”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武漢學院站
3月11日下午,“湖北物流高校行·感動百萬大學生”第二站大型物流演講活動,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武漢學院隆重舉行。共青團湖北省委學校部部長金鵬出席了活動。湖北省泓通達物流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萍,湖北大通互聯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李本忠,分別作了精彩演講。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武漢學院院長覃有土、黨委書記吳懷先、副院長徐仁璋、黨委副書記劉克儉、經濟系主任李曉丹、經濟系書記徐燕、教務處副處長康賢剛等領導和老師、600名大學生出席了活動。
湖北省物流協會特聘專家作了主題報告,提出“2011+物流發展=13億人的幸福指數,發展物流是我國從制造大國轉型成為經濟大國不可逾越的重要階段”。在講解“現代職業人和現代大學生求職”問題時,運用形象的圖解,告訴同學們:“職業人應先給后要,要不到的時候,學會創造。擁有大學文憑,代表你接受了高等教育;取得了職業資格認證,才說明你具有從事該行業的資格。”
泓通達物流公司董事長李萍通過介紹自己由一個促銷員成長為銷售經理、董事長,最后自己組建公司并發展壯大的歷程,驗證了“勤奮+學習+創新=成功”的黃金公式。
湖北大通互聯物流公司副總裁李本忠輕松詼諧的演講,博得了場下陣陣掌聲,一再將氣氛推向高潮。他說,大學生進入社會時,夢想和現實必然存在著差距。大通物流接收女生,并且來去自由。但是大家都必須從基層崗位做起,扎扎實實做事,認認真真做人。“這次講座,我們都感覺收獲不少。武漢的物流發展前景很好。我們雖然是專科學生,但是只要努力好好學習專業知識,積極參加實踐活動,積累經驗,肯吃苦不怕累,穩扎穩打地一步一步地走,總能拼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活動后,武漢學院的同學如是感嘆。
武漢紡織大學外經貿學院站
3月18日下午,“湖北物流高校行·感動百萬大學生”物流演講活動第三場,于武漢紡織大學外經貿學院舉行。武漢紡織大學黨委副書記劉義,外經貿學院院長方國平,黨委書記龍澤弘,經貿學院副院長謝少安、劉書蘭,副書記袁衛華等領導和老師出席了活動。物流、工商、外貿、營銷等專業的1600多名同學參加了活動。
山綠農產品冷鏈物流公司董事長曹勝明,武漢東西湖保稅物流中心經濟發展局局長張敏杰,分別從不同的角度作了精彩的物流解說。
曹勝明從最近的政策新聞中提取信息,與同學們分享自己的觀點,讓同學們學會從新聞中正確提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對于負面影響,曹總提出冷鏈物流今后的發展,將會從原先的化學添加劑延長保質期,提升到物理的速凍保鮮技術。尤其是資源整合的環節,居高不下的物流成本已成為企業損失的主要來源。曹總提示同學們,供應鏈管理將是一個很大的利潤提取空間。
結合企業發展,建議人才培養方向。根據自身的工作經驗,曹勝明建議同學們做事目標要始終如一,學會用勇氣去改變,用胸懷去接受,用智慧去判別。物流企業需要的是應用型、技能型、復合型的人才。希望同學們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希望學校能夠在大一就對同學們的學習提供實踐的機會。
張敏杰發表了從物流職位看物流發展的演說。“目前,一個物流CEO的年薪已經達到了800萬 (稅后470萬),一個區域經理的年薪也有70萬左右。”
張敏杰說,一個真正的物流人才首先是一個“學習型”的人;其次必須要有德,即要忠誠自己的理想和職業,要有較強的正義感;最后是個性力,能夠為整個團隊增強凝聚力和向心力。最后張局長與同學們簡要地分享了武漢東西湖保稅物流中心在物流公司中所起的橋梁作用,讓同學們對這樣一個專門的機構有了大致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