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防“大躍進”式翻版
2011-4-24 14:34: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張穎川
關于高鐵建設,本報日前曾作出過“中國高鐵該限 ‘速’了”的專題報道。指出我國高鐵建設目前已到了盲目發展、無比狂熱的地步。一方面,在高鐵技術上盲目提速,認為高鐵越快越好;另一方面,大規模推進高鐵建設步伐,一切都要為高鐵讓路。遼寧建高鐵拆投資數千萬新建筑便是其中的一個典型。筆者以為,這一發展態勢,正在使高鐵陷入“大躍進”式的怪圈,亟待遏制。
眾所周知,“大躍進”時期,國家提出“以鋼為綱”的口號,號召全民煉鋼。由于鐵礦不足,于是全民不下田耕作,全都上山采礦,使糧食產量大減。甚至可以不吃飯,也要砸鍋煉鋼;由于燃料不足,只好上山伐林,把一座又一座青山砍得光光,引發日后的天災;而且建造高爐的建筑材料不足,甚至把文物建筑拆了,把磚塊拿去建爐,為煉鋼服務。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如今我國的高鐵建設也在朝 “大躍進”這個方向發展。缺少規劃、急功近利、盲目跟風,不管怎樣就是要修高鐵,一切都要為此讓路。遼寧省丹東市高鐵沈丹客運專線的建設便是一個有力證明。公鐵立交橋不適應高鐵建設, “開膛破肚”;鐵路貨運綜合樓阻擋了高鐵線路,拆除重建。于是,這條建成僅兩年、投資數千萬元的公鐵立交橋和這座新辦公樓便被列入 “非正常死亡名單”而 “英年早逝”。
其實,不只是遼寧丹東,全國各地“大干快上”建設高鐵已成烽火燎原之勢。據了解,全國 “兩會”期間,安徽、湖北、山西、廣東、甘肅、貴州、四川、陜西、河北等省的主政官員紛紛拜訪鐵道部,商討各地與鐵道部合作推進高鐵建設。其中3月9日這一天鐵道部就接待了4個省的高官。各省官員均保證,將全方位加強對高鐵建設的支持,確保配套資金及時到位、征地拆遷如期完成,并紛紛提出各自的宏大目標。而筆者也了解到,有些地方由于區位、環境、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的限制,本不適合建設時速300公里以上的高速鐵路,有關專家經過實地調研也給出了相關建議,但當地政府部門就是不聽,非要申報建設時速300公里以上的高鐵。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我國的高鐵建設進入了 “大躍進”式發展的怪圈?在筆者看來,無非是政績工程、利益驅動使然。一些地方在城市建設指導思想上急功近利,重速度、輕規劃,大拆大建,類似于高鐵這樣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自然成為首選。另外,高鐵近年得到國家大力投資,尤其是 “4萬億”計劃分得很大一杯羹,地方政府因此也都有了自己的算盤。在巨大的利益驅動下和政績工程的誘惑下, “大干快上”建設高鐵便顯得不足為怪了。
然而,最大的問題是,我國目前并沒有必要如此大規模推進高鐵建設。一方面,修建高速鐵路技術要求高、難度大,成本巨大。大規模推進高鐵建設,無疑要大大增加債務性資金的投入,融資債務的風險會相應提高。另一方面,我國鐵路運力不足問題凸顯,遠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所以,當前首要建設的應是符合各地經濟發展需求、能夠填補路網空白的快速鐵路,而非所謂“一步到位”現代化的高速鐵路。再者,高鐵客運票價高,與大多數民眾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不符,使人們往往有 “被高鐵”的感覺。
有鑒于此,筆者呼吁,有關部門一定要及時采取措施,科學引導高鐵建設,謹防 “大躍進”式的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