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航與電信協作實現空中通信業務
2011-4-23 22:4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長期以來,上飛機關電話是人們最基本的常識。但最近中國國國際航空公司與中國電信達成的一項協議,引起了人們的極大關注和興趣。因為根據這份協議,不久的將來旅客就可以在飛機上打電話了。
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和中國電信日前在北京簽 -
署了一份戰略合作協議,協議的內容引起了人們的興趣,有分析說,這份協議說明今后能在飛機上打電話了,究竟這份戰略性質的協議說了些什么呢?相關媒體采訪了國航新聞發言人朱梅。
朱梅:這次與電信的戰略合作主要就是基于大力開發貼近旅客、貼近市場的產品和服務的一種考慮,這個合作主要就是要大力發展移動模式下的電子商務,提升戰略協同的層次和水平,比如說3G技術的應用,還有強化機載移動覆蓋通訊能力,通過我們雙方共同的努力,為旅客打造一個全流程的優質服務,提供一個方便的一個信息化的平臺。
“強化機載移動覆蓋通訊能力”這似乎足以解釋人們心中的疑慮了,雙方的合作確實是要努力實現飛機上的通信能力,能在飛機上打電話、發短信似乎是方便了許多,但是我們坐飛機時,空乘人員都會提醒關閉手機和移動設備,否則會干擾飛機飛行,如果真的實現了機上通話,會不會影響飛機飛行呢?中國民航學院的李曉津教授說,實際上這里所說的機上通話并不是用手機直接打電話。
李曉津:國航指的打電話指的是用機載電話和地面通訊,而不是用手機跟地面通訊,上網等等也是用機載設備上網。第二,實際上,此前國航在國際航班上已經提供了這種服務,但是機載電話通訊大都是和國外通訊公司合作,已經是比較成熟的技術了,這次的合作,是要在國內航班上推行這種服務。
機載電話機上使用的是衛星信號,飛機與衛星、地面之間進行信號的傳遞和接收,衛星通信信號與飛機飛行系統的信號互不干擾,而我們平時打電話時使用的信號是會干擾飛機的飛行的。
此前國航已經在國際航班上應用了記在通信的技術和服務,此次與中國電信的合作目的是要在國內航班上推廣這項服務。為什么在國際航班上已經推廣了這項服務,而在國內航班上卻遲遲不能實現呢?李曉津說,關鍵在于中國自己特殊的地理環境有更嚴格的技術要求。
李曉津:現在的關鍵是空中與地面通訊時,能不能解決中國特有的情況,比如:高山、海洋、地面,和國外相比還存在著需要改進的地方,國航與電信的合作也是為了解決這些中國特有問題的解決方案。
有空中通信需求的高端旅客居多,而空中通話的費用也比普通通話費用高很多。
李曉津:畢竟在空中信號比較稀薄,他必須利用衛星、光纜、地面的相關轉接設備才能實現,成本比較高。例如在加航的航班上,使用記載設備與加拿大進行通信,通話費用是每分鐘10加幣,大約合60-70元人民幣。
對于航空公司來說,安裝一套機載通話系統也需要大筆的投入。
李曉津:對航空公司來說是很大的投入,光是機載設備就是上百萬的投入。
截至目前,海航、深航都曾申請過機上通話申請,但是相關部門一直沒有給予批復,畢竟飛行安全才是最重要的。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技術難關已經克服,萬米高空上的通話似乎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