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廣東深圳東莞撤銷25個普通公路收費站 年票互認提前完成

2011-4-2 14:2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深莞撤銷25個普通公路收費站

    拆了“籬笆墻”帶來幸福感

    -

日前,深圳與東莞同時取消25個普通公路收費站,這不僅意味著深莞惠年票互認已經提前完成,也意味著珠三角一體化進程又前進一步。對此,業內專家表示,取消收費站讓地域間“籬笆墻”得以拆除,“順暢也是幸福的一種體現”。

    現狀 收費站撤銷“省時省錢”

    3月30日上午11時許,東莞橋頭收費站。當粵C牌照小貨車司機王宇路過時,驚訝地發現橋頭收費站停止收費了,這可把他高興壞了。隨后,有幾輛小轎車也停在路旁打聽撤銷收費站的事,臉上寫滿了喜悅。

    王宇告訴記者,他從事的是從珠海拉貨物到惠州的物流工作,每周要經過橋頭收費站3次左右,每次收費10元。而公司類似的車型甚至更大的貨車大約有20輛,一年算下來光在這個收費站就要交兩三萬元過路費。“現在取消了收費,對于司機來說是少等點了時間,但估計老板最高興,省了一大筆錢。”

    3月30日,東莞、深圳分別舉行儀式,取消邊界25個普通公路的路橋收費,加上今年年初惠州也已取消全部普通公路收費站,至此,深莞惠三地車輛經普通公路往來已無需收費。這意味著三市已實現形式上的年票互認互通,提前完成省里提出的深莞惠年票互認任務。

    談及年票互認的意義,惠州市交通運輸局局長吳獻民告訴記者,“城市群的一體化,往往要從很小很細微的事情做起。通過年票互認,車輛費用的繳交得到統一,區域之間往來沒有障礙,感覺車輛的行走沒有‘粵A’或‘粵L’的區別”。

    “事實上,僅僅說是三地年票‘互認互通’意義要小很多”,省交通運輸廳有關負責人說,“因為這次25個普通公路收費站的取消惠及的是全國車輛,即全國車輛都不用交通行‘次票’了”。

    據了解,此次東莞市停止收費的17個普通公路收費站分別為:與深圳交界的碧廈、松安、塘廈、雁田、黎光、黃江6個收費站;與惠州交界的石龍南橋、石龍南二橋、橋東大橋、田寮、燕窩、橋頭、謝崗7個收費站;與廣州交界的麻涌、沙田、廣園、石碣收費站。而深圳市取消的收費點為梧桐山隧道以及深莞、深惠邊界8個普通公路收費站,分別為深莞、深惠邊界的松安、碧廈、羌下、黎光、牛湖、大水坑、六聯、沙田(其中碧廈站為深莞交界聯合統計)。

    表現 交流不再被“站”割裂

    惠州比東莞、深圳還要“先行”。今年元旦起,惠州便撤銷轄區內全部普通公路收費站,并開始試行路橋車輛通行費年票制收費。講起這個過程,惠州市交通運輸局局長吳獻民有說不完的話。

    吳獻民告訴記者,去年以前,惠州有20個普通公路收費站,它們大體分兩種,一是地方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站,二是普通干線上的經營性收費站。“這些收費站的存在,制約了惠州經濟的發展速度,還給老百姓的出行帶來很大的障礙,鎮與鎮之間,縣與縣之間,由于‘站’的存在而人為割裂了區域間的交流”。

    2009年年底,根據省政府要求,惠州撤銷10個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站,去年8月底,提前終止收費并撤銷了國道324線陳塘、長寧收費站,這兩次撤銷大概花費5億元。去年12月底,惠州將取消8個經營性收費站作為實行“年票制”的開端,經營性收費站也宣告“壽終正寢”。同時2000名“收費類”工作人員也得到妥善分流。

    吳獻民表示,由于上述8個收費站屬于經營性的,因此每年市里根據2008年的經營收入為依據,按照各站的不同對已經撤銷收費站進行補貼,“僅這一塊每年市里財政要拿出約2000萬元來填補這一空缺”。

    吳獻民對惠州撤銷普通公路收費站的貢獻表示滿意。他說,由于惠州在地方二級公路上不設“次票站”,在高速公路上也不代收普通公路的次票,“因此,這些收費站的撤銷不僅惠及本市居民,而且還惠及全國來惠州的車輛。”

    此外,百姓的交費負擔也大為減輕。一部分經常經過收費站的車主認為,實行年票制后,對他們減負的作用非常明顯,但也有運輸企業表示,對很多沒有經過普通公路收費站、只走高速公路的市際班線來說,會增加一筆負擔。業內人士表示,這需視車輛所走的路線而決定,但絕大多數車主還是受益的。

    觀點 順暢也是幸福的體現

    據吳獻民介紹,惠州取消地方收費站后,惠州的路面順暢不少,群眾與收費站之間的矛盾隨之消失,因收費問題產生的吵架現象沒有了,收費站前再也沒有車輛堵塞。今年自駕游前來惠州的游客要比往年多一些,很多人都自駕車從外地到羅浮山等旅游景點。可以說,“道路順暢也會心情舒暢,順暢也是幸福的一種體現”。

    普通公路收費站取消后,也有人擔心今后的路面維護怎么辦?對此,吳獻民透露,今后把道路分為國省道與縣道兩類,并按照公路的養護體制,與相應的職能部門掛鉤,比如國省道由公路局負責,縣道由交通局負責。

    養護資金的來源有四類:一是爭取省財政的支持與補貼;二是地方財政的補貼;三是從車輛年票制收取的費用中,按照一定的比例統籌分配下發修護資金;四是充分利用社會資金,“有這四類資金,普通公路的養護問題不大”。

    省社科院現代化發展戰略研究所學者姚立告訴記者,莞深取消25個普通公路收費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意義十分重大”。從珠三角一體化的角度來看,一體化最先表現在交通的對接,只在“圈內”人們生活的快捷與便利,“一小時生活圈”才可能形成。

    然而,現在大部分的“一小時生活圈”僅僅停留在“圖紙上”。一般建設方武斷地認為圖紙上一小時能夠抵達就算“一小時生活圈”,但現實中卻遠非如此。

    姚立說,如果把收費站比作一個個“閘門”,那么各城市間“閘門”越多,人們之間交流的阻力就越大。他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比如有一次我從東莞到深圳,僅僅幾十公里的路途就走了3個小時,收費站附近的交通堵塞遠遠超出我的想象”。

    姚立說,如今普通公路收費站正在逐步取消。下一步,希望大家將目光投向高速公路的收費問題,希望有關部門在兼顧投資者的利益與老百姓的出行便利的情況下,逐步推廣“一卡通”,減少中間環節,從而讓老百姓的出行更加便捷,“出門不堵車,心情也更好,幸福感才容易提升”。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