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需具備長遠目光

2011-4-2 13:2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經過改革開放,特別是“十一五”時期的快速發展,我國公路、鐵路、民航、水運、管道等運輸方式都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不論是設施總量和規模,還是運輸能力及質量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5種交通運輸方式基本上都位居世界前列。交通運輸業已進入各種運輸方式相互促進、相互補充、協調發展、能力擴張與質量提高并重、全面建設現代綜合交通體系的新的發展階段。為此,按照適度超前原則,統籌各種運輸方式發展,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就成為“十二五”時期我國交通建設的主要任務。 
  “十二五”規劃指出,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要按照適度超前原則,這是我國交通運輸業面臨的形勢決定的。未來我國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新期待等都要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要適度超前,以滿足“十二五”乃至未來更長時期的需要。 
  同時,交通運輸依靠基礎設施、運載工具和運營管理系統3部分聯動來發揮作用,永久性基礎設施一旦建成就難以改變,特別是線型、橋梁、隧道等構造物,解決此類問題只有適度超前才是最經濟的。從交通運輸業自身發展規律來看,交通發展,規劃先行,交通規劃是為滿足未來需求而制定的,而交通需求預測技術是交通規劃方案制定的重要基礎,當前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是為滿足未來的交通需求而設計的。對于當前的需求而言,可能會存在部分能力盈余的問題,這是正常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必須具有長遠眼光,不能短視。 
  從交通運輸適應國民經濟長遠發展的程度來看,現有交通運輸體系的主要問題首先是總量不足。因此,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首要任務依然是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區際交通網絡,建設城際快速網絡,這也是“十二五”規劃綱要“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內容。 
  為此,在公路方面,“十二五”時期我國將以國家高速公路網建設為龍頭,加強省際連接線建設,加快建設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確定的交通基礎設施、特大城市圈、大中城市群交通基礎設施,到2015年基本建成國家高速公路網。修訂國家公路網規劃,強化國省道改造,力爭“十二五”末路網整體結構優化升級,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水運方面,有序推進沿海港口建設,完善煤油礦集裝箱等主要貨種港口布局,加強資源整合,推進以臨港工業為依托的沿海港口新港區開發建設。到2015年,我國沿海港口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與貨船適應度達到1.1∶1。加快推進長江等內河高等級航道建設,實施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建設工程、荊江河段治理工程、西江航運干線和京杭運河擴能工程等重點項目,到2015年,內河高等級航道達1.3萬公里。民航方面,優化機場布局,增強機場保障能力,到2015年,民用機場覆蓋全國80%以上的縣級城市和人口。鐵路方面,到2015年,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2萬公里以上,以高速鐵路為骨架、總規模5萬公里的快速鐵路網基本建成,總規模7萬公里的區際大能力通道布局成網。 
  “十二五”規劃綱要還指出,優先發展公共交通。這是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重要舉措。因此,在城市交通領域,我國將加快落實“公交優先”戰略,發揮軌道交通、快速公交在城市交通運輸系統中的骨干作用,建設“公交都市”示范工程,緩解中心城市交通擁堵。到“十二五”期末,實現全國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平均覆蓋率60%,建成城市公交專用道10000公里,民航航班正常率保持在80%以上。 
  同時,農村公路是農村重要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為此,我國將堅持擴大成果、完善設施、提升能力、統籌城鄉的原則,著力改善中西部地區和老少邊窮地區農村交通運輸設施條件,夯實新農村建設的交通運輸基礎,推進交通運輸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力爭到“十二五”期末,農村公路總里程達到390萬公里,并在此基礎上統籌城鄉客運資源配置,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穩步提高農村客運班車通達率,鼓勵城市公交向城市周邊延伸覆蓋。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實現全國所有鄉鎮通班車,90%的建制村通班車。 
  當前,各種運輸方式銜接不暢是制約運輸服務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只有把快速發展的各種單一的運輸形式綜合起來,優勢才能互補,才能提高運輸服務水平。因此,一是要統籌規劃銜接,在各種交通運輸方式規劃的基礎上建立綜合運輸規劃體系。二是要合理配置資源,調整優化通道資源,促進綜合運輸樞紐合理布局和各種運輸方式優勢互補,逐步實現各種運輸方式“無縫銜接”。三是要加強多式聯運等綜合運輸政策和標準規范的研究制定和推廣應用。四是要推進綜合運輸管理和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建設,逐步實現信息資源共享,提高管理效能和服務水平。 
  “十二五”時期,我國將加快綜合運輸樞紐建設,為各種運輸方式的有效銜接創造條件,提高綜合運輸優勢和組合效率。重點建設與鐵路銜接的綜合客運樞紐100個,在36個中心城市重點建設現代化綜合客運樞紐,完善集疏運基礎設施。 
  同時,深化現代物流發展。積極支持運輸站場向物流站場特別是物流園區轉型,加強貨運站場與物流園區規劃銜接,改造、提升現有貨運站場,發展內陸無水港,拓展服務領域和功能。優化運輸組織,積極發展多式聯運以及集裝箱、江海直達等先進的運輸組織方式,加快甩掛運輸試點工作。此外,還要深化科技進步和信息化建設,著力抓好以電子政務為主體的交通運輸行政管理和服務系統、以物聯網技術應用為引領的出行服務系統、以傳感和相關信息技術為支撐的交通運輸監管、應急保障系統建設。力爭到“十二五”期末,交通運輸科技貢獻率達到55%,公眾出行信息覆蓋率達到75%。(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