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宣縣打造西江經濟帶發展現代物流產業論壇
2011-4-19 15:4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3月底,西江黃金水道的重要節點武宣縣,“打造西江經濟帶發展現代物流產業論壇”如期舉行。
來自國家交通運輸部珠江航務管理局、自治區相關部門及企業的數十位領導、專家和企業家匯聚一堂,就如何把武宣融入西江經濟帶,打造成為西江黃金水道上的璀璨明珠,使之成為連接粵港澳及東盟的重要港口物流中心,提出了諸多意見和建議。
“市場適度開放,管理高度集中”
“武宣港口發展的趨勢是:一、港口吞吐量快速增長,預計從100萬噸上升到350萬噸,且港口地位迅速提升,港口泊位利用率高,吞吐量將超過柳州港;二、黔江在武宣境內全長119公里,是全國18線之一、珠江3線之和廣西黃金水道3線之一,是扼西南水運出海北線通道和中線通道的咽喉。因此,從行業發展和在全國所處的位置來看,武宣發展港運物流有著巨大的潛力和升值空間。”
“同時,武宣發展現代物流產業有三個制約因素:一是紅花樞紐船閘不夠穩定,若是正常運行或穩定開通,對武宣的物流產業發展有積極影響;二是橋鞏樞紐船閘還沒有正規運行;三是大藤峽樞紐建設周期較長,武宣預計有9年以上的時間借助發展。”
國家交通運輸部珠江航務管理局巡視員、高級工程師張文爽分析了武宣的港口優勢和劣勢后提出建議:在發展的過程中,要把握好“市場適度放開、管理高度集中”兩個度,且在資金籌措上,按照全面構建投資預期的思路,通過“確立投資預期目標、針對預期設置目標、政府服務保障預期”等舉措,來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和行業的長足發展。
張文爽的建議來自廣東中山等地港口發展的啟示:一是管理要高度集中,包括政府管理、行業管理、港口管理等;二是港口市場主體要相對壟斷;三是發展資金籌措和使用要合理。
“壯大產業,帶動港口物流發展”
武宣發展現代物流業有良好機遇:除了武宣優越的地理優勢外,更有國家和自治區的政策機遇,現在國家提出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自治區也提出“兩區一帶”國家對環保能源的戰略有所調整,大藤峽項目將很快實施,武宣要發展,從中轉物流上抓可能更為有利。
廣西財經學院物流研究所副所長王逸分析了武宣發展港口物流的機遇后,建議要壯大產業,優化服務,帶動港口物流發展。他認為,一是地方要筑巢引鳳,共謀發展,要明確思路,引導方向,借船出海,合作雙贏。以縣城為中點布置產業帶,形成“一江三園區三態二帶一宏圖”的產業發展格局。一江就是黔江;三園區就是二塘中轉型物流園區、草魚塘生產型物流園區、城西綜合型物流園區;三態是指中轉物流生態、工業物流生態及消費物流生態;二帶就是以縣城為中點,形成上游物流產業帶和下游物流產業帶;一宏圖就是描繪武宣美好的物流藍圖。王逸還建議在武宣縣城西建設一個專門服務城市的規模物流園。
“做好物流人才培養和船舶轉型準備”
“武宣是聯通大桂中經濟區與西江黃金水道的重要區域性內河港口樞紐,是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示范基地和大西南連接粵港澳及東盟的重要港口物流中心,擔當著中轉站的輻射作用。武宣將因此成為西江經濟帶、大桂中經濟圈的璀璨明珠。”
廣西江舟物流公司董事長林德平認為,雖然武宣面臨諸多機遇,擁有諸多區位優勢,但在基礎設施、船舶等硬件方面,人才和服務方面依然還有諸多弱項需要加強。因此,他建議,一是要升級航道和實行船舶轉型,改善基礎設施。由于航道的不斷升級,船隊原來都是500-1000噸級的船只,隨著大藤峽工程的實施,原有的航道和船舶都需要升級換代;二是要針對船員缺乏、物流管理人員缺乏的現狀,培養引進相關人才。比如,熟悉西江航道的船員,不一定熟悉黔江航道,從另一個地方過來的船員都需要重新考證。因此,需要加大培養水運人才、物流人才,以迎接即將到來的物流業的高度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