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推進物流產業發展工作方案
2011-4-19 0:1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關于轉發2011年推進物流產業發展工作方案的通知
豫政辦 〔2011〕28號
各省轄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門:
省發展改革委制定的《2011年推進物流產業發展工作方案》已經省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一一年四月二日
2011年推進物流產業發展工作方案
(省發展改革委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二日)
根據省政府實施八項關鍵舉措的工作要求,結合落實《河南省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2010—2015年)》,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緊緊抓住當前產業轉移的戰略機遇,以鄭州國際物流中心建設為重點,著力推進鄭州新加坡國際物流產業園、綜合保稅區和航空港物流園建設,優先發展食品冷鏈、醫藥、鋼鐵、汽車、家電、郵政快遞、農副產品等行業物流,大力引進國內外知名物流企業,加快完善航空、鐵路、公路基礎設施和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建成投用一批專業物流園區、區域分撥中心和配送網絡,加快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推動全省現代物流業更大規模、更高水平發展。
二、工作目標
2011年,全省物流業增加值超過950億元,增長17%以上。物流功能區、專業園區和分撥配送網絡建設步伐加快,物流服務和支撐能力進一步增強。
———鄭州國際物流中心建設全面啟動,重點規劃項目建設進展順利,鄭州市物流業增加值達到230億元,增長20%。
———實施物流業提速計劃,加快推進80個投資規模超億元的物流項目建設,其中超10億元項目24個。鄭州國際物流園內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10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0億元。
———大力培養和引進龍頭企業,培育營業收入超10億元物流企業10家,引進國內外物流龍頭企業10家。
三、重點工作
(一)加快鄭州國際物流中心建設。按照布局集中、用地節約、產業集聚、功能集成的原則,以重點企業、重大項目為抓手,統籌推進鄭州國際物流中心建設。
1.支持新加坡國際物流產業園建設。協調新加坡國際物流產業園盡早掛牌,按照政府推動、市場運作模式組建園區開發公司,全面啟動開發建設工作。著力引進一批重大產業項目,力爭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建成。重點支持豐樹物流、安得物流、宜多果蔬冷鏈物流等項目落地開工,吸引招商局物流公司、寶供物流公司、普羅斯公司等知名企業入駐。(鄭州市政府牽頭,省商務廳參加)
2.加快航空物流發展。抓好規劃引導,加強戰略合作,大力發展航空物流,推動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建設全國重要的航空貨運物流中樞。大力吸引國際貨運航空公司來鄭設立分支機構,支持空橋貨運航空公司以鄭州新鄭國際機場為基地開辟歐洲貨運航線,加強與美國聯合包裹公司、聯邦快遞、順豐公司等國內外知名快遞企業的合作。加快重組河南航空公司,全力發展航空貨運業務。加快改造擴建鄭州新鄭國際機場現有貨站,將貨物處理能力提升至30萬噸/年,支持2萬平方米臨時國際貨站建設,啟動機場第二貨站建設前期工作,積極申建航油保稅倉庫,提高航空物流集散處理能力和服務水平。(省民航辦牽頭,鄭州新鄭國際機場管理有限公司、省發展改革委、鄭州市政府、鄭州海關、河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參加)
3.完善保稅物流體系。加快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二級監管倉庫、貨站和道路、水、電、氣、暖等基礎設施建設,建成驗收設施工程(一期),盡早實現封關運行。啟動鄭州出口加工區調整擴區工程前期工作,支持河南保稅物流中心(B型)擴展保稅物流業務,支持洛陽開展出口加工區申建,完成鄭州鐵路一類口岸搬遷。積極推行跨區域通關模式,完善“一站式”通關服務功能,提升通關效率。(鄭州市政府牽頭,省民航辦、鄭州海關、河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省發展改革委、省政府國資委、鄭州鐵路局參加)
4.推進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建設鄭州國際物流園交通基礎設施,盡快完善“兩橫兩縱”交通路網,加快南三環東延、航海路東延、前程路北延、中信路南延建設,支持萬三公路、國道310改線工程建設。開工建設雙匯集團等企業鐵路專用線,推進新加坡國際物流產業園、新安路兩側等重點區域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建成鄭汴物流通道。(鄭州市政府牽頭,省交通運輸廳、鄭州市鐵路局、開封市政府參加)
(二)推動重點行業物流發展。突出重點,分步推進,建設一批重點專業園區、分撥中心和配送網絡,形成具有區域影響力的行業物流發展平臺。
1.食品冷鏈物流。加快雙匯鄭州物流中心、眾品許昌冷鏈物流園、尚正肉制品冷鏈物流配送中心等項目建設。加強與英格蘭公司、三井物產公司等國際知名冷鏈企業的戰略合作,積極引進中鐵聯集公司建設鐵路冷藏集裝箱物流基地。(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商務廳和有關市政府參加)
2.鋼鐵物流。加快推進華豐鋼鐵物流園、新鄉華亞鋼材物流園、金馬鋼鐵加工物流配送中心等項目建設。支持中儲鄭州中心、華豐鋼鐵公司等企業拓展增值業務,完善配送網絡,加強與寶鋼集團、河北鋼鐵集團、太鋼集團等生產企業戰略合作,承接沿海沿江鋼鐵物流產業轉移,為裝備制造、汽車等產業提供配套服務。(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商務廳和有關市政府參加)
3.汽車物流。加快推進鄭州風神領航物流園、豫鑫物流配送中心等項目建設。依托海馬公司、日產公司等生產企業,吸引嘉里大通物流公司、安吉天地物流公司、長安民生物流公司等知名企業建設物流基地。(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商務廳和有關市政府參加)
4.醫藥物流。積極推進國藥鄭州醫藥物流中心和安陽、商丘、洛陽醫藥配送中心建設,支持華潤愛生現代醫藥物流園、九州通醫藥倉儲配送網絡等項目建設,完善醫藥物流分撥配送網絡。吸引北京醫藥公司、上海醫藥公司等知名企業來豫建設區域性物流中心。(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衛生廳、商務廳和有關市政府參加)
5.家電電子產品物流。支持富士康物流配送中心、人民電器河南總部基地、格力電器倉儲中心、美的漯河分銷中心等區域分撥配送中心建設,提升鄭州區域性家電電子產品物流中心地位。(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商務廳和有關市政府參加)
6.郵政快遞物流。加快中南郵政物流集散中心建設,支持美國聯合包裹公司、順豐公司、圓通公司等快遞龍頭企業建設區域性快件分撥中心。(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郵政管理局和有關市政府參加)
7.農副產品物流。依托大型涉農流通企業和專業批發市場,大力發展農副產品物流。支持省農資物流倉儲配送體系、河南萬邦國際農產品物流(一期)、河南陽光糧油飼料物流園等重點項目建設。(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商務廳、糧食局、供銷社和有關市政府參加)
(三)發展壯大物流骨干企業。堅持培育與引進相結合,加快發展壯大物流市場主體,形成以大型物流企業為龍頭,本土企業和引進企業、物流企業和制造企業相互促進、競相發展的格局。
1.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物流企業。圍繞沿海制造產業轉移,加大產業鏈式招商力度,吸引國內外知名物流企業尤其是第三方物流企業、總部型物流企業和采購基地、配送中心落戶河南。支持與實力雄厚的國內外物流企業合作,實現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的嫁接。全年爭取引進10家國內外知名物流企業,建設一批企業區域總部、物流中心。(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商務廳和有關市政府參加)
2.培育發展本土骨干物流企業。推動物流資源整合,創新供應鏈管理,培育形成一批規模較大、管理先進、競爭力強的物流龍頭企業。支持萬里物流公司通過兼并、參股、新建等方式,建設50個左右物流配送網點,開展以“甩掛運輸”為主的專線運輸業務。支持鄭州交運集團做好宇通公司、日產公司等生產企業汽車零部件配送業務,拓展保稅物流配送業務。支持眾品集團開拓華東地區市場,完善冷鏈物流網絡。支持豫鑫公司加快建設物流配送中心一期,啟動二期,再建設一批省內外物流配送網點。(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交通運輸廳和有關市政府參加)
3.推動制造企業與物流企業聯動發展。支持制造業與第三方物流企業建立新型戰略聯盟,再造內部業務流程,剝離外包物流業務。制定完善促進物流業與制造業聯動發展的政策措施,鼓勵制造業企業剝離內部物流業務,對因剝離物流業務新增的地方稅收部分,可由同級財政在三年內按一定比例獎勵給原企業。選擇30戶工業企業開展內部物流業務剝離試點,選擇30對制造業和物流業企業實施聯動示范工程,及時總結經驗,逐步擴大范圍。(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政府國資委、省交通運輸廳、郵政管理局和有關市政府參加)
(四)加快物流信息服務和標準化體系建設。
1.支持物流信息平臺建設。積極研究制訂河南省物流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建設方案,完善平臺運營機制、投融資機制、配套政策和標準規范,力爭今年開工建設。支持洛陽、安陽等市物流信息平臺和農資、醫藥、鋼鐵等專業信息平臺與省物流公共信息服務平臺互聯互通。加快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完善機場航空物流數據中心、業務集成系統等。依托中電科集團二十七所等科研機構和企業,開展物聯網研發和推廣運用。(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民航辦和有關市政府參加)
2.建立完善物流技術標準化體系。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實施運輸、倉儲、裝卸、包裝等環節的標準化和規范化改造,逐步統一物流信息交換標準。重點選擇一批大型物流企業、物流園區,開展物流標準化試點工作,對標準化示范企業和項目給予一定資金支持。(省質監局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參加)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完善物流業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每季度召開一次會議,通報物流重點項目建設和重點工作進展情況,協調解決規劃、用地、產業政策、綜合交通、管理體制等重大問題。制定物流業發展考核辦法,把現代物流業發展納入考核范圍,細化部門分工,落實目標責任,對主要指標、重大項目、重點工作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并由省政府通報年度考核情況。建立完善全社會物流統計指標體系,完善聯網直報制度。組建省級物流行業聯合會,牽頭開展專項規劃制定、政策研究、信息統計、咨詢服務、人才培訓等工作。(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財政廳、國土資源廳、統計局、交通運輸廳、民航辦、鄭州鐵路局、鄭州海關、省商務廳、工業與信息化廳、省政府國資委、省郵政管理局、工商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國稅局、地稅局、質監局、鄭州市政府等參加)
(二)抓好規劃銜接實施。按照《河南省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2010—2015年)》和鄭州國際物流中心戰略規劃,加強省、市各類綜合和專項規劃的對接,確保將符合物流規劃的重點項目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盡快完成新加坡國際物流產業園控制性詳規編制。建立重大項目篩選審查制度,對新建物流園區的專項規劃、功能布局、入駐條件、基礎設施用地比例等進行統一審核把關,并做好土地、資金等要素保障工作,確保重大物流項目順利落地實施。(各有關市政府牽頭,省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廳、交通運輸廳、民航辦、鄭州鐵路局、省商務廳參加)
(三)推進重大項目實施。將列入省服務業提速計劃、列為省重點建設項目和“十二五”重點建設項目的物流項目,納入聯審聯批范圍。對規劃項目加強項目備案和核準工作,優先落實建設條件,推動項目盡快開工;對開工項目抓好進度,逐月現場督查,及時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的重大問題;對竣工項目抓緊投產達效,做好跟蹤服務。(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國土資源廳和各有關市政府參加)
(四)完善政策措施。抓好《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河南省現代物流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豫政辦〔2010〕127號)落實工作,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能分工,制定完善配套實施細則。建立重點物流項目審批快速通道,全面清理涉及物流業的行政事業性收費。結合申報國家第七批稅收改革試點工作,支持更多的物流企業納入國家試點范圍。每年評選表彰全省十強物流企業,支持企業做大做強。切實落實支持現代物流業發展的水、電等價格收費政策。按照“突出重點、集中配置”的原則,進一步發揮省級服務業引導資金、省信息化發展專項資金等的導向作用,引導社會資金投入物流領域。(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財政廳、國土資源廳、地稅局、公安廳、交通運輸廳、民航辦、鄭州鐵路局、鄭州海關、省商務廳、工業與信息化廳、省政府國資委、省郵政管理局和各市政府參加)
(五)加快人才引進和培養。制定柔性引進政策,吸引海內外高級物流人才來豫創業、兼職。有針對性地開展實用人才教育培訓,鼓勵大型物流企業開展人力資源專項培訓。省政府對有特殊貢獻的現代物流業人才進行表彰和獎勵。優秀物流人才可破格申報評審相應專業技術職稱,優先向國家推薦申報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和享受政府津貼。(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牽頭,省教育廳、財政廳和各市政府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