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交通物流發展論壇今日舉行 運輸成本制約產業發展
2011-4-16 11:3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中國交通物流發展高峰論壇4月15日在山東濰坊召開,在國內經濟轉型時期的物流行業還面臨哪些問題?電子商務大行其道的形勢下,國內物流發展瓶頸在哪里?
-
快遞抱怨源于“購物體驗”未被滿足
在當天的交通物流發展論壇上,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戴定一也擺出了這個問題。他說,現在的網上購物電子商務領域,抱怨很多,但仔細分析來看,抱怨的根源并不是物流企業的服務總量不夠,相反,現在通用類商品物流配送服務市場供大于求的,物流快遞中小企業太多,利潤率低;戴定一副會長說,抱怨的根源在于,物流企業還沒完全意識到,在電子商務大行其道的形勢下,物流替代了傳統商務交易下的“柜臺”功能,也就是說,物流企業不是簡單的把東西送到買家手里就算完了,而是還要承擔收錢、退貨、甚至介紹、安裝這類購買的“體驗”服務,但現在的物流企業因為還沒完成企業的兼并整合,所以在滿足買家的“購物體驗”方面顯得不夠。
物流服務與經濟發展水平脫節
中國公路學會名譽理事長、原交通部副部長李居昌說,現在國內的物流業的服務能力明顯不適應經濟發展的水平,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于物流業的發展要依賴政府的很多基礎設施投入。比如,山東的高速公路已經達到了每百平方公里146.3公里的覆蓋密度,地方交通負責人說,從一個地市到濰坊來開會,開車仍然要走普通公路,你想想,在普通公路上物流車輛高速運轉的場面根本無法實現。李居昌說,在物流成本里,倉儲占了約30%,而運輸成本占了50%,所以運輸成本居高、道路收費的問題是個很大的瓶頸。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戴定一表示,國家對物流業還要更進一步加強支持,他說,在“十二五”規劃的第一版本有關物流的原本就一句話,后來才吸納意見,變成了現在的一小段。同時,他說,在全球金融危機時期國家出臺的十大產業振興規劃里,物流業的是“最空虛的”。他說,現在的物流企業還處于這樣一個發展階段,那就是拿訂單還主要是靠拉關系,而不是靠加強管理和利用新技術提升自身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