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信息化資訊

物聯網應用進入嘉興農業園

2011-4-15 14:3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這個系統讓農產品在源頭上有了安全監管保障,還能大大節省勞動力”。昨天,麥咨達農業信息咨詢有限公司組織了沃爾瑪、家樂福等國內外超市和食品相關行業的70位負責人,來到秀洲區王店鎮的聚寶灣生態高效農業科技示范園參觀,對于農業物聯網,很多人興趣濃厚。 
  農業物聯網被描述為“坐在辦公室里種莊稼”,是在大棚設施的基礎上,配上相應的控制設備及軟件,通過計算機及網絡,對大棚內種植的西紅柿、黃瓜等作物實現自動化管理的一種技術。不論人在哪里,只要有網絡就能實時察看每個區域的土壤、環境和光照等數據,對區域內的生態環境實施遠程網絡查詢和控制,實現農業生態信息數據實時、精確等數字化管理。 
  目前,物聯網技術用在農業上還處在實驗階段,聚寶灣的5畝連體大棚有幸成了試驗田。記者在現場看到,大棚內有攝像機、風機、水泵、濕簾、卷膜、遮陽和噴滴灌系統等,這些設備通過無線通信技術與監控中心相連。這其中,攝像機發揮了很大的功能,監控室就是通過一個個攝像機實現大棚內圖像和監控室的視頻同步的,這可以讓管理員實時監控大棚內情況。 
  監控室很簡單,只有一臺電腦和兩個與電腦相連的電視屏幕,計算機專業畢業的莫云飛是監控室唯一的管理員,他說,大棚里安裝了很多個無線傳感器節點,每個節點負責采集各區域內的空氣溫度、空氣濕度、土壤溫度、土壤水分含量和光照強度等參數。“如果大棚內的濕度或者溫度等沒有達到我們設置的標準參數,系統就會自動控制棚內的設備,進行加濕、通風等工作。”莫云飛說,“用物聯網技術對農產品進行日常管理,能從農產品的源頭進行安全監控,如果農產品出現了問題,通過視頻和參數分析,很快能找到是哪個區域的農產品出了問題,不僅能有效防止問題的擴散,還能及時向銷售商和顧客作出合理解釋,這能讓大家吃得更放心。” 
  物聯網農業還能節省勞動力,解決農業用工荒。聚寶灣董事長陳建民說,現在農業招工不僅難,而且用工老齡化嚴重,效率低。“黃金瓜和甜瓜的采摘,正好和農民養蠶的季節撞在一起,每到那時侯,真是愁死人了,招不到人采瓜。100畝大棚,傳統生產模式下日常要60個工人,用了物聯網技術最多只要10個人,這是我嘗試物聯網技術的一大原因。”不過,他同時表示,物聯網農業每畝成本需六七萬元,只有規模化生產才能產生收益。 
  據悉,物聯網農業在美國、荷蘭、以色列等國家和地區已很成熟,其產出比普通農業高出10倍,在我國,這一新型農業生產方式尚處在嘗試推廣階段。 
(本文來源:嘉興日報)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