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大力打造低碳公路
2011-4-14 12:2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日前,駛入浙江青田縣山區330國道的一路上,大片的溪水緩緩流淌,入春時節的油菜花開的恰如其分,紅花綠樹爭奇斗艷,而最被行車人員吸引的還是道路邊沿水溝側由鵝卵石筑起的公路護欄。
330國道沿線,山巒連綿,景色宜人,鵝卵石像是一條腰帶系在山和路的延接處,顯得正氣凜然。蓋建鵝卵石帶的工人趙師傅說:“鵝卵石都是從甌江里面打撈起來的,我們挑選差不多大小的石頭,在道路旁邊搭建起來,挺好看的。”
據了解,從今年3月開始,青田縣公路局對330國道38公里至69公里處水溝側進行鵝卵石帶的建筑,致力打造一條既能保障安全更讓人賞心悅目的生態低碳公路。
“原來我們是設計用混凝土來搭建這么一個景觀帶的,后來突發奇想,挖沙機在挖沙的同時,也帶出了埋在江底的鵝卵石,我們可以利用這些鵝卵石資源,取代混凝土來搭建這么一個景觀帶,真正實現了物盡其用,”青田公路管理局負責人向我們這樣解釋,“一方面有利于排水,一方面也改善了路容路貌,還能起到防土護沙的作用,真是一舉三得。”
該市人民運用智慧和創新,給青田公路的生態化、低碳化工程添磚加瓦。泡沫瀝青冷再生技術正是打造低碳公路的另一個閃光點。
330國道72公里至78公里路面大修工程總投資863萬。該路段村莊密集、路面標高無法改變,原方案是將舊瀝青混凝土路面和基層全部挖除,然后再重新做基層和面層。這種技術方案不僅造價高、工期長,還會產生大量銑刨材料,浪費資源,污染環境,占用土地。同時,這種方案還需長時間阻礙交通(半幅中斷),施工期限長。而330國道車流量非常大,勢必會給正常通行帶來很大的壓力,社會影響較差。
在綜合考慮了各方面因素后,青田公路局首次嘗試在國道路面大修工程中規模應用泡沫瀝青冷再生技術。
泡沫瀝青冷再生技術新方案是將舊瀝青砼路面全部銑刨,經過冷再生工藝后作為路面的中下面層,然后再鋪瀝青砼上面層。這樣一來,不需要挖除原來舊的基層,而舊瀝青路面銑刨下來的廢料全部得到利用,減少了資源的過度消耗,大大降低了造價。對舊料的銑刨,也減少了舊料運輸和破碎工藝環節。另外,采用瀝青冷再生技術,瀝青混合料存貯時間長,不需加熱,碾壓成型迅速,這為縮短公路路面施工工期創造了良好條件,大大提前了開放交通的時間。
據青田公路段統計,該路面大修路工程采用泡沫瀝青冷再生技術,不僅比按原方案提前近一個月使國道恢復正常通行,同時節省了約210萬元的造價。其中,單單碎石材料一項就節省了13483立方米。該技術不僅節省了造價、縮短了工期,還在最大程度上減少了瀝青廢料對環境的污染,具有更重要的環保意義。
據青田公路局負責人介紹,青田國道總里程72.365公里,占到整個麗水市國道公路的45.84%,目前很多路段路齡都較長,很多都處于或接近處于大修,泡沫瀝青冷再生技術在該縣有很廣闊的應用前景。在初嘗泡沫瀝青冷再生新技術帶來的甜頭后,青田公路部門將在以后國省道和農村公路瀝青路面大中修工程中更廣泛地應用該項技術。 (浙江省青田縣公路管理局 唐凡雄 章松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