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發展:整體重視刷新思想成為關鍵
2011-4-12 14:1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物聯網的發展,為從事IT和互聯網行業的從業者帶來了很多美好的希望,也成為國家振興產業的一個重點課題。
物聯網的英文名為“The Internet of things“,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自物聯網概念 -
提出,到今天已經十多年,物聯網取得了很多創新型的發展。尤其是在美國,物聯網技術造就了智能化的生存環境,大大改善了人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我國物聯網,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目前,一方面是國家對物聯網發展的重視,另一方面是眾多企業和從業者對物聯網的憧憬,我在自己新浪微博做了個不太恰當的比喻:物聯網的發展,如同雕塑一個人一樣,大家都在描述這位要雕塑的英雄,有的已經雕塑出他的胳膊,甚至腿,但是這個叫物聯網的人,還不能雕塑出,因為這部雕塑要實現智能,有血有肉。還有很多未知需要解決。
從技術架構上來看,物聯網可分為三層: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但物聯網基礎包括兩方面內容:第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絡;第二,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體與物體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從以上可以看出,物聯網是一個系統工程,既然是系統工程,就需要社會整體關注和推進。從國家政策到相關產業,到每一家企業,甚至從業者個人,需要共同努力,讓物聯網雕塑不但有“圖紙”,還要有雕塑者,更多的是讓這尊雕塑實現智能,活起來。
目前我國一方面是整體重視,一方面是部分地區和企業零碎化應用和實踐,但距離真正的智能化還有很遠的距離,人與物的溝通和交流還不是很完善,實現物與物的只能,更是需要走很長一段路。在這段路上,不是喊口號,給自己都貼上物聯網的標簽,而是需要協作和研發,以及技術轉化和應用。如果一味只對物聯網作為標簽,去感知,然后夸大,勢必會影響物聯網發展方向和進度。
我國很多企業,雖然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約,總體取得突破性發展還是存在一定的難度。在技術積累上,研發實力上,成果轉化進度上等,存在很多制約性因素。致使這個大產業無法不如發展快車道。
在這里,我淺談個人的一些看法。
第一、物聯網發展需要國家政策支持,但是更需要物聯網相關標準和規范。只有明確物聯網的標準和規范,才能統一認識,實現應用的規范。真正解決什么是物聯網,物聯網的標準是什么。指導企業發展和技術創新。物聯網發展終極目標不是產業智能,某個領域智能,而是社會整體智能化。互聯網解決了端對端的信息交流問題,移動互聯網解決了點對點的信息交流問題,那么,物聯網,將是融合端與端、點于點,實現人與物、物與物、物與人的信息交流和傳輸。
第二、企業應該在自己核心技術基礎上不斷積累,縱向發展,橫向聯合。技術積累,是物聯網發展的源動力,很多技術,不是一時能夠研發和解決的,只能靠長期的積累,才能領先于社會發展。企業,在這一塊是中堅力量,是最有發言權的,畢竟一直在實踐。這就是我說的縱向發展思路。橫向聯合,就要和科研院所、高校、相關企業合作,共同開發交流。當今社會,已經是智者的天下,需要“容”的心態和胸懷,實現雙贏和共贏,致力于以價值為導向的發展理念。這就需要企業從這一層上積極努力,實現突破。
第三、整個社會要積極應用和推廣新技術,要從自己做起,刷新發展思路。每一項創新對生產了都是一次革命,每一次創新變革,將淘汰一批企業,崛起一批企業,為什么呢?原因就是很多企業習慣了穩定,意識不到危機,F在的企業,每天都是挑戰和機遇,必須看到自己的未來,至少三年或者五年后,自己將處于什么程度,否則,必死無疑,即使活著,估計也是生死掙扎,經不起經濟的波動。所以,新技術的應用很關鍵,物聯網更是如此。
第四、積極儲備和培養這方面的人才。目前物聯網還只是起步階段,當一些專家也對物聯網不能很明確地指明方向時,預示著未來這方面人才需要積極儲備,成敗就要看人才的實力。
總之,物聯網的發展,是社會發展的一個趨勢。站在我們這個地球上,我們不知道除了地球,還有沒有其他生命存在,他們在什么樣的階段發展,但我們知道我們的發展方向,智能化的地球,智能化家園時代,是人類發展的方向,任何因素也阻止不了人類文明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