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信息化資訊

交運行業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下)

2011-4-10 16:53: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 賴平仲 張天宮 田春青 宋昊
發展現狀
    隨著物流業的發展受到全社會的普遍重視,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的建設也再次進入人們的視線。全國各地紛紛開展交通運輸行業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的建設。涌現出河南“八掛來網”、浙江“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臺”、上海“56135”、深圳“途鴿網”等多種形式的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其中,浙江“交通物流公共信息系統”和河南“八掛來網”的發展最具特色,是行業內具有代表性的信息平臺。
    一是浙江交通物流公共信息系統
    浙江交通物流公共信息系統定位于推動企業信息化建設和為行業提供公共信息交換服務。首先,以物流通用軟件開發為切入點,開發小件快運、普通運輸、站場類等通用軟件并在企業中進行推廣,提高企業信息化水平,推動物流信息化標準形成;其次,在通用軟件推廣基礎上,打通信息孤島,以企業之間、企業和平臺間物流數據互聯為切入點,建設行業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臺,為行業提供標準、交換等公共應用服務,實現企業平臺和公共平臺的有機整合,以提高行業信息化水平和行業管理水平。該平臺計劃在5年內實現(1+5+10+50)目標,即以一個系統管理中心為核心,推出5個交換中心即數據交換中心、綜合應用中心、信用中心、貨物跟蹤中心、運輸交易中心,推出10個物流通用軟件,與50個重要物流及相關信息系統聯網包括政府公共服務類、國內行業主流物流平臺類、國內主流物流管理軟件、重要工商企業ERP系統、其他相關系統等。
    2009年,在交通運輸部統一指導下,經共同協商,我國十六省、市、區達成了《省際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共建協議》,協定依托浙江交通物流公共信息系統開展多省聯合工作。通過共建,各省市區能夠取長補短,分工協作,聯合開展物流信息化項目攻關和推廣;通過共建能夠達到標準統一、資源共享、數據互聯的目的,為市場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二是河南省 “八掛來網”
    河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臺電子商務系統——“八掛來網”,自2006年8月在安陽市建成以來,為安陽和周邊地區的運輸業戶提供了大量的貨物配載信息服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為使“八掛來網”產生的效果在全省推廣應用,河南省于2008年3月在安陽等5個地市進行了系統的試點推廣并取得了成功,經各方共同努力,于10月份完成了全省系統聯網建設工作。“八掛來網”目前已經建成以網絡數據庫為基礎,集網站信息撮合、客戶端、手機WAP、手機短信、集成型GPS衛星定位系統和網絡通話六大功能模塊為一體,以提供貨源、車源信息發布為主要服務功能的網站。截至2008年底,河南境內提供貨運信息服務的網站和貨運信息服務部已全部納入“八掛來網”實行統一管理,實現了信息共享,每日發布的貨源、運力信息量在100萬條左右。
    2009年“八掛來網”與河南移動公司合作開發了“手機物流通”增值服務功能,實現了物流信息服務、物流安全認證服務、手機定位服務三大服務功能。通過手機物流通服務,司機能夠以手機短信的方式查詢貨源信息、發布車源信息,企業能夠根據“手機物流通”的手機定位服務功能對運輸車輛進行位置跟蹤和查詢。2009年10月份“手機物流通”正式面向市場推廣,深受廣大用戶歡迎,在近一個月的時間內,用戶發展到3萬戶左右,日增量逐漸上升。
得到的啟示
    綜合分析浙江和河南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的發展情況可以發現,兩者雖然在建設主體、建設內容、運營模式等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但兩者的發展作為交通運輸行業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的代表同樣有一定規律可循:
    第一,從不同的商務服務內容出發,最終發展成綜合性信息平臺。“八掛來網”是從物流運輸市場的角度出發,以信息撮合為主要服務內容向市場提供信息服務,浙江是以物流通用軟件為出發點,以提升行業信息化水平為目的開展建設工作。兩者在建設初期以不同的商業服務內容為出發點,但在其發展規劃中,都涉及到了對其他服務方式的補充。例如浙江交通物流公共信息系統正委托第三方信息技術公司積極開展信息撮合服務功能的建設,河南“八掛來網”推出的“手機物流通”服務。兩者最終要建成的都是一個包含信息撮合、軟件租賃、移動通訊、運輸監控等多種服務內容的、綜合性的信息平臺。
    第二,兩者建設思路不同,但最終建成相同的體系結構。
    浙江交通物流公共信息系統是先建設數據交換中心,同步開發一些列的物流通用軟件進行推廣,并逐步探索同政務系統實現對接。河南省是以最貼近市場的信息撮合服務為基礎開展建設,并逐步推廣服務,而后向上開展數據交換中心的建設,并依托數據交換中心實現全省范圍內政務、商務系統的對接。兩者雖然發展的道路互不相同、各具特色,但是其最終的體系結構是一致的,都是以數據交換中心作為主線,結合電子政務系統和電子商務系統的綜合性物流信息服務平臺,兩者的建設思路可謂殊途同歸。
    第三,都注重與其他服務平臺的功能結合。
    浙江和河南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同以往各類物流信息系統最大的差異在于他們都比較注重與其他服務平臺功能之間的結合。河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臺與河南移動公司聯合開發了“手機物流通”業務,將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的相關功能以短信的方式面向公眾提供服務,服務更為便捷,平臺影響力迅速擴大,市場份額快速上升,保障了平臺的持續發展。這種與其他服務平臺相結合的方式在行業內各地區開展信息平臺建設的過程中屢見不鮮。例如浙江、上海在開展建設的過程中都積極同各相關服務平臺開展合作。通過這種合作方式一方面能夠擴展信息平臺的服務內容,提升服務質量,有利于提升平臺的市場競爭力,保障平臺的健康、快速的發展;另一方面,通過和相關服務平臺合作能夠創造出多種的盈利模式,加強自身的盈利能力。
發展方向
    一是數據交換是核心
    在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的建設過程中,信息資源整合是必然。而在實現各類信息資源整合的過程中,數據交換是核心。數據交換是以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為出發點,實現各相關系統業務、數據、流程整合的關鍵。只有完成數據交換中心的建設,才能夠保證各類型的物流信息能夠在各個系統之間有序的流通,保證各類型關聯信息能夠充分結合,發揮綜合服務的優勢,提升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總體服務效果。
    二是建設標準是基礎
    物流公共信息平臺若要實現數據交換,前提是物流信息標準的制定,物流信息標準是一切工作開展的基礎。物流活動涉及到多個環節與多種行業,物流信息平臺像紐帶一樣將各個節點連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這就要求在系統建設方面必須實現標準化,以消除供應鏈上不同環節的企業間信息溝通障礙,消除“信息孤島”,提升信息流通效率,為信息數據交換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是廣泛應用是關鍵
    物流公共信息平臺依托其商務系統、政務系統面向社會提供各類信息服務,這決定了適應需求的應用服務是其生存的保障,廣泛的應用范圍是其生存的關鍵。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尤其是其商務系統需要及時地、深入地了解市場信息,根據市場的變化及時對自身的服務功能進行調整,保持其服務功能的市場貼合度,滿足客戶需求,擴大應用范圍。同時充分借助已擴展的市場范圍,構建服務網絡,形成馬太效應,進一步提升服務品質,促進現代物流業的健康發展。 (完)
    (作者單位: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現代物流研發中心)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