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鐵路該限“速”了
2011-4-10 16:49: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張穎川
“高速鐵路該限速了!”
在我國高鐵建設空前火熱、方興未艾之時,全國“兩會”上一份提案猶如一支冷卻劑,使高鐵建設有了些許降溫的可能。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祖統委副主任莊威提出了關于高鐵限速的提案,引起業界廣泛關注。
那么,莊威提出高鐵限速初衷何在?高鐵限速是否有其合理之處?解決高鐵限速關鍵因素在哪里?就這些問題,莊威委員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采訪。
高鐵不是越快越好
莊威真正關注高鐵,始于2009年。
據他介紹,當時福建正在建設的福廈高鐵 (福州-廈門,2010年4月26日正式開始客運運營)即將全線貫通,設計速度是250公里/小時。然而,另外一個消息卻讓莊威有些困惑,就是從福州到深圳的一些地方政府正在計劃建設福州-深圳的沿海高鐵,途徑廈門,設計時速在300公里以上。有關部門的解釋是,計劃建設的福深鐵路主要負責客運,在建的福廈高鐵將改為貨運。
“福建真的需要在這270多公里的路程內并行建兩條高鐵?特別是時速超過300公里的高鐵,運行狀況又是否安全?”于是,作為全國政協委員的莊威,本著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的態度,開始了對高鐵的調研之路。
調研期間,莊威走訪了鐵路系統的多位專家學者,查閱了很多有關高鐵的資料數據,并多次親身體驗了不同時速的高鐵。“在這過程中,從媒體的報道、專家的看法到自己的切身感受,我的意見是,建設高鐵是必要的,但高鐵并不是越快越好,更應該兼顧它的安全性、經濟性和環保性。”莊威對記者說。
從安全角度考慮,根據UIC(國際鐵道聯盟)的定義,高速鐵路是指通過改造原有線路,使營運速率達到每小時200公里以上,或者專門修建新的“高速線”,使營運速率達到每小時250公里以上的鐵路系統。而在莊威看來,高鐵一味追求高速度,其安全性很值得商榷。對此,莊威向記者引述了一位專家的看法。據那位專家講,飛機起飛的速度一般在每小時400公里以內,在起飛的時候,只要有一只鳥撞到飛機,就可能造成一起大事故。盡管如此,空間的狀態還是相對單純的,而高鐵運行的地面狀況就復雜得多了,碰到像鳥這樣的異物的可能性比飛機碰到鳥的可能性更大。“設想一下,在這樣高的速度下,如果路邊有一石塊飛過來,結果可想而知。所以,高鐵速度無限制地往上提是不適宜的。”莊威強調。
從經濟角度講,將原本設計為200公里/小時的鐵路提高到時速350公里/小時,其建設成本將成倍攀升,每公里總造價1億元以上。而成本增加,必然帶來票價的提高,無形中增加了人們的出行成本。另外,在莊威看來,高鐵一味提速,不利于資源的有效配置。“我把不斷提速的高鐵稱為‘會飛翔的超高鐵’。高鐵要飛起來了,是不是想取代航空,取代長途客運,想要包打天下?那是不現實的。德國、日本高鐵發展比我們早,他們的高鐵技術很早就研發了,那為什么不再把速度往上提得更高一點?我想,他們應該有自己的考慮。我個人的態度是,作為一個科學實驗,高鐵時速要跑多少公里都可以,但是作為實際應用,就應該考慮到公路、鐵路、航空、水運各種資源的科學配置,科學規劃高鐵的研發速度最重要。”
從環保角度講,如果高鐵速度達到300多公里/小時,會產生強烈的噪音,從而引起很大的噪音污染,影響到人們的日常生活。鑒于以上幾方面因素,對高鐵進行限速便顯得有理有據了。
謹防高鐵建設大躍進
其實,在莊威所談的“高鐵限速”的含義中,除了限制運行速度,還有另外一層含義,就是限制高鐵大規模的建設速度。“近年來,我國高鐵建設的發展令世人矚目,短短幾年就建設了7000多公里、時速在250公里以上的高速鐵路。但在全國各地熱衷高鐵建設‘大干快上’的同時,我們需要在一片叫好聲中以更加理性、科學的態度進行反思和評估,謹防高鐵建設‘大躍進’!”莊威對記者強調。
首先,我國高鐵建設成本巨大,融資債務風險高。眾所周知,修建高速鐵路技術要求高、難度大。據莊威介紹,跨越長江的南京大勝關鐵路大橋,是京滬高鐵、滬漢蓉高鐵、南京地鐵的六線鐵路大橋,光一個橋墩就有7個籃球場那么大。大西部的高鐵,每一條都穿越崇山峻嶺、萬丈深淵,沿線的長橋墩、深邃道,幾乎都是改寫了世界記錄。而高技術、高難度必然帶來高成本和高投入。當前我國的鐵路投資,仍以政府投入為主,而國家既有的鐵路整體盈利水平很低。已開通的幾條高鐵也少見有不虧損的報道。如果大規模推進高鐵建設,無疑要大大增加債務性資金的投入,融資債務的風險會相應提高。
其次,我國鐵路運力不足問題凸顯,鐵路客運“一票難求”問題已讓有關部門應接不暇,而更突出的問題還表現在貨運上。據了解,目前我國鐵路線路僅占全球約6%,卻承擔了全球四分之一的鐵路運輸量,嚴重超負荷運行,運力遠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在莊威看來,要更好地解決當前的貨運能力,主要應靠多建快速鐵路 (150~200公里/小時),特別是在鐵路未延伸到的中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首要建設的應是符合當地經濟發展需求、能夠填補路網空白的快速鐵路,而非所謂“一步到位”的、現代化的、超豪華的高速鐵路。因為資金是有限的,而建設1公里高速鐵路的資金可以建2公里快速鐵路,且在技術要求不那么高的情況下,建設速度可以加快,所以一些瓶頸問題也就可以迎刃而解。
再者,高鐵客運票價高,與大多數民眾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不符,使人們往往有“被高鐵”的感覺。如武廣高鐵開通后,武漢到廣州的列車運行時間由10小時縮短到3小時,但上座率一直不高。鐵道部為了提高其上座率,停開了13對武廣線的普通列車。然而,武廣線是農民工南下務工的交通要道,由于普通列車停運,農民工只能被動乘坐武廣高鐵,實實在在“被高鐵”了一把。“對于高鐵的票價,說它不貴也不貴,說它貴就是很貴。說它不貴,因為與高鐵的巨額成本比起來,票價遠遠低于成本,所以對于鐵道部門來說票價是不貴的。但作為老百姓,明顯感到高鐵票價比以往普通的快車、動車都高很多,所以對于廣大消費者來說高鐵票價貴很多。既然這樣,為什么不結合中國的國情,多建一些時速250公里以下的高鐵?就像現在正在運行的福廈高鐵,時速為250公里,票價僅85元,與長途大巴價格相當或略低一些。途中幾個站的旅客80%以上都坐高鐵了,上座率超過120%,老百姓拍手稱快。之所以這樣,就是大家感覺到這趟高鐵安全、舒適、準點、經濟。這種事情對老百姓是好的,為什么還要建那么多超高速鐵路?”莊威質疑道。
如何推動高鐵限 “速”
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對于如何推動高鐵限“速”問題,莊威從多個方面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作為鐵道部,應科學規劃高速鐵路的建設,提倡多建一些時速在250公里以下的快速鐵路。“鐵道部應該多聽聽自己內部專家的意見。我和鐵道部一些專家交換過意見,可能找的專家有些傾向性,其中沒有一位大力提倡發展時速300多公里以上的高鐵,他們都建議發展時速250公里以下的鐵路。還是那句話,做科學實驗盡管去做,但要應用到實際中就要慎之又慎。我在‘兩會’中看到一些材料,提法更多講建設快速鐵路,高鐵也是要發展,但沒有像以前那樣講得那么響了。很高興聽到‘兩會’上一位鐵道部領導的講話,提到‘十二五’要在人口密集、經濟發達地區發展高速鐵路,如果是這樣子,那就比較科學了。”莊威對記者表示。
另外,地方政府也應該強化這方面意識。應多從實際出發,不應盲目建設。據莊威介紹,有些地方本來不適宜建時速250公里以上高鐵的,鐵道部的高工也曾給某些地方領導建議,在該區建超高速鐵路不需要、不適宜,但當地省一級部門就要上時速300公里以上的高鐵項目;有些地方本來定的高鐵項目是時速250公里之內的,結果在建設的時候,硬要把速度搞到300公里以上,在這方面沒有人來監督。
而在莊威看來,最重要的是,國家發改委應嚴格控制高速鐵路的審批程序。作為國家經濟管理主要綜合部門,發改委要把好審批關,特別是對地質狀況復雜、自然災害多發地區申報的高鐵項目更應嚴格審批。
“總之,中國高速鐵路到了該限速的時候了。中國鐵路建設應更多兼顧安全性、經濟性和環保性,多發展時速250公里以下的高速鐵路,慎防高鐵建設大躍進。我把自己了解的情況、自己的想法提出來,謹供相關部門來決策參考。希望我的看法和見解,能對我國高鐵的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莊威對記者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