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藥品配送骨頭難啃第三方物流將迎良機
2011-4-10 16:45: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李雨茵
國家鼓勵、發展、重點培育縣醫院,對于眾多大型批發流通企業來說,將是一個打破長期無緣公立醫院大門的契機,但能否抓住機遇還要看自身的能力。
● 難啃的基層
基層市場“面大、點散、貨少、費高”的特點直接影響配送企業的網絡設點布局和成本控制。
通過近幾年對藥店、診所、第3終端的藥品配送,不少醫藥流通企業的配送能力已經深入到縣域,對縣城及重點鄉鎮已經具備覆蓋能力。但是,由于部分省份原有的物流網絡設計不合理,大型物流中心扎堆省會城市,再造流通網絡已成燃眉之急。
以四川為例,總面積48.5萬平方公里,東西跨度1075公里,相當于北京至上海的距離,南北900公里,幅員遼闊,交通不便。盡管擁有衛生院4875家,診所14023家,數量均為全國之首,但配送功能卻未能有效跟上。從該省的主要醫藥物流中心分布來看,5大企業的物流中心均集中在成都,缺少統一規劃,重復建設嚴重,集散功能、配送功能薄弱。
而西安楊森、中美史克等企業近幾年進軍縣級醫院市場,也由于渠道過長、營銷隊伍成本過高等原因,均以失敗告終。“四川的問題就如同現在的3級公立醫院與基層醫療機構的現狀矛盾,優勢地區資源堆積,薄弱地區依然薄弱。”湖北新龍藥業集團總經理助理汪應軍表示,解決的辦法應該是一主多點,即以省城或者配送半徑最優的地方設主要中心,在偏遠的外圍設分點、分庫。分點、分庫可以自建,也可聯合當地的中小配送企業,形成配送對接。
未來的藥品配送將會縱深化,主要由省、地、縣級逐漸建立廣覆蓋的縱深配送網絡體系,經營將以省級公司為主。因此,整合現有各地散亂的中小醫藥公司物流資源,完善地縣級網絡已是大勢所趨。國藥、九州通、海王銀河等企業紛紛在地級城市興建物流中心、整合當地的中小資源便是最好的詮釋。
● 圍城內外分羹
由于基層醫院的藥品分揀、拆零比例相對較大,因此要管控好高企的配送成本,自然要務實作好開源節流的基礎工作。物流網絡完善后,配送效率也會相應提高,基本解決節流問題;另一方面就是開源,即如何更好地開發沿線的新客戶、新服務。
對于基層醫院配送,汪應軍透露,企業今年的作法主要是采取“一點多元”的方式。以縣級醫院為突破口,大力開發二級醫院市場,嘗試藥房托管;同時對大力開發沿線的各類配送客戶,包括藥店、門診等,擴大品種經營種類。
對于縣級醫院市場,山東新華醫藥貿易有限公司終端推廣經理馬鑫良則認為,流通企業應把重點放在兩個方面:一是專科類產品的輸入,心腦血管、糖尿病等類藥品將會有較大的市場;二是爭取醫療器械的銷售權限,目前有些縣級醫院連血透都做不了,下一步政府可能加大醫療器械方面的投入,流通企業抓住商機或許有所收獲。
此外,記者留意到,目前廣東正在制定的物流“十二五”規劃,也有意將醫藥流通融入到正在規劃的物聯網當中,充分發揮社會物流的作用。“目前基層醫院市場的配送渠道過長,諸如郵政等第三方物流或將迎來一個良好機遇。”廣東省南方物聯網信息中心主任馬仁洪說。
由于供應鏈扁平化的趨勢,醫藥流通企業逐漸被定位為配送職能,醫藥流通企業將逐漸從單純“賣藥”走向“送藥與賣藥”相結合的發展道路。即一方面在招標的醫院環節充當生產廠家的倉儲和配送助手,幫助生產廠家送貨;另一方面對不需要招標的客戶,如藥店、私人醫院、門診、商業公司等仍然以銷售方式為主。在此基礎上,發揮醫藥第三方物流的作用。
事實上,對于第三方物流,九州通、廣州醫藥等大型物流企業早已開始分羹。從目前的發展趨勢看,醫藥外的社會物流涉足醫藥流通,醫藥物流企業涉足社會物流將成趨勢,而且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