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已到行業洗牌臨界邊緣
2011-4-1 15:1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在快遞企業因為爆倉而自行停止收件、停止投遞的現象頻發之后,國家郵政局再次對快遞行業出擊整治。
在近日公布的《關于做好快遞業務旺季服務保障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中,國家郵政 -
局規定,快遞企業在經營許可期內停止經營(包括關閉網絡、停開網絡班車、停止收寄或停止投遞等情況),應當向當地郵政管理部門書面報告,交回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按照規定妥善處理好未投遞的快件,不得擅自停收或停投快件。否則,郵政管理部門將根據《郵政法》規定責令其整改,情節嚴重者將給予處罰。
與此同時,國家郵政局將成立專門的快遞業務旺季服務保障工作領導小組,由國家郵政局副局長蘇和任組長。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郵政管理局也將設置相應機構。
在“十二五”規劃綱要中,包括快遞在內的郵政服務首次被納入到基本公共服務范圍。業內預計,隨著國內快遞市場持續膨脹,郵政局相應的規范措施會愈加密集,依靠民營快遞撐起來的快遞市場已經走到洗牌的臨界邊緣。
在過去的十年間,國內快遞業務量激增。公開數據顯示,2000年,國內快遞每日業務量僅有100萬件,到2010年,這個數字已經突破1000萬件,中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三個快件日處理量超過1000萬件的國家。
若遇到網絡購物促銷,快遞量還會突然猛增。去年11月11日,淘寶網的大型促銷活動令快遞企業猝不及防,迅速爆倉。今年春節前后,急速增長的業務量迫使大部分快遞企業選擇歇業。
一位民營快遞西南公司負責人表示,停止經營也非其所愿,瞬間膨脹的業務量實在無法消化,如果硬著頭皮收發件,每天的虧損會達到數萬元。
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快遞管理處處長劉良一表示,在旺季里,快遞行業的確供需矛盾突出。比如,今年春節前,國內快遞業務量迅速增加到月均2.5億件,是平時的1.38倍,遠超快遞企業人力、物力的承載和處理能力。
除了要求快遞企業不得擅自停收停投,今年5月1日,《快遞行業特許經營(加盟)合同》示范文本將正式實施,這被視為郵政局肅清快遞行業亂象的另一記重拳。其中關鍵內容之一,是要求特許人和被特許人必須是取得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的企業法人。
此外,該示范文本還對特許人和被特許人的義務進行了規范,要求特許人應當向被特許人提供統一的經營模式、員工培訓、店面裝潢、設備采購等產品及服務,而被特許人應當按照特許人訂立的收費標準對外開展業務,并按照合同約定的地域范圍攬收快件。
上述民營快遞人士表示,當前國內快遞企業總體上還停留在“粗放增長”搶市場的階段,企業都主要靠低價、而不是靠服務質量來爭搶市場份額,導致整個行業處于一種混沌狀態。
從去年底,各級郵政管理部門隨即查處并取締了17家未經許可經營快遞業務企業。這些快遞企業大部分是市縣一級的分支機構,其中,民營快遞的代表企業“三通一達”,以及飛康達、宅急送、星辰急便等企業均赫然在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