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推進東興國家重點開發開放實驗區建設

2011-3-8 21:4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積極建設廣西東興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是2010年7月召開的中央西部大開發工作會議提出的要求。與沿海開發開放相比,沿邊開發開放進程緩慢,長期以來都是以與周邊國家的小額貿易為主,雙邊優勢互補沒有充分發揮。在沿邊城市建立國家重點開發開放實驗區,先行先試,創新沿邊開發開放的體制機制,構建沿邊開發開放新模式,打造區域經貿合作、金融服務、信息交流等多重平臺,是提高沿邊地區開發開放水平的重大戰略舉措。因此,謀劃好東興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促進廣西沿邊地區開發開放,是一個亟待深入研討的重要課題。

  建設東興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需根據國際國內經濟社會發展實際情況和發展趨勢,在國家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框架下,站在國家戰略層面,從邊境地區實際出發,探索發展新模式,確定切入口。筆者認為,應以中越東興-芒街跨境經濟合作區為先行區,推進東興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

  一、以中越東興-芒街跨境經濟合作區為先行區的必要性

  跨境經濟合作區享有國家給予的特殊財政稅收、投資貿易以及配套的產業優惠政策,可吸引人流、物流、資金、技術、信息等要素的積聚,有利于加快推進該區域的發展,進而發揮其典型示范作用,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發展。因此,東興市可把東興-芒街跨境經濟合作區作為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的先行區,以此為抓手,充分利用跨境經濟合作區的優勢,整合各類資源,先行推進建設。其必要性具體體現在:

  有利于進一步提升邊境口岸功能。先行推進東興-芒街跨境經濟合作區建設,打造布局合理、功能齊全、配套完善的口岸商貿物流體系,建設完善的口岸硬件設施、商貿物流信息平臺,可以有效培育各類市場,培育支柱產業,形成多層次、多元化、多方位的貿易流通格局。

  有利于促進沿邊經濟帶發展。跨境經濟合作區實行“境內關外、自由貿易、封閉運作”管理模式,貨物、服務貿易和投資自由、便捷,可給企業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吸引更多國內外企業投資,這不僅可推進兩國邊境地區經貿、產業發展,也能夠給當地就業、教育培訓以及旅游文化等的發展帶來好處,推進沿邊經濟帶的發展。

  有利于加強邊境國際經濟開放合作,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加快推進跨境經濟合作區建設,將中越沿邊經濟點整合為一體,對提升拓展邊境口岸功能,拓展區域內國際貿易發展空間,深化經貿合作,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建設開放型經濟,加快我國西部地區的對外開放以及推動泛北部灣地區經濟合作和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都具有明顯作用。

  有利于探索和積累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的有益經驗。將跨境經濟合作區作為重點開放開發試驗區建設的先行區,一方面可以創新試驗區建設體系,率先建立科學、合理、高效的試驗區建設新模式,為試驗區建設提供有益經驗。另一方面,可以把改革創新風險和試錯成本控制在一定區域之內,有利于平穩有序推進試驗區建設進程。

  二、推進東興-芒街跨境經濟合作區建設的構想

  加強溝通協調,爭取更大扶持。東興-芒街跨境經濟合作區建設是一項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諸多方面,加強溝通協調十分必要。尤其要加強對上的溝通協調,以獲得上級政府的高度重視,爭取更大的政策和財政支持,提升東興市在沿邊開放、西部大開發中的地位。積極向中央爭取制度創新方面先行先試的優先權,爭取中央和自治區財政對跨境經濟合作區重大項目的支持。

  將跨境經濟合作區作為試驗區建設的重點項目,提升其定位。按照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試驗田”、提升沿邊開放水平的“示范區”的定位,以建設成中越經貿深層合作試驗區為目標,深化中越兩國合作,整合資源與市場,將跨境經濟合作區建設成為集進出口貿易、保稅物流、倉儲加工、金融服務、跨境旅游、國際會展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跨境經濟合作區。

  建立合作協調機制。合作雙方要建立有效的協調機制,加強相互之間的協商和銜接,將跨境經濟合作區建設納入雙邊會晤機制和談判議程。試點推進設立國家間跨境經濟合作區建設管理機構,建立跨國專家組,共同制定區域合作發展規劃,共同研究建立跨境經濟合作區發展的特殊機制和政策。

  加強管理制度機制創新,建立便捷高效的管理體系。積極倡導便利化通關,建立便利高效的邊檢查驗管理體系,爭取將跨境經濟合作區的口岸打造成便利化通關的示范口岸。建立聯合協調管理機構和邊檢管理體系,積極推進簽證互免、互認免檢、司法合作等高效便利的邊檢管理體系建設。

  科學規劃產業布局,吸引優勢特色產業入區發展。堅持開放合作、互補共贏,充分依托中越兩國邊境原有經濟基礎、資源條件和區位優勢,以出口加工業為基礎,以商貿服務業作支撐,以金融服務業為保障,以通訊與信息產業為工具,建立各產業相互協調發展的綜合性產業開發模式。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優質配套服務。加快交通設施、口岸以及物流網絡、物流配送、保稅倉庫等與國際經貿相關的物流設施建設,建立一個便捷、通暢、高效安全的綜合運輸體系。加強口岸硬件基礎設施建設,充分發揮口岸功能,積極建設“一站式”通關口岸,擴大口岸開放,為入園企業提供便利快捷的通關服務。

  (作者系廣西社會科學院東南亞研究所特約研究員、廣西北部灣投資集團公司副總經理)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