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灤集團 轉型“狀元”書寫物流“傳奇”
2011-3-8 21:3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日前,隨著一輛貨車開出,開灤物流中心為山西天脊化肥配送的30噸肥料發往目的地——昌黎。在這里,記者還看到26座大型倉儲庫、5個露天鋼材貨場堆場以及6個品種區。物流中心主任劉鐵印告訴記者,中心儲存有40大類6000多個品種,總倉儲面積達15萬平方米,1月份實現營業收入1200萬元。
開灤物流中心只是開灤集團發展物流產業的一個小小縮影。2010年,開灤物流產業不斷擴大產業規模,拓展業務范圍,全年物流收入達493億元,占集團總收入的五成以上。“現在,開灤集團被煤炭行業稱為‘轉型狀元’,到‘十二五’末,集團物流收入要達到1000億元,做中國現代物流的領軍企業。”開灤集團董事長張文學絲毫沒有掩飾發展雄心。
一個具有130年歷史的傳統煤炭企業,在本部資源逐漸枯竭的情況下,如何轉型發展?2008年,張文學掌舵開灤,在深入調研后對企業發展戰略進行重大調整,轉型發展成為企業發展的主線,物流產業成為集團三大支柱產業之一。
“煤是集團發展之基,立足煤、跳出煤、延伸煤,發揮和利用自身的比較優勢,通過對傳統產業的優化重組、對替代產業和新興產業的培育發展,這樣才能更快地促進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發展方式轉變。”張文學分析道。
在京唐港,投資近9億元、流通量達3000萬噸的國際煉焦煤配送中心項目已經開工;在曹妃甸,投資29億元的國家級數字化儲配煤基地項目正建設得如火如荼。與曹妃甸煤碼頭二期工程相配套,曹妃甸儲配煤基地一期年加工配煤動力煤5000萬噸,二期吞吐量將達到1億噸,建成后預計年可實現物流產業收入450億元。
依托集團的煤炭和港口優勢,開灤物流“煤路港行一體化,三位一體,國有特大型企業生產服務性物流業務剝離,支撐企業轉型發展”等四個方面綜合服務型物流企業發展特色愈發明顯,構建起煤炭供應鏈管理、煤炭市場化交易、煤炭戰略儲備相結合的“三位一體”物流運作新模式,開辟了中國煤炭專業物流領域供應鏈管理的先河,進一步優化了資源配置,提高了煤炭戰略儲備保障能力。這也正是開灤集團物流業快速發展的基礎。
開灤物流的發展定位是做大做高做強,即規模在河北省最大;技術含量高,管理水平高,信息化程度高;優化結構,利用外部資源市場進行優化配置,可持續發展能力強。一批物流實體項目的成功運行為開灤物流業的“做大做高做強”打下了堅實基礎:組建開灤(香港)國際貿易公司,開辟直接從印尼、俄羅斯、美國等區域的煤炭進口業務,擴大國際物流貿易規模;與區域內鋼鐵、電力、水泥、焦化等大型骨干企業實施戰略合作,積極開發社會市場,使第三方物流得到較快發展;整合重組河北汽車集團,汽車貿易物流全年實現收入60億元,同比翻一番多;“兩港”儲配煤基地的開工建設更為煤炭物流插上了跨越的翅膀。
“十二五”期間,開灤集團將加快建設曹妃甸、唐山港、蔚州、興隆四大煤炭物流園區,加快推進空港物流、汽車物流、國際物流、電子商務、逆向物流,大力發展臨港物流,在曹妃甸建立覆蓋東北亞的煤炭交易中心,加之兩港儲配煤基地,形成路港航運一體化的大物流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