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開拓南通服務貿易工作新局面
2011-3-4 23:1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在后工業經濟時代,國際服務貿易發展水平是衡量區域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標志,它關系著區域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質量提升。2010年,針對南通市國際服務貿易發展基本狀況,南通市商務局及時調整工作重心,認真開展基礎調研,加強部門協同,主動作為,努力開拓服務貿易工作新局面。全市服務貿易產業形成了以攜程信息技術(南通)有限公司為代表的一批服務外包產業;以東麗纖維研究所(中國)有限公司、江蘇金太陽布業科技有限公司為代表的一批產品研發、設計出口產業板塊;以海安文化產業園、永興多媒體為代表的文化出口產業板塊;以中外運南通公司等物流企業為代表的出口服務產業板塊。2010年全市外貿進出口210.96億美元,比2009年增長29.8%,其中出口141.07億美元,進口69.89億美元,分別比2009年增長26.2%和37.6%。南通港年吞吐貨物總量1.51億噸,口岸外貿進出口運量2997萬噸,國際集裝箱運輸總量46.2萬標箱,比2009年增長10.5%、3.8%和31.9%。全市國際空運貨物2.31萬噸,國際快件130萬余件,分別比2009年增長10%和18%。
一、抓好“八大”平臺建設,快速推進服務貿易產業發展
2010年,我局致力“八大”平臺建設,快速推進服務貿易產業上新臺階,主要工作如下。
1、推動建設專業大市場。家用紡織品是我市傳統特色產品,也是具有競爭優勢的出口產業。全市有家紡生產企2000多家,從業人員20多萬,年銷售520億元,2010年,全市具有出口實績的家紡企業770家,自營出口14.18萬美元。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市家紡企業主要集中在海門市三星鎮和通州區川姜鎮,并形成了緊密相聯但分別隸屬不同地區的中國疊石橋家紡城和中國家紡城兩個交易市場,不同的行政促成了市場的初期發展但也影響了市場提升。省廳服貿處多次現場調研并具體指導,根據省廳指示,我局多次協調兩個市(區)部門和市場管委會,最終促成了兩個市場首次以南通家紡城的名義共同申報知識產權重點聯絡點單位,被省商務廳、省版權局、省知識產權局列為全省首批知識產權重點聯絡點單位。國家版權局和聯合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高度肯定南通的做法,聯合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助理總干事克拉克專程來通,并授予南通家紡市場版權保護創意金獎,國家版權局在中國新聞出版總署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內主流媒體對南通經驗作了報道。家紡市場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加快了企業國際化進程,有力的推動了南通家紡市場的國際化標準建設,對形成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與此同時,加強了對啟東天汾電動工具市場、如東天一紫菜交易市場的指導。啟東天汾電動工具市場每年舉辦二場國際交易會,每屆均有超百家中東、東歐到會采購,2010年參展企業自營出口3674萬美元;如東天一紫菜市場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專業條斑紫菜交易市場,有完備的交易大廳、倉儲、交易監督和質量追溯體系,每年舉辦6次交易會,參加對象主要是日本、韓國和國內連鎖零售集團,全年交易量近3億元。
2、促進發展文化大產業。我局指導海安縣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了深圳大芬油畫村等文化企業入駐,建成了全國第一家美術文化產業園:“海安523文化產業園”。為推進文化產業發展,我局在文化產業園創建之初,及時參與,幫助企業取得廣交會展位,使得入駐企業當年就實現了自營出口零的突破,目前,已有10多家企業入駐,油畫產品已開始批量出口。我局主動上門,幫助南通市少兒雜技團等文化企業接洽業務,督促企業通過國際服務貿易直報系統及時上報信息。江蘇永興多媒體有限公司是我市文化產品出口大戶,在充分摸清企業情況的基礎上,我們積極向上級部門推薦申請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資金扶持,在省廳的直接關心下,該企業被確定為全國文化出口重點企業,為該企業爭取扶持資金200多萬元。為了全面及時掌握全市文化產品出口情況,我局建立了工作網絡,與文化部門和文化產品出口企業保持經常溝通和聯系,舉辦文化產品出口政策宣講,通過一系列的工作,基本摸清了全市文化出口企業和產品情況
3、幫助搭建銀政合作大平臺。去年,市政府頒發了“關于進一步優化金融發展環境,全面提升金融業服務水平的若干意見”,大大促進了銀、政、企攜手聯動、共同發展的新格局。我局與中國信用保險公司南通聯絡處聯手創建了“貿、銀、信合作平臺”,落實了在信保項下的貿易融資任務,舉辦了產業項目融資信息發布會。目前,全市已有熔盛重工等多家企業實現了銀企合作,提供保單融資便利27億元。當年,還與中國進出口銀行合作,為全市7家企業爭取政策性貸款21.75億元。
4、推進做強現代物流大發展。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市貨代協會日常工作一直由我局具體承擔,我局在承擔管理職能同時,每年還要組織協會活動、人員培訓、貨代考試等協會事務,為改變政企不分的局面,保證外貿貨代協會規范有序運行,在征得省貨代協會的同意和指導的基礎上,我們成功組織了貨代協會改選,改選后的貨代協會職責明確,相關工作更易落實到位,更便于發揮行業的協調作用。2010年,我市貨代重點企業江蘇中外運有限公司南通分公司完成海運進出口集裝箱6.91萬標箱,船務代理2778艘次,進出口貨代量413.6萬噸,空運進出口快件14.76萬票,主營業務收入3.5億元,分別比2009年增長12.7%、2.3%、1.7%、3.7%和31.92%。中國南通外輪代理公司全年完成船舶代理1242艘次,702.13萬凈噸,424.31萬貨噸,市場占有率分別為33.1%、21.7%和20.78%。南通環亞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為1000多家進出口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利用直通轉關空運渠道,直接向海關申報進出口業務8000多批次,比2009年增長12%,被評為南通地區唯一的“全國優秀報關企業”。江蘇省華鼎國際物流發展有限公司為200多家港口、造船企業提供船舶配件物流等個性化專業服務平臺,創建了現代大件物流的特色服務品牌,被評為南通口岸優秀服務單位。
5、著力推進服務貿易大引資。去年,我局進一步加大對商服務貿易業利用外資的推進力度,發展態勢良好。去年,全市批準成立服務貿易業利用外資項目 78 個,協議外資 9.6 億美元,實際到帳9.16 億美元,均占全市利用外資項目數及協議外資、實際到帳外資總量的 21 %、19.3%、31.6%左右。服務貿易利用外資主要集中在現代物流、專業市場、商貿流通等行業。項目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呈現出又好又快增長的態勢。
6、加快推進服務外包大跨越。2010年,我市全年新增服務外包企業162家,新簽境內外服務外包合同額6.33億元,增長122.97%,;離岸服務外包合同額5673萬美元,增長45.63%,執行金額4270.95萬美元,增長30.33%。如皋科技城10萬平方米外包載體即將交付使用,全年新增服務外包載體面積28萬平方米。我市被中國電子商會授予“中國呼叫產業建設示范基地”,南通開發區獲得“2010中國呼叫中心基地”稱號。
7、精心培植會展產業大發展。會展業是會議業和展覽業的總稱,其顯著特點是利潤率高和關聯度強。隨著我市開放型經濟的迅猛發展,我市會展市場從無到有,不斷發展。目前,我市具有一定規模的專業展覽場館共11個,場館總面積近17.8萬平方米,主要有市區體育會展中心、科技館、海門疊石橋家紡產品展示中心、啟東天汾電動工具展銷市場、如東天一紫菜交易市場等。其中市體育會展中心一、二樓展廳面積為1萬平方米,另有貨梯、客梯、庫房、停車場等配套設施,能承辦各類中、小型會展。去年,全市繼續了舉辦“第十屆中國南通港口經濟洽談會”、“張騫杯中國家用紡織品設計大賽”等國內外具有一定影響的大中型會議和展覽會,舉辦了南通國際機床模具展等中小型會展。參展攤位230多個,展位面積6145萬平方米,參展人數10.65萬人。家用紡織品、如東紫菜、如皋花木等會展品牌逐步凸現,會展經濟向良好趨向發展,為我市企業走向國際市場搭建了有效平臺。
8、努力實現管理服務大提升。全年,我們克服人手緊、工作繁重的困難,對符合登記條件的企業,基本上做到隨到隨辦,獲得了轄區內企業的認可和好評。全年登記合同數達40個,金額為3653萬美元。引進額略低于上年,技術引進層次有明顯的攀升趨勢。同時做好企業政策扶持工作,爭取技術進出口貼息資金137萬元。國際服務貿易直報系統的具體工作已形成省市縣聯動工作網絡。上報2010年基本信息企業19家,其中填報具體進出口數據企業12家。
二、高起點做好“五抓”,推進服務貿易產業上新臺階
1、進一步抓好物流產業拓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和江蘇沿海開發戰略兩大國家戰略為南通港口建設和物流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和難得的發展機遇。通過近幾年的建設,我市的港口、碼頭硬件建設已上了一個新的臺階,而物流企業以及營銷網絡的引進尚相對滯后,其中服務業發展可釋放的潛在空間巨大。今年和“十二五”期間,我局將根據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一是加大港口、碼頭、機場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加快現代物流等臨港型服務業發展,在洋口港碼頭、興東機場對外開放建設的同時,做好物流設施建設。二是做好大宗原材料進口物流設施建設,重點做好進口礦砂、棉花、大豆交易市場建設。三是推進物流一體化建設,積極發展第三方物流,推動物流產業升級。四是招引一批龍頭型、基地型物流企業落戶,構建臨海物流基地。
2、進一步抓好專業市場建設。目前,基本形成了以高新技術產品、機電產品、紡織服裝、家紡產品等出口產品的格局。經不斷轉型升級和產業提升,出口產品不斷優化,形成了船舶、海洋重工、電動工具、床上用品多個產業集群。新的一年,將在加快產業版塊培育的同時,加強出口基地建設,把市場、會展產業和公共平臺建設作為基地培育的重點內容。
3、進一步抓好研發產業項目。產業的發展促進我市生產服務業領域向縱深發展,新的一年,將以江蘇熔盛船舶工程研究設計院、南通中遠船務海洋工程設計中心、東麗纖維研究所、江蘇金太陽面料設計中心、南通聯亞藥業等一批企業研發中心為重點,培育撫持船舶、海洋工程、紡織、醫藥等研發產業發展,并在此基礎上推動技術的轉讓服務,培育技術服務市場。
4、進一步抓好加快文化產業培育。繼續辦好張騫杯中國家紡設計大賽,進一步完善版權交易市場建設,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推進海安文化產業園建設,鼓勵文化企業參加各類展覽會、交易會,加快文化產業“走出去”步伐。加強與相關部門合作,研究出臺扶持文化產業出口的政策。
5、進一步抓好呼叫產業發展。推動攜程信息技術增速發展,加快建設“亞洲最大呼叫中心”。 繼續加大與中國電子商會、呼叫產業聯盟的合作交流,通過舉辦論壇、組團參觀考察等形式提升南通“中國呼叫產業城”的品牌形象。繼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拓展服務外包領域和規模。
新的一年,南通商務局將在省廳的領導下進一步加強服務貿易推進體系建設,加強服務貿易推進力度,確保服務貿易增長速度高于貨物貿易增長速度,加快實現發展方式轉變。
(首發子站:江蘇南通商務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