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壓力不減 2月購進價格指數環比再升
2011-3-4 19:1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CFLP)3月1日發布的2月份PMI為52.2%,顯示經濟仍處于擴張區間,但環比回落0.7個百分點,回落幅度較1月份明顯縮小。 值得關注的是,持續上揚的購進價格指數全面超過50%,致使該月食品加工及農副食品制造業PMI回落到49.3%,為最近兩年首次回落到50%以內。
2月份PMI繼續回落,回落態勢已持續了3個月,國研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認為,這預示經濟繼續走低的可能性加大。但PMI仍然在50%以上的水平,表明經濟回落的幅度不會很大。
PMI連續3個月回落
CFLP公布的PMI從2009年3月升至50%以來,迄今已連續24個月保持在該水平之上。
不過,自去年12月結束連增勢頭后,如今已是PMI連續第3個月回落。數據顯示,整體回落幅度逐步收窄,去年12月至今年2月分別為1.3%、1%和0.7%。
湘財證券宏觀分析師徐廣福認為,經濟增長有所回落,但仍處于潛在水平之上。雖然PMI自去年12月以來持續回落,但上月的環比回落持續收窄,且其絕對值仍處于52.2%的較高水平,顯示經濟增長并無大礙。
從2月PMI的11個分項指數來看,整體仍延續回落態勢,但降幅明顯縮小。同1月相比,新出口訂單指數、積壓訂單指數、進口指數、購進價格指數略有上升,升幅在1個百分點以內。
其余7個指數均回落,其中生產指數、產成品庫存指數、原材料庫存指數、采購量指數回落幅度較大,超過1個百分點,尤其以采購量指數、原材料庫存指數回落最為明顯,幅度超過2個百分點。
另外,經季節性調整的匯豐中國制造業PMI也從54.5%下降至51.7%,創7個月新低。該數值仍低于長期平均值(52.3%),指數的環比降幅也是2004年4月本項調查開始以來的最大降幅之一。
匯豐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認為,2月制造業經營狀況下滑,一方面受春節假期效應的影響,另一方面也說明緊縮政策的效果開始逐步顯現。
通脹壓力仍未減輕
PMI中購進價格指數居高不下,高漲的成本壓力仍在制造業企業中積聚。
2月PMI購進價格指數為70.1%,較1月上升0.8個百分點。分行業來看,20個行業全部高于50%,其中以石油加工及煉焦業、紡織業、金屬制品業為首的10個行業達到70%以上,部分行業更是高于80%。
CFLP報告指出,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對制造業造成很大壓力。一些行業發展已現減速跡象。例如,2月份食品加工及農副食品制造業PMI指數回落至49.3%,為最近兩年首次回落到50%以內,上游原材料價格快速上漲,對下游行業生產活動已產生明顯抑制。
一位CFLP內部人士表示,目前能源和基礎性行業面臨的原材料價格上漲壓力最為突出,相比之下,生活消費品類企業購進價格指數漲勢已基本穩定下來,說明國家穩定市場價格的調控措施在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消費品領域收效較為顯著。
目前,中東地區局勢動蕩,原油供應增長不確定性較大,后期仍有繼續上漲的沖動,美元貶值、以美國為首的主要發達經濟體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也將給我國帶來較大的輸入型通脹壓力。
上月PMI進口指數環比上升0.9個百分點,而CFLP統計進口指數的主要參考就是企業的原材料進口數量。上述人士分析,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表現出上漲趨勢,企業為避免付出更多費用,選擇提前進口原材料的可能性確實存在。
本月制造業生產或回升
“經濟先行指數下降并不意味著未來經濟發展趨勢不樂觀。”這是眾多分析師點評2月份PMI時的主要觀點。
“3月PMI繼續下降的可能性比較小,一是目前降幅在逐步收窄,二是節日影響消失后,按往年經驗,經濟也會呈季節性擴張!盋FLP上述人士這樣說到。
他還說,如果出現增長,增幅不會太高,因為由國家主導的投資拉動效應正逐步消失,而且去年的增長基點要比今年低很多。
2月份,PMI產成品庫存指數為46.4%,繼1月回落0.8個百分點以后,再降1.5個百分點,原材料庫存指數回落更加明顯,幅度超過2個百分點。
前述人士認為,受2月工作日減少和此前節能減排的影響,目前制造業部門產成品庫存正在加快消化,現在去庫存化基本完成,后期面臨極大補庫需求,會帶動制造業生產活動回升。
上海證券宏觀分析師胡月曉認為,在前期出臺的控制物價的一系列綜合措施下,需求的過度擴張勢頭被抑制,總需求的適當放緩有助于緩解經濟結構轉型的市場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