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濱海弄潮 用脊梁架起一條海上大道

2011-3-4 18:0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曹妃甸,這個已有5000多年歷史的小島,地處唐山南部沿海、渤海灣中心地帶,原本是一個由古灤河入海沖積而成的帶狀沙島。 
  京唐港作為1989年新建的一個新興港口城市,溝通華北、東北和西北地區的最近出海口,腹地廣闊,貨源充足,交通便捷。 
  雖然這兩個城市在幾年前都是不被人知,但在國家的大力扶持下,與自身獨特優勢的作用下,他們正以獨有的姿態展現在人們面前,但是這兩個城市的天然相隔卻成了阻礙其發展的重要瓶頸。隨著唐曹高速等一系列高速公路應運而生,連接兩港的血脈之路——唐山濱海大道,更被提上了日程。 
  在接到建設唐山濱海大道這一任務后,中建各局高速公路的建設精兵們在美麗的渤海之濱,展開了一場群雄涿鹿,拼速度,比質量,爭先機,展實力的壯美畫卷,滄海橫流,方顯鐵軍本色,由中建二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第五標段更是脫穎而出,高標準起步,高速度推進,高質量建設,高技術支撐,高水平管理,敢想敢干,死咬工期質量,不懈怠,不氣餒,啃下鹽堿灘涂的硬骨頭,全面展示其快速、高效、臻于至善。 
  快速適應 做好“BT”管理第一關 
  作為土木公司參建的第一個BT項目,本身的內涵也就注定了他所具有的歷史使命,建設其本身就擁有了非凡的意義,雖然沒有現成的運作模式可循,沒有經驗豐富的前輩做指導,2009年3月,項目經理翟曉林帶領先遣人馬來到工地的時候,呈現在他們面前的是萬畝蝦塘和沙鷗翔集的壯麗美景,美麗的大自然讓渤海之濱更顯的蔚為壯觀,但同時也讓他們感到隱隱的壓力,鹽堿灘涂升平道,一年后馬上就要成為現實,征遷工作,合同簽訂都還沒有完善,更是擺在他們面前的難題。 
  作為一個陌生的合同領域,土木公司的領導班子多次召開會議,對這一合同模式進行深入探討,同時在全司范圍內調集專家級合約能手,全方位打造“BT”建設的精品團隊。 
  BT模式作為“建造—轉移(Build-Transfer)”經營方式,其本身所簽訂的回購協議和回購擔保,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中國建筑這種大型建筑施工企業而言,BT方式是一種良好的投資渠道,通過BT項目參與工程建設,既有利于避免與中小企業的惡性競爭,又能發揮自身技術和資金的綜合優勢。這些都為濱海大道的建設奠定了前期基礎,但是理論永遠只能停留在紙面上,真正的實踐起來還是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第五標段的參建人員從快速適應入手,在中建指揮部和唐山建設指揮部溝通的過程中,完善BT合同的要求,明確了各方的責任,細化和理順了工程管理各部門、總監辦、駐地辦以及各施工單位的職權范圍和工作流程。在工程建設中及時溝通、共同研究解決征地拆遷補償、計量支付、設計變更等需要雙方共同拍板的問題,初步摸索出一套符合實際情況,具有可操作性,科學合理的BT項目管理辦法,確保了工程快速推進、和諧建設。 
  高效管理 駛進濱海快車道 
  在第五標段項目經理翟曉林的桌子上,唐山市濱海大道海港開發區至曹妃甸段施工設計圖紙還沒開工就已經翻爛的不成樣子。作為河北第一觀景大道,土木公司承建了其中約5.9公里的里程,三年的工期全部壓縮到17個月,這就意味著在這期間要填筑18公里的進場便道,處理軟基170多萬延米碎石樁,土石方103.7萬立方米,更有控制性工程中橋1座,收費站1座,箱涵8座。工期任務緊,節點難度大,又因蝦農阻擋等,造成一部分的工期延誤,使工期更為嚴峻,事關2010年10月通車目標,事關鐵軍風范能否屹立不倒。 
  困難面前不氣餒,不退縮,成績面前,不驕傲,不逞強。精衛填海,滄海造田,領導班子的團結直接關系到整個濱海大道建設的事關成敗,班子成員始終堅持親臨一線,靠前指揮,千方百計,確保工期,項目部在各個節點召開動員大會,項目經理翟曉林在動員大會上的話語至今讓每一個人記憶猶新,“咱們不能坐在家里等,就是萬丈深淵,咱們也要殺出一條血路。”字字擲地有聲,于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大戰場面在濱海大道如火如荼的展開。 
  “5+2”“白+黑”,爭分奪秒,全力以赴,征遷問題難,項目部就派專門領導蹲點調查;環境風險大,就組織專門人員編制可行環境預警方案;施工場面24小時輪班,不論酷暑寒冬,不論陰晴雨雪,哪里的困難都永遠是暫時的,哪里的痛苦永遠是喜悅的開始,合同交底、技術交底、人員落實、通力合作,不論是碎石樁的徹夜通明,不論是箱梁預制的晝夜奮戰,不論是中橋打樁時的團結拼搏,不論是路基填筑的精準化控制,各個細節,各個節點,繁雜而渾然天成。 
  工程建設現場復雜多變,隨時可能出現突發事件,地質問題、技術問題、安全問題、質量問題,這一系列的考驗讓全體濱海大道的建設者們始終沒有松下一根弦。項目總工帶領著一批技術骨干,死盯施工現場,針對現場隨時可能發生的問題,設計方案,技術交底,加班加點是常事,但是他們第二天仍然都是帶著略顯紅腫的眼睛又投入到緊張的施工過程中。 
  濱海大道建設到2010年4月份,全線粉煤灰告急,全線風化巖告急,全線搶工期讓原材料物價飛升,同時料源的短缺直接影響到工程進展,第五標段在前期雖然儲備了大量的原材料,但因場地不夠,使其杯水車薪,項目經理急了,物資部更急了,他們就干脆直接蹲在供料商的料場,直接押送車隊,搶運物資。 
  人家說合約部的嘴,物資部的腿,都在濱海大道得到了最有力的詮釋。與分包商打交道,合約部永遠都是沖鋒陷陣第一人,調價還價,你來我往,對合同的評審,對關鍵點的把握,特別是在”BT”大環境下怎樣實現雙贏,用他們的話說 ,一定要為工程建設做好排頭兵。 
  工程到了大干階段,辦公室也開始全方位備戰,2010年中秋,中橋進入最后的沖刺階段,項目部調入了大量的人員,綜合辦公室衣食住行都統籌考慮,并在他們到來的時候送上了項目部對他們的慰問,溫暖廣大農民工朋友的心。 
  “駛入濱海快車道”不是簡單的一句話,更是項目部團結一致,精誠所致的結果,一線員工堅守崗位,服務部門無私奉獻,技術部門全力攻關,這是一種速度和精神的證明,更是一種快速推進,無私無畏土木人精神的傳承,就在這左突右進中,項目部管理工作日臻完善,科技成果顯著提高,建設團隊日趨成熟,也成就了這支敢拼敢打的隊伍走的更遠。 
  科技創新 質量安全泰山不到 
  作為全國第一條以軟土地基淤泥質底層作路基的高等級公路,濱海大道的建設可謂充滿了艱辛和拼搏,碎石樁地基處理,土工格柵,沖擊壓實新技術等都讓這條路充滿了科技的分量。 
  “修這條路,可真不容易!”項目經理翟曉林如此感慨,這里,灘涂濕地、沼澤葦塘、河流溝渠、大清河鹽池更是給建設者提出了巨大的難題。這種惡劣的地質條件,要修建出高質量的高速公路,既考驗著建設者的質量管理,又考驗著科技攻關。 
  “科學的規劃、向科技要效益,果斷的采取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快速推進濱海大道,高質量的保證其質量,節約建設成本”一時間這些話語成為項目經理翟曉林每次必談的話題。 
  針對其地質條件,項目部在于專家等溝通的基礎上,大面積采用了碎石樁治理沙土液化技術,用振搗碎石樁全力保障地基的承載能力,2009年 7月17日,第五標段第一根碎石樁試打成功,這也意味著面對新工藝振動擠密碎石樁有了一個質的飛躍。第五標段所處位置為大清河鹽場,這里一步一個鹽池、蝦池、魚塘,海域中兩步一個深坑,每天一次潮汐,這些客觀因素使濱海大道成為土木公司建設史上史無前例的挑戰。為確保第一根樁的順利完成,工程技術人員做了大量實驗,并對在試驗中反映出來的質量控制難點,科學論證,優選多種方案,最后采對振動頭工作頻率、激振力、倒入碎石高度、振動器密實電流、留振時間、拔管速度、加固密度進行全程的質量監控的手段,為170多萬延米的碎石樁的順利保質保量完成打下了堅實基礎。同時針對重點的軟基地段,采取拋石擠淤,邊填邊壓,這些都為沿海地質條件下修建高速公路積累了大量的可靠數據和經驗。 
  項目部專門成立了科技攻關小組,對施工方案進行優化處理,以縮短施工時間。在濱海大道水泥穩定土填筑階段,為了加快施工速度,合理安排各結構層的施工工序,項目部果斷采取多臺階流水作業,當底基層的混凝土養生期一結束,負責下一層工序的人和設備就要到位,并有專人負責操控協調,如此,多臺階流水作業法是公路工程施工組織的科學方法。將其成功地運用到具體施工中,大大加快了施工進度,創造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針對濱海地區冬季氣候寒冷的問題,制定了專門的《冬季施工方案》,通過加強對原材料的控制,混凝土拌合和運輸過程中的保溫及后期養護,又在零下二十多度的渤海之濱再次證明了鐵軍的不凡魄力。 
  充分的運用新技術,推廣應用新材料,大大提高效率和質量水平,用科技創新奠定整個濱海大道屹立不倒的基石。 
  和諧發展 敢為天下先 
  濱海大道地處生態環境比較脆弱的濱海區域,放養價值比較高的河豚、海參、南美蝦等,對環境的要求相當高,稍有不慎,就會出現嚴重的環境隱患,濱海大道沿線村莊多,附著物多,沿海養殖灘涂面積大,必須要達到人和自然的和諧發展,才是永恒的主題,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對沿線鹽場生產、水產養殖和周邊環境的影響,也是建設者們一直在考慮的問題。 
  項目部從“建筑與綠色共生”這個核心環境價值觀出發,預先在施工中埋設水泥管等保證養殖戶的過水需要,同時對在施工現場所產生的生活垃圾運送到較遠的公共垃圾集中進行銷毀,同時做到車車有苫蓋,做好18公里便道的降塵工作,最大化的降低因施工所帶來的環境污染。盡管這些環保“細節”,增加了很大工作量,但只要有利于環境保護、能方便百姓生活,工作量再大也是值得的。 “外觀滄海、內觀碧湖”,如今行走在濱海大道上,真正的體會其別有洞天,遠眺一片天藍,鷗鷺齊飛,馳騁于這條海上公路,感受那種雄渾和浩蕩,建設者是最可愛的,更別說他們所見證其快速、高效的一切。 
  “這里就是我們的又一個戰場,我們要用全力去實現其所能發生的一切。” “只為成功想辦法,不為失敗找理由” 
  “全力拼搏,敢為天下先,勇于擔當,開創新局面” 
  …… 
  自從2009年6月,施工車輛卸下第一車便道用土,中建二局土木公司在渤海灣的會戰就正式開始,30天之內,一定要填起通往濱海大道的“生命線”,到7月底一定要保證碎石樁機進場就位,10月底,主線左右便道一定要保證其通車…… 
  所有的節點目標不止一次的在每天的碰頭會上強調,翟曉林這個經歷了數十個項目的項目經理,更是用他的務實文化、領先文化在濱海大道上馳騁著他的智慧和決心。 
  全線第一個打樁,全線第一個開挖涵洞,全線第一個施工便道全部通暢,全線第一個圓滿完成全部任務……這些都與項目部形成的“節奏要快,步伐要大,拳頭要硬,出拳要狠”的理念分不開,對工程質量嚴格把關,對安全隱患全力排除,對工程進度全方位跟蹤,在基礎設施領域做大做強,在資源配置上全面優化,在控制節點上條分縷析,在目標責任上毫不懈怠,全體職工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單是能繞地球4圈的170萬延米碎石樁全部完工就給我們不小的震撼,“一天兩片箱梁的速度,一天碎石樁超千根的勁頭”都在另一個層面上突出了施工場面所能有的熱烈。 
  “顧全大局,不等不靠”,與兄弟標段的情誼更是傳為濱海大道的一段佳話,六標、七標這兩個都有結構物的標段,他們在困難時,第五標段總是第一個放棄自己的休息時間,加班加點保證其混凝土供應正常,從而也保證了濱海大道結構物施工跟的上,干的好…… 
  臻于至善 大道向海勝景開 
  唐山灣畔浪潮澎湃,大道向海勝景開。這條道路更多的是凝聚了上級領導的關心和眾多建設者的決心,施工期間,總公司、局以及公司領導多次到工地現場進行慰問,曾肇河、李家彬、羅世威、王秋山、劉建波多次蒞臨現場,這是對工作的關懷,更是對工作的一種鼓勵。 
  兵法有云:“謀而后動,勝算于先”,作為項目經理的翟曉林給了這句話最真的詮釋,面對一個個工程難題,面對一波波的多變的復雜環境,他總能提前著手,以一個戰略家的眼光,向科學預案要效率,用他的話說,唐山濱海大道建設的過程是向拼搏精神要動力的過程,不管是前期進場還是后期施工,不管是酷暑難耐還是溯九寒冬,與業主協調,與監理對接,他身體不好,但是多少次正在插著吊針而又跑去工地,他脾氣不好,但是多少次發脾氣的背后是對企業的負責和對青年人成長的期望,每一個足跡都踏踏實實,每一個工程都漂漂亮亮,大膽應用新科技成果,為濱海大道的施工做出表率,都是業主都他最美的贊譽。 
  在第五標段,李明和李銘的故事更是傳為一段佳話,為了區分,大家就冠以大小李明,項目部的小李銘主管施工,大李明主管協調,一前一后,一外一里,相互映襯,相互扶持。工地現場總能看到小李銘忙碌的身影,機械調配,人員安排,作為項目副經理的他對濱海大道傾注了太多的心血,從開工到建成他沒有回過一次家,每一個工序的控制,每一個節點的完成,每一道難題的解決都讓這個三十多歲的漢子牽掛于心。而大李明更是被指揮部的領導稱為協調工作“拼命三郎”,和村民講政策,和鹽場談條件,和指揮部對接,各項協調,五標是做的最好的,大李明帶領著他的團隊,上到政策的宣講,下到現場的勘探,他總能找到一個平衡點,快速的解決問題,消除工程建設的攔路虎,切實的為工程建設服務。 
  當然還有更多奮斗在一線的同志,里面有工作幾十年的老職工,有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他們懂技術,能吃苦,他們體味過逢年過節合家團圓自己卻鏖戰在施工一線的滋味;體驗到了雨雪交加中大干快上、酷暑難耐中汗流浹背的滋味。但是就是他們的摸爬滾打才成就了這樣一個鐵軍的隊伍,歷練出了再高速公路上奮勇拼搏的精品團隊,他們不斷的創造,不斷的完善,脫穎而出,真正歷練成了南征備戰的勁旅之師。 
  濱海弄潮,海生平道,打造精品BT團隊,營造快速、高效的務實文化,濱海大道不僅僅是一條道路的修起, 更見證著一個新的時代發展的縮影,這條道路承載的不僅僅是建設者的厚望,更有著千萬唐山人民的重托,它必將為唐山灣“四點一帶”沿海經濟發展戰略部署的實現奏響更加優美和諧的動人樂章,新的足跡總是泛起在浪潮退卻后, 每一步的成功只能是暫時的歷史,這條道路的施工難度, 施工工藝在國內都是首屈一指,這就更加讓我們感到肩上所承載的力量,掬海入懷,氣勢如虹,唐山濱海大道的建設必將成為沿海公路建設的一座豐碑,就讓這座豐碑指引著我們前進的道路,走出屬于我們自己的一片天地。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