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1+1+1大于3":綿延不絕的影響力

2011-3-4 1:1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就海關特殊監管區和港口而言,多以保稅港區的形態分布在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在內陸地區構建國際內陸港似乎毫無經驗可循,人們常常說“摸著石頭過河”,可現在,連石頭都沒有,該如何開展工作呢? 
    “2008年,陜西省委、省政府和西安市委、市政府,將在不沿邊、不沿海、不沿江的西安建設中國最大的國際內陸港、全球商貿物流中心和世界一流的現代服務業示范園區的重任交付給剛剛重新組建的西安國際港務區管委會,我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真正的大規模、大動作推進從此開始。我們首先就國際港務區的發展戰略、總體策劃、總體規劃、綜合保稅區等項目面向全球進行國際招標,邀請國際、國內各領域內的知名專家,不斷深入討論,深化成果,并在此基礎上結合陜西、西安實際,探索出了國際內陸港發展路徑。”韓松說。  
    建設者們始終發揚打破常規、日以繼夜、爭分奪秒、頑強拼搏的精神,僅僅9個月就建成了西安保稅物流中心,在2010年鄭重兌現了“核心區兩年內建成并投入運營”的莊嚴承諾,為中國貢獻出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內陸港”。 
    而今,這個國際口岸再次升級,西安綜合保稅區也獲批,我們相信,西安綜合保稅區和西安鐵路集裝箱中心站、西安公路港的功能連接和疊加,將產生“1+1+1>3”的效應,利用、運用好這種放大了的疊加效應,就自然并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發展模式。  
    正是在探索中形成的這套模式,在2010年引發了包括國務院辦公廳、財政部、交通運輸部、工信部、海關總署等多個國家部委領導及區域經濟學家、產業經濟學家們研究的興趣——他們紛紛前來調研西安的經驗,并稱之為“國際內陸港發展模式”,而在此后,各方的研究成果以及所提出的真知灼見也成為“國際內陸港發展模式”的重要補充。 
    在這套模式之下,發展的不僅僅是自身,西安國際港務區的運營對產業、企業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力。突破了西部大開發物流瓶頸和內陸地區外向型經濟瓶頸的西安國際港務區,將會以其優惠的稅收政策、快捷的集疏運體系、完整的產業配套鏈、最新的市場信息流、方便的融資渠道、強大的保稅物流功能、高效的行政服務架構等,使西安真正成為承接東部沿海和國際產業梯度轉移的洼地、激活科教人力資源的孵化器、拉長產業鏈條的平臺、發展高端服務業的核心區、吸引大集團集群發展的磁場、虹吸生產性服務業的樞紐。關中—天水經濟區,尤其是陜西、西安的投資環境將會因此得以極大改善,從而加快世界500強、跨國公司在西安四區兩基地設立地區總部和研發中心的步伐。 
    事實上,西安國際港務區美好的發展前景和強大的輻射功能,在發展伊始就受到了多家有遠見的企業集團的青睞。現在,西安公路港、新加坡訊通西安分撥中心、西安華南城、國際陸港現代物流企業總部聚集區、西安廣匯汽車物流園等一批項目已經開工建設,泰國國家物資儲備局、中國電信、海爾集團、陜西電子信息集團、西安邁科國際金屬集團等一批企業已和園區簽訂了投資合作協議;此外,又與沃爾瑪、聯邦快遞、馬士基等世界五百強企業和聯想集團、中國移動等國內五百強企業以及臺灣鄉林集團、臺灣特立集團等臺企達成合作意向。隨著西安國際港務區功能的不斷升級、產業的不斷聚集,以國際內陸港口岸服務功能平臺為核心、以臨港產業組團、國際貿易組團、國內貿易組團、信息產業組團、生產型服務業組團、生活性服務業組團等支撐的六大百億產業組團體系將快速成型。 
    致力于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先行示范區的西安國際港務區,在“一年打好基礎、兩年核心區運營、三年初具形象、五年形成規模、七年形成新城輪廓”的近期目標實現后,將大幅提升西北地區、陜西、西安的對外開放度,提高對外開放質量,形成內陸地區與沿海地區、世界各地內外聯動、互利共贏的便捷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提高陜西、西安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參與國際分工與合作的能力,走出一條具有內陸特色的開放之路。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