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外貿二月逆流 再現月度貿易逆差

2011-3-31 13:2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春節后,中國外貿入超再現。   3月10日,海關總署發布的2月貿易數據顯示,中國大陸出口967.4億美元,進口1040.4億美元,逆差73億美元。
  這已是最近十年來,中國大陸第五次在圣誕節和春節后出現月度貿易逆差。之前的四次,分別發生在2003年、2005年、2008年和2010年的年初。但在今年的春季,美歐經濟復蘇態勢正在鞏固,多數投行一度對中國2月貿易看多。
  數據出爐后,摩根士丹利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王慶在發給《財經》記者的英文郵件中,用了“surprise”(吃驚)一詞。
  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下稱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則對《財經》記者稱,2月出口同比增長僅為2.4%,“大幅低于市場預期的27.1%和我們預期的19.6%”。此前,市場預期2月貿易順差49億美元,中金公司預期順差47億美元,與實際逆差73億美元顯得“南轅北轍”。
  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對《財經》記者表示,除了季節性因素,中國政府“擴進口”與美聯儲二次量化寬松(下稱QE2)兩大政策助力了進口大宗商品量價齊升。
  更多學者和外貿界人士則向《財經》記者表示,這種暫時性的逆差并不值得擔心,即使未來形成某種趨勢,亦是對中國多年外貿順差的一種平衡。商務部長陳德銘在今年初接受《財經》記者專訪時已經表示,進出口的再平衡,是商務部今年和今后的一個工作重點。
  大宗變量
  海關總署發表的2011年2月全國進口重點商品量值表顯示,鐵礦砂及其精礦4864萬噸,1月-2月累計進口1.17億噸,累計同比增長22.6%;進口均價為154.3美元/噸,1月-2月累計同比上漲62.2%。價格增速大幅跑贏數量增速,其結果是1月-2月累計鐵礦石進口金額同比翻番。
  原油與大豆亦然。同期進口重點商品量值表顯示,1月-2月原油累計進口3562萬噸,累計同比增長17.2%;進口均價為676.3美元/噸(約合96.6美元/桶),1月-2月累計同比上漲19.5%。量價齊升之下,1月-2月原油累計進口金額大漲四成。而大豆進口745萬噸,增長6.1%,進口均價為566.7美元/噸,上漲22.7%,進口金額大漲三成。
  2010年11月4日出爐的QE2是此輪大宗商品暴漲的根源。彼時,美聯儲宣布,釋放總計6000億美元的流動性,讓8月風聞QE2即將出爐便開始貶值的美元進一步走低。由于美元與大宗商品的蹺蹺板效應,美元走低之時,以中國為首的新興經濟體不得不承受輸入性通脹之苦。
  商務部3月7日的一份報告稱,進口原油當月進口均價自2009年以來震蕩走高,2010年5月達每噸599.6美元,此后雖有所回落,但12月持續反彈至609.4美元/噸,同比上漲9.3%,環比上漲5.7%,12月進口均價為年內最高點 恰與QE2發揮效應的時間吻合。
  與美元貶值效應吻合的包括了幾乎所有大宗商品。以鐵礦砂為例,商務部監測報告稱,2010年12月,中國大陸進口鐵礦砂平均價格為146.1美元/噸,同比上漲68.1%,環比上漲0.5%,連續四個月穩居每噸140美元以上高位。
  成本累及
  與之前數次月度貿易逆差相同,圣誕節后的外需稍減、春節前集中報關(1月順差64.5億美元,比2月多,比去年12月少)、春節后的產能利用率偏低均是近年來反復出現的狀況。
  2011年2月全國進口重點商品量值表顯示,集成電路、電動機及發電機、成品油、焦炭及半焦炭、煤、鋼材、集裝箱、鋼材等設備類、資源類產品的出口仍為正增長。而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燈具、塑料制品、家具及其零件、鞋類、玩具、服裝及衣著附件等部分加工類貿易出口下滑幅度均超過10%。
  商務部3月7日公布的一份加工貿易報告稱,加工貿易轉型升級遭遇生產經營成本上升的拖累。2010年,國內皮革、尼龍、橡膠、聚酯纖維等原材料價格不斷攀升,尤其是棉花價格的大幅上漲,傳導至下游紗線、布匹等材料價格也持續走高。
  同時,勞動力成本上升、資金短缺、用工難等問題也制約著中國加工貿易企業轉型升級。受此影響,一批跨國大型制造企業開始轉向要素成本低廉、勞動力資源豐富、產業環境日趨成熟的越南、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地區;而中國加工貿易企業不僅面臨資金緊張和生產成本上升的制約,在技術儲備方面的能力薄弱,行業轉型升級任務艱巨。
  在輸入性通脹與貨幣超發、(人力、土地等)成本推動因素共同推高CPI(2月CPI為4.9%)之際,中國人民銀行宣布自3月25日起年內第三度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此番新增的0.5個百分點預計將回收3500億元流動性。
  境外變數
  但更大的變數卻在境外,這既涉及市場需求,更關系能源和資源供給。
  首先是中東、北非的局勢究竟會演變到何種地步,油價持續飆升到何時?3月18日,一位中央部委官員告訴《財經》記者,因為中東、北非局勢動蕩,他需要緊盯石油價格走勢,近來每個周末都在加班。
  其次則是日本地震的經濟后果,將會給全球金融業和實體經濟帶來多深的影響,相關部委亦在密切關注。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對《財經》記者表示,高企的油價等大宗商品價格,必將嚴重影響中國大陸今年的貿易格局,“2007年-2008年的高油價,還要高房價和高杠桿率撐著,目前光憑恐慌心理這一項就能把油價推過100美元,簡直就是泡沫再現。”
  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透露,根據中行研究團隊測算,如果石油價格突破130美元/桶,30余年前的石油危機或將再現。彼時,匯率與利率必將雙率齊升,以抗擊史無前例的輸入性通脹,“當然,現在還沒有定論,大家都還在觀察,都在測風向。”
  在市場一片謹慎悲觀的論調之下,諸多投行并未改變中國大陸全年順差的格局預期。王慶、彭文生、曹遠征等人均表示,西方主要經濟體的復蘇態勢鞏固,是他們認為“順差會縮窄、但順差肯定會存在”的主要原因。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