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廣西“織密”農村公路網 鄉鎮通達率為100%

2011-3-31 10:2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十一五”期間廣西農村公路跨越發展促民富得民心 
  農村公路,是廣袤鄉村的發展路,是縮小城鄉差別、實現統籌發展的民心路,“織密”農村公路,使之通鄉達村,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破題之舉。 
  “十一五”以來,廣西農村公路為統籌城鄉、促進“三農”發展提供了強有力支撐。到2010年底,廣西農村公路總里程為8.815萬公里,占全區公路總里程的86.6%,其中縣道2.4311萬公里,鄉道2.8068萬公里,專用公路569公里,村道3.5202萬公里。全區1126個鄉鎮通達率為100%,通暢率為99.73%;1.4354萬個建制村通達率為99.18%,通暢率為58.52%。 
  告別了崎嶇不平、泥濘難行,告別了信息閉塞、落后貧窮,一條條農村公路把小山村與外界連接起來,成為廣大農民的致富路、放心路、民心路。 
    大力修路惠民生 
  “只要是修路需要,我拆房子、砍果樹都不心痛。”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果敢村60歲的羅老漢在修路過程中,與交通運輸部門工作人員一起拉線定桿,第一個主動把自家0.4畝水田捐了出來。 
  “過去是政府要求修路,現在是農民主動找到交通運輸部門要求修路。”廣西交通運輸廳廳長潘巍說。 
  連綿的大山影響了凌云、樂業、田林、西林和隆林等五縣(自治縣)的經濟發展,2008年,自治區黨委、政府決定在桂西五縣投資14.1億元開展基礎設施大會戰,其中,交通項目建設計劃97項987公里,計劃總投資2.3416億元。 
  這一消息猶如春風,讓桂西五縣農民群眾歡欣鼓舞。隨著項目的開工,涉及村屯的勞動力都主動來到工地上,甚至六七十歲的老人、上學的小孩都加入了勞動隊伍,外出務工的青壯年也毅然返鄉投入修路,僅西林縣群眾自籌資金和投工投勞折款就達8000多萬元。 
  諸如此類合民意、促民富、得民心的交通建設大動作還有大石山區交通基礎設施大會戰、興邊富民交通基礎設施大會戰、田東通建制村水泥路試點工程項目、河池農村公路示范工程等。 
  近年來,各級政府充分發揮在農村公路建設當中的主體作用,從資金、項目、政策、規劃上全面推進有關工作,切實加強農村公路項目建設。博白縣2010年投入財政資金5330萬元,計劃從2010年至2012年投資4.5億元以上,實現全縣村村通硬化公路和100戶以上村屯基本實現通硬化路的目標;早在2007年,靈川縣人民代表大會就通過決議:縣政府從2007年至2010年,每年籌集資金1300萬元以上,“十一五”末在全縣實現100%行政村通水泥(油)路目標,從法律意義上保障了農村公路建設的推進。 
  據統計,“十一五”期間,廣西農村公路建設累計完成投資175.6億元,是“十五”期間投資75.8億元的2.3倍,建設里程4.1908萬公里,規模之大前所未有。目前,廣西99.7%的鄉鎮通油路、100%的建制村通公路、58.52%的建制村通水泥路,分別比“十五”末增長21.64%、8.97%和30.57%。 
    山鄉通路促民富 
  “條條大路通農家,路面平整又硬化。拉進運出省勞力,科學發展魅力大。感謝政府來重視,丟了扁擔車子化。”這是一段河池村民們編唱的山歌,樸實的語言唱出了農民在修通農村公路后的喜悅心情和便利交通給農村帶來的巨大變化。 
  宜州市北山鎮波串村以前只有一條兩米多寬、坑坑洼洼的泥路,村里大量農副產品運不出來,年復一年演繹著腐爛、變質、傾倒的揪心和遺憾。農民趕圩都靠步行,賣一噸甘蔗要比其他地方少收入30元錢,買肥料回家,只能肩挑背扛。 
  2010年10月,近7公里長的村道通車了,進村的車可以直接開到農戶家門口,村民們的笑臉如綻開的花。“以前賣蠶繭擔心沒有老板收貨,晚上連覺都睡不好。如今路修好后,我們是坐在家門口,哪個老板給的價高才賣給他。”波串村村民對家門口新修的道路贊不絕口。 
  廣西交通運輸部門在確保完成工程建設任務、解決行路難問題的同時,盡可能地幫助群眾就業,增加當地農民收入,從修路一開始就讓群眾直接受益,做到農村公路建設自始至終惠及農民群眾。如南丹縣出臺《組織農村勞動力參加農村公路建設工作方案》,明確盡可能安排當地農村勞動力參與到技術標準不高、技能要求較低、便于監督指導的工程項目施工。 
    科學養路得民心 
  在確保農村公路建設質量的同時,我區高度重視農村公路養護,堅持“建一條、管一條、養一條、暢一條”,努力創造“路路有人養、路路有人管”的全面養護局面。 
  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副廳長梁毅說:“近年來,我們除了開展正常農村公路養護之外,還不斷加大對農村公路大中修養護資金的投入,2009年安排補助資金8794萬元,2010年增加到1.1711億元。” 
  “十一五”以來,我區各地因地制宜,創新養護模式,農村公路管養體制改革創出了新路子。 
  玉林市玉州區選擇具有養護資質的養護公司作為承包商,簽訂《公路養護承包合同》,將小修保養工程承包給公司,實行合同化管理,公路所職能由單純的“管”,實現了“管”與“養”分離。玉州區縣管公路“公司化養護”模式試行兩年來,當地農村公路養護路況保持穩中有升,年終好路率達91%以上。貴港市則成立“村道養護協會”,賀州市創出“以樹養路”的新路子,欽州市靈山縣采取了“縣道承包管養”的新舉措,百色市凌云縣提出在鄉鎮、村委成立農村公路養護辦公室,由村民分段承包養護的方法。 
  據統計,截至2010年底,我區農村公路在養總里程為7.6976萬公里,其中縣道在養率100%,鄉道在養率98.75%,村道在養率69.44%。農村公路縣道好路率為75%,鄉道好路率為50%,村道晴雨通車率為95%。 
  “十二五”期間,我區將繼續加大農村公路建設,在實現鄉鎮通瀝青(水泥)路,建制村通公路基礎上加快通建制村瀝青(水泥)路的建設,力爭“十二五”末實現有條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瀝青(水泥)路。同時,進一步對省際、市際、縣際、鄉際斷頭路、聯網公路進行改造建設,提高農村公路通達深度和對農村經濟發展的保障支撐力度。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