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應急煤炭難“解急”
2011-3-30 17:2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國家煤炭應急儲備方案日前經國務院批準通過。記者從接近國家能源局的一位人士處獲悉,相關的《國家煤炭應急儲備管理辦法》也已制定完畢,目前正處于征求意見中,不久后即可出臺。 2011年第一批國家煤炭應急儲備計劃完成500萬噸,隨后還會有第二批、第三批等應急煤炭儲備點,未來總體規模將達到2000多萬噸。
據悉,此方案主要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運行調節局、固定資產投資司與財政部經濟建設司牽頭,意在通過建立國家煤炭應急儲備,增強應急保障能力,有效應對災情和各類突發事件,緩解供需矛盾,保障經濟運行、群眾生活和社會穩定。
但是記者從采訪中了解到,業內人士并不看好此方案的“應急”能力。
500萬噸仍是杯水車薪
2月24日,2011年國家煤炭應急儲備工作會議確定了神華、中煤、平煤、淮南礦業、徐礦、武漢陽邏電廠等10家大型煤炭、電力企業,及秦皇島、黃驊、舟山、武漢、蕪湖、徐州、珠海和廣州等8個港口,分別作為承擔第一批國家煤炭應急儲備任務的承儲企業和儲備點,并安排了第一批應急儲備計劃500萬噸,力爭在今年迎峰度夏前形成實物儲備。
據悉,珠海港今年將承擔30萬噸的國家煤炭應急儲備,徐州港和武漢抬船路港區的承儲任務都為40萬噸,蕪湖港的儲備計劃是60萬噸。 另外,陽邏電廠和徐礦的煤炭應急儲備分別是10萬噸和20萬噸。
“從數量上看,這么小的儲備很難達到有效應急的目的。”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主任錢平凡向本報記者表示。
“從實際的需求缺口來看,多多少少可以起到一點緩和作用。”前述接近國家能源局的人士向記者表示,“但總的來說,很難招架得了迎峰的大胃口。”
以電煤缺口大省湖北為例,近年來其98%以上的電煤資源都依靠外調,幾個主要供應武漢用電的火電廠每天需要消耗電煤近10 萬噸。500萬噸的煤炭儲備規模只能實現全省25天左右的儲備能力。以此日耗煤量計算,第一批應急儲備計劃給湖北增加的實物儲備能力不過兩天左右,對武漢而言在5天上下。而湖北最理想的狀態是,企業籌備30天儲備、公共儲備達到20天所需規模,湖北煤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賈曙光指出。
比如,北京在規劃煤炭基地的建設時,就按照目前北京市一年的煤炭使用量以及從產地到北京的時間周期進行考慮,初步按照10%的規模進行建設,基地整體儲備規模達到了300萬噸左右。
“要平抑市場價格,500萬噸的國家儲備規模根本做不到。” 錢平凡指出。
中國煤炭運銷協會會長王戰軍表示,隨后,我國還會有第二批、第三批等應急煤炭儲備點,國家總體的應急煤炭儲備未來會達到2000多萬噸。但錢平凡表示,要達到平抑煤價的效果,“至少要收儲1億噸”。
大小承儲企業反應不一
根據國家煤炭應急儲備方案,儲備點新建、改擴建所需資金,可從中央預算內投資中安排投資補助。此外,方案將對煤炭應急儲備貸款給予利息補貼,對場地占用費和保管費給予定額補貼。
“屬于國家煤炭應急儲備的這一部分,國家會給予財政支持。因為這雖是一個動態儲備的過程,允許買進賣出,但首先仍要保證儲備點內有國家規定的煤炭數量。而且一旦發生緊急情況,政府就享有對這些煤炭的優先采購權。這很可能對承儲企業利益造成損害。”前述接近國家能源局的人士表示,“另外,有些儲備點的規模不足,也需改擴建。”
那些規模相對較小的承儲企業正覺得納入國家煤炭應急儲備方案是一個擴張的好機會。據珠海港集團相關人士介紹,2011年該集團將借此契機把珠海港全力打造成華南大宗散貨集散中心、華南能源基地等。而對于擁有世界最大的港口煤炭專用堆場的秦皇島港來說,“這幾乎沒什么影響”,秦皇島煤炭網經理林松向本報記者表示,就1042.5萬噸的堆存量而言,“幾十萬噸不在話下”。
煤炭物流通道調研啟動在即
“為緩解中部地區的燃煤之急,‘十二五’煤炭產業規劃將著力建設煤炭物流通道,加快煤炭物流園區建設,推進煤炭現貨交易中心的發展。”前述接近國家能源局的人士表示,“煤炭物流作為整合煤炭運輸、倉儲、交易、加工、配送等功能的綜合服務體系,對保障能源供應、提高煤炭資源配置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國家能源局下個月即將啟動有關煤炭物流專項的調研。”
日前,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姜志敏表示,繁瑣的流通環節已經占到煤炭產品成本的一半左右。
“如果能建成比較好的物流通道,對于降低煤炭市場價格,提高煤炭企業效益,減少用煤企業負擔將大有裨益。”前述接近國家能源局人士表示,“從長遠來看,這比建立國家煤炭應急儲備基地更有利于推進煤炭市場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