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信息化資訊

安得物流:探索物聯網技術在行業內應用

2011-3-30 1:0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2011年兩會上,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提出: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建設高性能寬帶信息網,加快實現“三網融合”,促進物聯網示范應用。有專家指出,物流領域是物聯網相關技術最有現實意義的應用領域之一,特別是在商業貿易中,物流效率一直是制約整體商業貿易效率提升的關鍵環節,RFID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將極大的提升貨物流通效率。 
  作為全國物流10強企業之一的安得物流,一直在孜孜不倦的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推動著物聯網技術在物流領域的應用,以此推動中國物流行業的信息化技術發展,推動物聯網技術在物流行業的示范應用。 
  一、物流網示范應用上升為國家戰略 
  作為熱點話題,2011年兩會期間部分政協委員、人大代表也紛紛提交了物聯網相關提案,并建議把它作為國家戰略來抓,可見其對于我國在今后奪取全球產業鏈制高點的重大意義。 
  早在2009年8月,溫家寶總理針對傳感網提出:要早一點謀劃未來,早一點攻破核心技術;2009年9月,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部聯合下發《關于進一步做好電子信息振興和技術改造項目組織工作》的通知,RFID、物聯網等作為計算機產業下一代互聯網關鍵技術被列為國家重點支持領域;2010年3月,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加快物聯網的研發應用”,明確納入重點產業振興。 
  2011年將是中國物聯網產業發展最關鍵的一年,隨著各級政府的政策出臺、各高校院所的技術研發、標準化進展以及重大專項的設立都將對未來幾年中國物聯網產業發展的走向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 “政策先行,技術主導,需求驅動,企業實踐”將成為中國物聯網產業發展的主要模式。 
  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是指通過各種信息傳感設備,如傳感器、射頻識別(RFID)技術、全球定位系統、紅外感應器、激光掃描器、氣體感應器等各種裝置與技術,實時采集任何需要監控、連接、互動的物體或過程,采集其聲、光、熱、電、力學、化學、生物、位置等各種需要的信息,與互聯網結合形成的一個巨大網絡。其目的是實現物與物、物與人,所有的物品與網絡的連接,方便識別、管理和控制。 
  物流網誕生之后,歐美、日韓等國家紛紛制定物聯網相關的信息技術發展戰略,力圖在未來的發展中取得優勢,我國對此也是高度重視。相對于傳統的物流信息化,新的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會極大的提升了物流信息化的水平。 
  二、物流網示范應用基礎建設 
  物暢其流,掌控自如。在安得開始物流信息化戰略之初,就提出了這樣的口號,這與今天的物聯網某些方面不謀而合。在同行記者的眼里,安得物流的信息化籌建已經是起了個大早。公司一直以發展的眼光看待物流企業的信息化建設!靶畔⒒矿w裁衣對于企業來說,是一個美好而永遠不可能實現的夢想,這源于物流市場的瞬息萬變。客戶需求在不停地變化,開發的系統往往需要不停地修改,IT人員的穩定性,信息系統的架構等都會是很大的制約條件。”安得物流盧立新總經理如此詮釋多年來安得物流在信息化建議上的大手筆。 
  今天安得物流高效的信息處理手段,始終保持行業前列。據安得物流盧立新總經理介紹,公司的開發團隊一直在不斷地完善信息系統,以確保在信息化管理方面的行業領先地位。于此同時,安得也在加強硬件技術的應用,藉以提升系統綜合性能,在上下游推廣供應鏈管理信息系統的整體應用。RFID技術應用也是公司信息化建設的一個重要部分,利用FRID技術實時、批量、遠程采集信息的強大功能,有效提高現有倉儲及運輸系統的效率和客戶服務水平,并將信息化管理服務延伸到客戶、供應商等合作伙伴,讓信息技術在培訓、知識共享、作業協同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目前,安得物流的“安得物流供應鏈信息管理系統(ALIS)”,在設計上追求靈活和完美的架構,在運用過程中追求信息準確性、完整性和實時性,締造了安得物流強壯的信息中樞、搭建起安得物流精益、科學、高效的運作管理體系。ALIS包括安得、客戶與供應商三大平臺,涵蓋了電子商務、計劃、接口、訂單、倉儲、運輸、配送、核算、報表、決策分析等功能模塊。ALIS安得平臺的網絡辦公功能成為內部管理的有效手段,通過集成短信、文件審批、知識管理、資源管理等功能,為公司信息的快捷傳遞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成為網絡化運營不可或缺的工具。 
  這也為物聯網技術在安得物流的示范應用打下堅實基礎。 
  四、物聯網示范應用三大核心模塊 
  隨著國際制造業大規模向中國轉移,中國制造業不斷發展壯大,物流業已成為目前中國經濟發展的熱點和提高區域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但與此同時,我國物流發展也存在若干問題。安徽工業學院冷護基教授指出,物流技術信息化程度低是困擾我國物流發展最大的問題。物流企業物流技術與服務水平較低,視頻識別(RFID)技術、冷鏈技術和供應鏈管理過程透明化、可視化等物流技術應用程度不高,管理理念與手段相對落后,物流信息化水平低,物流發展標準化程度低, 商品周轉效率低下、原始數據多數靠手工錄入, 檢索困難;同時, 還存在物流多環節銜接不暢,信息共享和利用程度差等突出問題和矛盾。 
  在基于自在開發ALSI的基礎上,2006年開始,安得物流又開始了《物流供應鏈全程可視化智能管理系統開發與應用》項目的開發與研究,希望借此推動信息技術在物流行業的應用,帶動中國物流信息化建設整體發展。2008年項目研發初步完成,并得到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安徽省科技廳、蕪湖市科技局相關專家的高度好評。 
  該項目以分布式視頻監控技術為核心技術,以圖像/視頻識別和理解技術和智能算法為支撐的可視化管理系統,結合GIS、計算機網絡、多媒體壓縮和數據庫等技術,架構了具有三層體系的倉庫綜合監控分系統和具有兩層體系結構的移動載體綜合監控分系統,可實現對倉儲倉庫內部、倉庫車場和圍墻等固定場所的實時智能監控,并對運輸過程中的車輛以及貨物的狀態監控,并實現車輛車牌、狀態識別和車輛的智能調度。 
  該項目分為三個層面: 
  1:可視化倉儲管理 
  通過在安得物流公司總部設立一級報警與監控中心,建立主控中心,實現對前端所有倉庫的集中監控管理,中心用戶按權限通過網絡瀏覽管理前端倉庫狀態與信息。主控中心(一級監控中心)是報警監控系統的核心部分,是利用視頻識別分析技術、計算機網絡、地理信息技術、數據庫技術開發的整合式集中智能綜合監控管理控制應用平臺,中心匯接各前端倉庫相關信息,將所需的視頻、數據等信息通過網絡進行傳輸、存儲和共享,并根據授權進行遠程調閱、查詢,由開放的接口實現互聯、互通、互控及其它多種應用,為各級領導決策、指揮調度、取證提供及時、可靠的第一手信息。 
  2:可視化訂單管理 
  安得的物流信息平臺的功能,可以實現訂單的跟蹤功能,通過對物料的ID (BarCode或RFID)進行掃描,來記錄部品的使用及現有狀況和來源;通過對半成品的在生產中的所經歷過的工序記錄和數據統計來跟蹤其生產細節,可以在返品或者生產過程中能夠追蹤到在生產中的哪道工序、哪些物料、哪個機型、哪些人員等等存在問題,并可以采取相應的措施來進行修補;通過對成品的包裝、入庫、庫內調整、出庫、還有質檢等工序記錄、統計來跟蹤成品在最后階段的狀況以便需要時進行查詢操作;最后實現對整個生產從部品到半成品到成品的單個、類別以及全部的產品追溯、質量控制和流程管理,建立完整的生產追溯管理系統平臺。 
  可視化訂單系統,可以有效幫助生產計劃與排產,成為適應訂單、節約產能和成本的有效方式;有效的生產過程控制,防止零配件的錯裝、漏裝、多裝,實時統計車間采集數據,監控在制品、成品和物料的生產狀態和質量狀態,同時,可利用條碼或RFID自動識別技術實現員工的生產狀態監督;數據采集。主要采集兩種類型的數據,一種是基于自動識別技術(Barcode、RFID)的數據采集,主要應用于離散行業的裝配數據采集,另一類是基于設備的儀表數據采集,主要應用于自動控制設備和流體型生產中的物料信息采集;質量管理。對從供應商、原料到售后服務的整個產品的生產和生命周期進行質量記錄和分析,并在生產過程控制的基礎上對生產過程中的質量問題進行嚴格控制。能有效地防止不良品的流動,降低不良品率;產品物料追溯與招回管理。物料追蹤功能可根據產品到半成品到批次物料的質量缺陷,追蹤到所有使用了該批次物料的成品,也支持從成品到原料的逆向追蹤,以適應某些行業的招回制度,協助制造商把損失最小化、更好地為客戶服務;資源管理。該系統把技術、員工和設備三者有機地整合到制造執行系統中,實現全面的制造資源管理;流程過程控制。通過監測過程的穩定程度和發展趨勢,及時發現不良或變異,以便及時解決問題,通過過程能力指數評估,明確過程中工作質量和產品質量達到的水平;統計分析。眾多的經過合理設計和優化的報表,為管理者提供迅捷的統計分析和決策支持,實時把握生產中的每個環節,同時可以通過車間LED大屏幕看板顯示生成進度和不良率,時時反饋生產狀態。 
  3:車輛管理管理 
  根據以往經驗,貨物在運輸過程中容易發生損毀、丟失和被盜等問題,如何在移動過程中有效的監控運輸過程和貨物狀態,確保貨物能及時、安全地到達目的地,成為物流公司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安得物流在設計與實現移動載體綜合監控分系統,利用全球定位、地理信息系統、計算機視覺、模式識別、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對運輸過程中車輛和貨物的有效管理與監控。該系統由車輛監控與管理、貨物運輸過程狀態監控和無線數據傳輸部分組成,通過3G無線網絡與主控中心管理系統實時通信。 
  基于GPS的車載定位系統能夠及時將貨車的位置信息發送回位于公司總部的總控中心,由地理信息系統軟件進行實時更新和顯示;在貨車駕駛室內架設攝像頭,可監控行車過程中司機的精神狀態,防止出現疲勞駕駛,杜絕事故苗頭;通過數據傳輸部分的無線網絡,可將壓縮后的監控視頻和分析結果傳輸至總控中心備份保存。 
  由于物流物資在運輸途中可能會發生盜竊、損壞等情況,給客戶和公司帶來經濟和聲譽上的損失,因此,對運輸過程中的貨物狀態進行實時監控成為一個必要環節。安得物流自有車輛都在車廂內部安裝監控攝像頭,在車輛出發時由特定權限的管理人員設置開啟后,即開始對貨物監控,并實時分析其狀態,采用預先設定的相關模式與監控視頻進行匹配,對可能的異常現象進行分析判別,將結果通過無線數據傳輸部分上傳至控制中心,需要的觀察異常包括運輸過程中貨物的位置是否發生變化,是否有人打開車廂(廂式),在到達終點前是否有人接觸貨物等。 
  截止至今,該項目技術全面應用于安得物流全國近200個各地網點,全面實現供應鏈整個過程的可視化。同時,安得物流將該技術與制造企業實現對接,提高了物流過程效率,掃除了物流過程的信息盲點,達到物流全過程的透明化、可視化。 
  在安得物流孜孜不倦追求物聯網技術革新的同時,物流供應鏈全程可視化智能管理系統開發與運用先后多次獲得獎勵。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表彰的物流行業科技進步三等獎;2010年,安徽省商務廳、財政廳把該項技術作為重點扶持項目,并下撥商貿發展專項基金(無線射頻識別(RFID)應用)予以扶持;2010年,該項目的研發中心被安徽省科技廳授牌為省級物流工程技術中心。由此,安得物流也因此獲得了中國20家最具競爭力的物流公司、中國物流百強企業第十名、中國近三年快速發展物流企業、中國物流示范基地、高新技術業、AAAAA級物流企業等稱號。(本文來源:云南網)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